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92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的结构改良。包括下凸模及设置于其底部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模系由顶部的成型体与其下方的基体复合而成,两者的接合面呈弧形,其弧形的方向与所述成型体顶面的弧形相一致;并且,所述下凸模的顶面中部呈弧形,其两端为与弧形顶面相交的端面,在所述下凸模顶面的两侧设置有与之相交的倒角面,其交线为直线或规则的弧线。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产品的平整度好,倒角面过渡平滑;瓦形永磁铁氧体的制作过程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制作时易于将原料中的水分排出,同时不会导致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磁性材料制品的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目前,磁性材料铁氧体生产企业对有导角要求的铁氧体产品的倒角生产工艺均采用先生产毛坯压制成形,再通过窑炉烧结,然后采用手工磨削或机械磨削对有倒角要求的部位进行倒角加工。然而,采用手工磨削或机械磨削倒角工艺存在着如下缺陷1、产品磨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从而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2、需要增加产品生产的倒角工序,配置一定的人力、设备等资源,由此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3、倒角部位预先应留一定的磨削余量,增加原材料的使用成本;4、采用手工磨削或机械磨削倒角产品容易出现掉角,产品的性能、规格无法得到保证,产品差异较大,造成产品的合格率下降。为了提高加工倒角面的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有人申请了一种特殊加工瓦形磁钢的装置(申请号01214335.9),由导磁物金属材料制成工件座,两端挡板略大于工件座两端面,分别用螺钉穿过固定挡板孔紧固在工件坐两端内螺钉丝孔中构成。其特点是工件座上端是凸半圆型状,两侧低于凸半圆,被加工的瓦形磁钢内凹面置放工件坐上端凸半圆型状上,两端分别用螺钉穿过固定挡板孔紧固在工件坐两端内螺钉丝孔中。在一定程度上,其提高了对瓦形永磁铁氧体进行加工的可操作性,方便了加工过程;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瓦形永磁铁氧体的倒角加工过程繁琐,生产效率不高,生产设备以及产品原料的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同时又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产品磨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品的性能难以保证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包括下凸模及设置于其底部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模系由顶部的成型体与其下方的基体复合而成,两者的接合面呈弧形,其弧形的方向与所述成型体顶面的弧形相一致;并且,所述下凸模的顶面中部呈弧形,其两端为与弧形顶面相交的端面,在所述下凸模顶面的两侧设置有与之相交的的倒角面,其交线为直线或规则的弧线。本技术直接在下凸模上设置倒角面,这样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在瓦形永磁铁氧体的腹面的边缘上形成光滑的倒角面,从而免除了现有生产过程中的倒角面的加工过程,简化了加工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所成的为规则的倒角面。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作为优选,所述的成型体系由弱导磁材料构成,其导磁系数为1.0~1.1,而所述的基体则由强导磁材料构成,两者的接合面的两侧导向角α为30°~60°。作为优选,所述下凸模的基体下设有若干吸水槽,其外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吸水槽与设于下凸模上的出水孔相连。通过吸水槽可以有效地将制作过程中原料内的水分从模具内导出,并通过出水孔排出。成型体中心角的大小决定产品的形状,作为优选,所述的成型体中心角β为85°~130°。作为优选,所述倒角面大体等宽,其宽度为2mm~10mm;所述倒角面为光滑的弧面,其表面粗糙度参数Ra为0.2~0.6μm。作为优选,所述成型体的平均厚度为0.5mm~6.0mm。作为优选,所述成型体的顶面与倒角面间的夹角γ为20°~35°;所述成型面至倒角底的高度为1.6~2.5mm。此外,作为优选,所述端面与所述成型体的顶面为弧形过渡;所述的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δ为2°~6°。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效果显著;2、产品的平整度好,倒角面过渡平滑,性能稳定;3、瓦形永磁铁氧体的制作过程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制作时易于将原料中的水分排出,同时不会导致污染环境;4、有利于减少原料的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主视图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包括下凸模1及设置于其底部的固定板9。下凸模1系由顶部的成型体2与其下方的基体3复合而成,两者的接合面呈弧形,其弧形的方向与所述成型体2顶面的弧形相一致;并且,所述下凸模1的顶面4中部呈弧形,其两端为与弧形顶面相交的端面5,在所述下凸模1顶面的两侧设置有与之相交的的倒角面6,两者的交线为弧线。这里的成型体2系由弱导磁材料构成,其导磁系数为1.0,而所述的基体3则由强导磁材料构成,两者的接合面的两侧导向角α为45°。在基体3下设有一系列圆形的吸水槽7,其外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吸水槽7与设于下凸模1上的出水孔8相连;出水孔8与抽真空的设备相连。成型体2中心角β为88°;其顶面4与倒角面6间的夹角γ为30°。成型面至倒角底的高度为2.0mm;成型体2的平均厚度为4.0mm。这里的倒角面6为大体等宽的光滑弧面,其宽度为6mm;粗糙度为Ra为0.4μm。端面5与所述成型体的顶面7为弧形过渡;端面5与水平面的夹角δ为4°。使用时,将下凸模1安装在模架上,同时与其他的配件一起组成完整的模具体。然后将超细微粒的铁氧体材料注入模具的型腔内,通过挤压使产品成型。由于在下凸模1的下方设有吸水槽7,在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可以排出。在倒角面的作用下,产品在成型的同时就形成了倒角,从而减少了产品烧结后再用手工磨削或机器磨削产品倒角的工序。在挤压过程中,对型腔内的铁氧体材料进行充磁,使得材料中的微粒规则的排布。待其完全成型后,进行反向充磁,从而使其磁性消失,以备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包括下凸模及设置于其底部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模(1)系由顶部的成型体(2)与其下方的基体(3)复合而成,两者的接合面呈弧形,其弧形的方向与所述成型体(2)顶面的弧形相一致;并且,所述下凸模(1)的顶面(4)中部呈弧形,其两端为与弧形顶面相交的端面(5),在所述下凸模(1)顶面的两侧设置有与之相交的的倒角面(6),其交线为直线或规则的弧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包括下凸模及设置于其底部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模(1)系由顶部的成型体(2)与其下方的基体(3)复合而成,两者的接合面呈弧形,其弧形的方向与所述成型体(2)顶面的弧形相一致;并且,所述下凸模(1)的顶面(4)中部呈弧形,其两端为与弧形顶面相交的端面(5),在所述下凸模(1)顶面的两侧设置有与之相交的的倒角面(6),其交线为直线或规则的弧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体(2)系由弱导磁材料构成,其导磁系数为1.0~1.1,而所述的基体(3)则由强导磁材料构成,两者的接合面的两侧导向角α为3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模(1)的基体(3)下设有若干吸水槽(7),其外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吸水槽(7)与设于下凸模(1)上的出水孔(8)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形永磁铁氧体的成型模具的下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体(2)中心角β为85°~1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时金何军义任赤平陈辉明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