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铰线芯聚酯绝缘扁平绕组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65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与电气用铝铰线芯聚酯绝缘扁平绕组线技术领域,它包括导体、绝缘层,导体呈扁平状,采用多根单线绞合而成,扁平导体外绕包聚酯绝缘层,不仅简化了线圈绕制工序,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节约了材料,同时提高了电器产品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对使用变频器、变压器、电抗器、滤波器的输变电网等场合运行的可靠性有良好的保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与电气用铝线芯聚酯绝缘扁平绕组线

技术介绍
电器产品以其不同的用途,如谐波的滤波作用、降低系统绝缘水平、限制短路电流、保护设备不受谐波损害、降低直流回路中的脉冲电流等特殊的用途,在电器工业中被广为使用。由于电器系列产品广泛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电气化、铁道、高电压大容量试验室等特殊场合,但这些都离不开核心部件绕组线圈。目前使用的绕组线圈普遍采用的是单芯薄膜铝线绕制,这种采用单芯薄膜为线圈的电器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考虑降低谐波下导线中的涡流损耗,选用铝线直径有限。2、由于线径较小,线圈用的绕组线较长,绕制工序时间长,线圈的平整性和尺寸难以控制,生产技术要求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3、绕制时,为成型需加一定的张力,单芯线径小、机械强度低,容易拉细,甚至拉断。4、圆芯线绕制成线圈后,槽满率不高,间隙大,产品体积较大,耗材较多。5、高频条件下的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影响大。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根据不同用途需要,设计多种规格,使用范围广泛,不同绝缘厚度,使用效果好的铝铰线芯聚酯绝缘扁平绕组线。本技术包括导体、绝缘层,导体为扁平状,采用多根单线绞合而成,扁平导体外绕包聚酯绝缘层。本技术与单芯薄膜导线相比的优点是1、简化绕制工序,降低了绕制线圈的技术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2、截面系数大,集肤效应小,散热好。3、机械强度高,线芯柔软,方便线圈绕制成型。4、高频谐波下的损耗小,噪声低。5、绕制线圈槽满率高,线圈的体积小,节约材料,增强了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本技术采用多芯绞合外包聚酯绝缘的形式,不仅简化了线圈绕制工序,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节约了材料,同时提高了电器产品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对使用变频器、变压器、电抗器、滤波器的输变电网等场合运行的可靠性有良好的保证。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绞合导体,2是聚酯绝缘层。具体实施方案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导体1、绝缘层2,紧压铝导体1为扁平状且采用多根单线绞合,紧压成型,经热处理软化而成,在扁形紧压铝导体1外包覆多层聚酯绝缘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铝铰线芯聚酯绝缘扁平绕组线,它包括导体、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导体呈扁平状,采用多根单线绞合而成,扁平导体外绕包聚酯绝缘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动力与电气用铝铰线芯聚酯绝缘扁平绕组线
,它包括导体、绝缘层,导体呈扁平状,采用多根单线绞合而成,扁平导体外绕包聚酯绝缘层,不仅简化了线圈绕制工序,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节约了材料,同时提高了电器产品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对使用变频器、变压器、电抗器、滤波器的输变电网等场合运行的可靠性有良好的保证。文档编号H01B3/42GK2552139SQ02220160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唐崇健, 房权生, 柏林, 庞玉春, 蔡如明 申请人: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铰线芯聚酯绝缘扁平绕组线,它包括导体、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导体呈扁平状,采用多根单线绞合而成,扁平导体外绕包聚酯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崇健房权生柏林庞玉春蔡如明
申请(专利权)人: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