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87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传递窗领域,尤其是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针对现有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需要人工伸手进入窗体拿取物品,增加污染几率,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传递窗本体、两个窗板、移动座、升降板、放置台、两个升降控制机构和两个移动控制机构,两个所述窗板分别转动安装在传递窗本体的两侧,所述传递窗本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座滑动安装在移动槽内,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升降板滑动安装在固定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可以自动控制放置台伸出,不需要人工伸手进入窗体拿取物品,降低了污染几率,使用效率较高。使用效率较高。使用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


[0001]本技术涉及传递窗
,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

技术介绍

[0002]传递窗是一种洁净室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室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传递窗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平整光洁,双门互为连锁,有效阻止交叉污染;然而现有的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需要人工伸手进入窗体拿取物品,增加污染几率,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包括传递窗本体、两个窗板、移动座、升降板、放置台、两个升降控制机构和两个移动控制机构,两个所述窗板分别转动安装在传递窗本体的两侧,所述传递窗本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座滑动安装在移动槽内,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升降板滑动安装在固定槽内,所述放置台固定安装在升降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均设置在移动座上,两个升降控制机构均与升降板相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控制机构均设置在传递窗本体上,两个所述移动控制机构均与移动座相连接,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槽的内壁上。
[0006]具体的,所述移动控制机构包括转动板、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连接轮、连接绳、蜗杆一和转动杆,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轮,所述连接轮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座上,所述连接轮上固定安装有蜗杆一,所述传递窗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
[0007]具体的,所述窗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二,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一和蜗轮一,所述蜗轮一与蜗杆一啮合,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
[0008]具体的,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包括齿条一、控制轮、蜗轮二、蜗杆二和转动轮,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棘轮机构,所述控制轮通过棘轮机构与连接杆相连接。
[0009]具体的,所述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齿条二,所述齿条二与控制轮啮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二,所述移动座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转动轮和蜗杆二,所述蜗杆二与蜗轮二啮合,所述移动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一,所述齿条一与转动轮啮合。
[0010]具体的,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可以在打开窗板的同时驱动移动座移动,移动座移动时还可带动升降板和放置台升降运动,可以将放置台自动伸出。
[0013](2)本技术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在放置物品时不需将手深入传递窗本体内,减少了污染几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传递窗本体;2、窗板;3、移动座;4、升降板;5、放置台;6、弹簧;7、连接轮;8、连接绳;9、蜗杆一;10、转动杆;11、锥齿轮一;12、转动板;13、锥齿轮二;14、齿条一;15、控制轮;16、蜗轮二;17、蜗杆二;18、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5,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包括传递窗本体1、两个窗板2、移动座3、升降板4和放置台5,两个所述窗板2分别转动安装在传递窗本体1的两侧,所述传递窗本体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座3滑动安装在移动槽内,所述移动座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升降板4滑动安装在固定槽内,所述放置台5固定安装在升降板4的顶部,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轮7,所述连接轮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8,所述连接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座3上,所述连接轮7上固定安装有蜗杆一9,所述传递窗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窗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板12,所述转动板12转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转动板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二13,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一11和蜗轮一,所述蜗轮一与蜗杆一9啮合,所述锥齿轮一11与锥
齿轮二13啮合;
[0023]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棘轮机构,所述控制轮15通过棘轮机构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升降板4上固定安装有齿条二,所述齿条二与控制轮15啮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二16,所述移动座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转动轮18和蜗杆二17,所述蜗杆二17与蜗轮二16啮合,所述移动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一14,所述齿条一14与转动轮18啮合。
[0024]本实施例中,移动座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6,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槽的内壁上。
[0025]本实施例中,固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升降板4上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升降板4移动时带动滑块在滑动槽内运动,可稳定升降板4移动时的位置。
[0026]本实施例中,打开窗板2时,窗板2带动转动板12转动,转动板12带动锥齿轮二13转动,锥齿轮二13控制锥齿轮一11上的转动杆10转动,转动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窗本体(1)、两个窗板(2)、移动座(3)、升降板(4)、放置台(5)、两个升降控制机构和两个移动控制机构,两个所述窗板(2)分别转动安装在传递窗本体(1)的两侧,所述传递窗本体(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座(3)滑动安装在移动槽内,所述移动座(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升降板(4)滑动安装在固定槽内,所述放置台(5)固定安装在升降板(4)的顶部,两个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均设置在移动座(3)上,两个升降控制机构均与升降板(4)相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控制机构均设置在传递窗本体(1)上,两个所述移动控制机构均与移动座(3)相连接,所述移动座(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槽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控制机构包括转动板(12)、锥齿轮一(11)、锥齿轮二(13)、连接轮(7)、连接绳(8)、蜗杆一(9)和转动杆(10),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轮(7),所述连接轮(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8),所述连接绳(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座(3)上,所述连接轮(7)上固定安装有蜗杆一(9),所述传递窗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密性型互锁式传递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家斌范燕范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