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1928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包括外壳、测试装置本体和显示屏,所述测试装置本体插接在外壳的内部,测试装置本体的顶部与外壳的内壁顶部之间设有间隙,测试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块,三角块的顶部与测试装置本体的上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矩形槽、转动板、铰接孔、铰接杆、铰接柱和铰接块,当需要用到显示屏的时候,通过将转动板和显示屏转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使显示屏的底部与测试装置本体顶部的三角块抵住,从而使显示屏竖起来,便于人们观察,在不适用显示屏的时候,可以将显示屏完全收纳在外壳顶部的矩形槽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显示屏不能进行收纳,占用空间的问题。占用空间的问题。占用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测试
,具体为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目前在国内,虽然无线充电技术没有国外成熟,但也已经开始在部分城市、地方投入运营使用,据了解北京已经在研究推广无线充电微循环公交车,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亦庄或是京郊区县已经有电动出租车的示范区域,开始进行无线充电的示范运行。
[0003]无线充电测试装置就是对无线充电装置进行功率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现有的测试装置中的显示屏是与壳体固定的,在搬运的时候不方便,且显示屏会多占用一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包括外壳、测试装置本体和显示屏,所述测试装置本体插接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顶部之间设有间隙;
[0006]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顶部与测试装置本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矩形槽的中部,所述矩形槽的中部还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矩形槽的内壁铰接,所述显示屏的中部与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铰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滑柱,两个所述滑柱的一端与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外部连接,所述滑柱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形状为“Z”形;
[0008]通过将滑柱安装在“Z”形的滑槽内,从而当正常使用的时候,测试装置本体不容易从外壳内脱落出来,且安装的时候液比较方便,不需要螺丝安装。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拉手,所述外壳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拉手的后端与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前端连接;
[0010]通过散热孔对测试装置本体进行散热,当需要拿出测试装置本体的时候,通过拉动拉手即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后端开设有出线口,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后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后端连接,所述电源线通过出线口延伸至外
壳的外部,通过设置出线口方便将电源线引出。
[0012]进一步的,当所述测试装置本体安装在外壳内部的时候,所述滑柱位于滑槽的后端,当需要将测试装置本体拆出的时候,将滑柱沿着滑槽的路径拉出,从而不需要螺丝等其他零件即可将测试装置本体安装到位,并且不会让测试装置本体轻易从外壳中脱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开设有铰接孔,所述转动板的左端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转动板的左端连接,所述铰接杆与所述铰接孔铰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右侧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铰接块,所述显示屏中部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与所述铰接块铰接,所述铰接柱的一端与显示屏的外壁连接,所述铰接块的外壁与转动板的右端连接并且延伸至转动板的右侧;
[0015]当需要用到显示屏的时候,通过将转动板和显示屏转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使显示屏的底部与测试装置本体顶部的三角块抵住,从而使显示屏竖起来,便于人们观察,在不适用显示屏的时候,可以将显示屏完全收纳在外壳顶部的矩形槽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矩形槽、转动板、铰接孔、铰接杆、铰接柱和铰接块,当需要用到显示屏的时候,通过将转动板和显示屏转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使显示屏的底部与测试装置本体顶部的三角块抵住,从而使显示屏竖起来,便于人们观察,在不适用显示屏的时候,可以将显示屏完全收纳在外壳顶部的矩形槽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显示屏不能进行收纳,占用空间的问题。
[0018]2、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槽和滑柱,当测试装置本体安装在外壳内部的时候,滑柱位于滑槽的后端,当需要将测试装置本体拆出的时候,将滑柱沿着滑槽的路径拉出,从而不需要螺丝等其他零件即可将测试装置本体安装到位,并且不会让测试装置本体轻易从外壳中脱落。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立体图的爆炸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外壳;2测试装置本体;3显示屏;401滑槽;402滑柱;403拉手;404三角块;405转动板;406出线口;407矩形槽;408转动板;409铰接孔;410铰接杆;411铰接柱;412铰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包括外壳1、测试装置本体2和显示屏3,测试装置本体2插接在外壳1的内部,测试装置本体2的顶部与外壳1的内壁顶部之间设有间隙,通过设置间隙,可以让显示屏3完全收纳在外壳1内;
[0027]测试装置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块404,三角块404的顶部与测试装置本体2的上表面连接,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407,显示屏3位于矩形槽407的中部,矩形槽407的中部还设置有转动板408,转动板408的一端与矩形槽407的内壁铰接,显示屏3的中部与转动板408的另一端铰接。
[0028]外壳1的内壁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滑槽401,测试装置本体2的两侧设置有滑柱402,两个滑柱402的一端与测试装置本体2的外部固定连接,滑柱402与滑槽401滑动连接,滑槽401的形状为“Z”形;
[0029]通过将滑柱402安装在“Z”形的滑槽401内,从而当正常使用的时候,测试装置本体2不容易从外壳1内脱落出来,且安装的时候液比较方便,不需要螺丝安装。
[0030]测试装置本体2的前端设置有拉手403,外壳1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405,拉手403的后端与测试装置本体2的前端固定连接;
[0031]通过散热孔405对测试装置本体2进行散热,当需要拿出测试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包括外壳(1)、测试装置本体(2)和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本体(2)插接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测试装置本体(2)的顶部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顶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测试装置本体(2)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块(404),所述三角块(404)的顶部与测试装置本体(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407),所述显示屏(3)位于所述矩形槽(407)的中部,所述矩形槽(407)的中部还设置有转动板(408),所述转动板(408)的一端与矩形槽(407)的内壁铰接,所述显示屏(3)的中部与所述转动板(408)的另一端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滑槽(401),所述测试装置本体(2)的两侧设置有滑柱(402),两个所述滑柱(402)的一端与所述测试装置本体(2)的外部连接,所述滑柱(402)与所述滑槽(401)滑动连接,所述滑槽(401)的形状为“Z”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双负载的高频无线充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本体(2)的前端设置有拉手(403),所述外壳(1)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405),所述拉手(403)的后端与所述测试装置本体(2)的前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晨汪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博测通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