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00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包括刚性层、保温层、基体层、排气管和排水管,刚性层、保温层和基体层自上而下依次层叠布置,排气管一端嵌入刚性层以内并与保温层连通,排气管另一端延伸至刚性层上方,排水管一端嵌入基体层以内并且与保温层连通,排水管另一端延伸至基体层下方。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高温天气环境下,保温层内产生的水蒸气可从排气管及时排出,从而降低了保温层内的气压,能够有效避免保温层出现开裂,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另外,保温层内的积水则从地漏拍数,有利于屋面防水,同时降低了保温层内的含水率,起到了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检修方便等优点。检修方便等优点。检修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屋面渗漏是困扰建筑界的普遍性顽疾,行业内相关人士不断探索解决渗漏的方法,但都未能杜绝屋面渗漏。现行保温屋面防水系统分为正置式和倒置式两种形式,正置式屋面防水的做法是在保温层上做防水,结构形式为屋面板结构层

隔气层

防水层

找坡层

保温层

找平层

防水层

屋面面层,这种做法存在的缺点是如果防水层有任何一处渗漏,水就会直接流到保温层并窜至屋面结构层其他部位,致使屋面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的形成“蓄水池”,造成屋顶渗漏。倒置式屋面防水做法是在保温层下面做防水,其结构依次是屋面结构层

防水层

找坡层

保温层

找平层
‑‑‑‑
隔离层
‑‑‑‑
屋面面层。无论是倒置式或是正置式防水做法,当“蓄水池”形成后,屋面渗漏水也就产生。因此,常常会出现不下雨甚至出太阳屋面也漏水的怪现象。
[0003]由于南方夏季室内外温度差距极大,保温层由于处于室内外热交换的中间区域,热交换效益频繁,极易产生蓄水效果,若不及时排除,不仅对屋面使用性能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屋内人员的居住环境,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710202498.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保温防水屋面引气排水系统”其结构与倒置式屋面防水结构基本一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倒置式屋面保护层容易开裂漏水的问题。虽然在保温层内加了一根与雨水管相通的引气排水管,可以排出滞留在保温层内的大部积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屋面渗漏,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屋面遇到较大雨水时,由于保温层内的引气排水管与雨水管相通,屋面上的雨水就有通过引气排水管倒流进入保温层的危险,出现这种情况,一遇大雨,保温层就可能倒灌进水,造成屋面渗漏。另外该专利的保温屋面没有设置排气管,导致屋面保温层内的水汽不能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包括刚性层、保温层、基体层、排气管和排水管,所述刚性层、保温层和基体层自上而下依次层叠布置,所述排气管一端嵌入所述刚性层以内并与所述保温层连通,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刚性层上方,所述排水管一端嵌入所述基体层以内并且与所述保温层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基体层下方。
[0007]所述排气管整体为“7”字形。
[0008]所述基体层内还嵌埋有套管,所述排水管套合于该套管内,套管端口处还安装有地漏,地漏布置于所述保温层与基体层分界面上。
[0009]所述基体层是由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0]所述基体层厚度不小于40mm。
[0011]所述基体层内还嵌埋有长度不小于200mm的钢筋。
[0012]所述保温层是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而成。
[0013]所述保温层厚度不小于45mm。
[0014]所述刚性层是采用水灰比为1:2.5的水泥砂浆涂抹而成。
[0015]所述刚性层厚度不小于20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高温天气环境下,保温层内产生的水蒸气可从排气管及时排出,从而降低了保温层内的气压,能够有效避免保温层出现开裂,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另外,保温层内的积水则从地漏拍数,有利于屋面防水,同时降低了保温层内的含水率,起到了保温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检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刚性层,2

保温层,3

基体层,4

排气管,5

排水管,6

套管,7

地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包括刚性层1、保温层2、基体层3、排气管4和排水管5,刚性层1、保温层2和基体层3自上而下依次层叠布置,排气管4一端嵌入刚性层1以内并与保温层2连通,排气管4另一端延伸至刚性层1上方,排水管5一端嵌入基体层3以内并且与保温层2连通,排水管5另一端延伸至基体层3下方。
[0021]进一步地,排气管4整体为“7”字形。基体层3内还嵌埋有套管6,排水管5套合于该套管6内,套管6端口处还安装有地漏7,地漏7布置于保温层2与基体层3分界面上。基体层3是由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浇筑而成。基体层3厚度不小于40mm。基体层3内还嵌埋有长度不小于200mm的钢筋。
[0022]另外,保温层2是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而成。保温层2厚度不小于45mm。刚性层1是采用水灰比为1:2.5的水泥砂浆涂抹而成。刚性层1厚度不小于20mm。
[0023]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高温天气环境下,保温层内产生的水蒸气可从排气管及时排出,从而降低了保温层内的气压,能够有效避免保温层出现开裂,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另外,保温层内的积水则从地漏拍数,有利于屋面防水,同时降低了保温层内的含水率,起到了保温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检修方便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层(1)、保温层(2)、基体层(3)、排气管(4)和排水管(5),所述刚性层(1)、保温层(2)和基体层(3)自上而下依次层叠布置,所述排气管(4)一端嵌入所述刚性层(1)以内并与所述保温层(2)连通,所述排气管(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刚性层(1)上方,所述排水管(5)一端嵌入所述基体层(3)以内并且与所述保温层(2)连通,所述排水管(5)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基体层(3)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整体为“7”字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耐高温防水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3)内还嵌埋有套管(6),所述排水管(5)套合于该套管(6)内,套管(6)端口处还安装有地漏(7),地漏(7)布置于所述保温层(2)与基体层(3)分界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满红姜坤刘璇周雨婷覃鹤张思斌左海宏赵红霞赵栩赵力施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