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向交叉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361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向交叉缠绕装置,属于复合材料生产装置领域。设有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定子,定子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套装有前轴承及后轴承,前轴承及后轴承上经前直齿圈及后直齿圈安装有前转盘纱架及后转盘纱架,底座上安装有与前直齿圈及后直齿圈位置相对应的前直减速电机及后减速电机,前直减速电机及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一个与前直齿圈及后直齿圈相啮合的驱动齿轮,前转盘纱架及后转盘纱架的盘面上均布有纱筒座,纱筒座上安装有转动配合的纱筒,纱筒的锥形内腔中设有锥形摩擦副,螺栓与纱筒座中部的螺纹通孔相配合,螺栓的端部与摩擦副固定在一起。起。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向交叉缠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设备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环向交叉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抗疲劳断裂性能好、耐腐蚀、尺寸稳定性好以及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形等优点,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现有纤维缠绕成型工艺大都采用单向缠绕,无法缠绕出交错编织层,而且纱筒张力不可调,在大张力缠绕时会产生较大的拉力变形,影响工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向交叉缠绕装置,可双向缠绕,有效提高了缠绕效率,大大降低制件加工成本。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向交叉缠绕装置,设有底座,其特征是,底座上固定有定子,定子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套装有前轴承及后轴承,前轴承及后轴承上经前直齿圈及后直齿圈安装有前转盘纱架及后转盘纱架,底座上安装有与前直齿圈及后直齿圈位置相对应的前直减速电机及后减速电机,前直减速电机及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一个与前直齿圈及后直齿圈相啮合的驱动齿轮,前转盘纱架及后转盘纱架的盘面上均布有纱筒座,纱筒座上安装有转动配合的纱筒,纱筒的锥形内腔中设有锥形摩擦副,螺栓与纱筒座中部的螺纹通孔相配合,螺栓的端部与摩擦副固定在一起。
[0005]所述的定子为空心轴结构。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基本缠带效果的前提下,采用双向缠绕,大大提高了缠带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大型筒形制件的生产周期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0]图3是本技术前视剖面图。
[0011]图4是本用新型纱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前转盘纱架;2.前纱筒;3.底座;4.后直齿圈;5.定子;6.后减速电机;7.后转盘纱架,8.后纱筒,9.前直齿圈,10.前轴承,11.后直齿圈,12.前减速电机,13.后轴承,14.锥形摩擦副,15.纱筒座,1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图中,本技术设有底座3,底座3上固定有定子5,定子5为空心轴结构,定子5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套装有前轴承10及后轴承13,前轴承10及后轴承13上经前直齿圈9及后直齿圈4安装有前转盘纱架1及后转盘纱架7,前转盘纱架1与后转盘纱架7对称布置,能独立运动旋转。底座3上安装有与前直齿圈9及后直齿圈4位置相对应的前直减速电机12及后减速电机6,前直减速电机12及后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一个与前直齿圈9及后直齿圈4相啮合的驱动齿轮,前转盘纱架1的盘面上均布有纱筒座15,纱筒座15上安装有转动配合的前纱筒2,前纱筒2的锥形内腔中设有锥形摩擦副14,螺栓16与纱筒座15中部的螺纹通孔相配合,螺栓16的端部与锥形摩擦副14固定在一起。后转盘纱架7的盘面上也均布有纱筒座15,纱筒座15上安装有转动配合的后纱筒8,后纱筒8的锥形内腔中设有锥形摩擦副14,螺栓16与纱筒座15中部的螺纹通孔相配合,螺栓16的端部与锥形摩擦副14固定在一起。
[0014]前直减速电机12及后减速电机6运行,通过其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分别与前直齿圈9及后直齿圈4连接,组成同步双驱主轴,可实现前转盘纱架1及后转盘纱架7的旋转;前转盘纱架1与后转盘纱架7沿圆周分别均布安装内外两层前纱筒2及后纱筒8,通过前转盘纱架1与后转盘纱架7的旋转,可实现同向、逆向、等速、不等速纱筒环向交叉缠绕,大角度范围可调。前转盘纱架1与后转盘纱架7对称放置,两套动力机构运行时作用在筒形制件上的缠带张力可相互抵消,因此,可有效避免大张力缠带时对制件造成的拉力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向交叉缠绕装置,设有底座,其特征是,底座上固定有定子,定子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套装有前轴承及后轴承,前轴承及后轴承上经前直齿圈及后直齿圈安装有前转盘纱架及后转盘纱架,底座上安装有与前直齿圈及后直齿圈位置相对应的前直减速电机及后减速电机,前直减速电机及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一个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燕贾钊吕宝帅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