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椿专利>正文

充磁线圈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630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充磁线圈夹具,它包含环形导磁铁轭(1)、充磁线圈(2)、绝缘体(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导磁封套(4);环形导磁铁轭(1)的内壁上开有凹槽(6),充磁线圈(2)固定在凹槽(6)内,导磁封套(4)固定在凹槽(6)槽口外的环形导磁铁轭(1)的壁上,充磁线圈(2)与导磁封套(4)之间的凹槽(6)内固定有绝缘体(3),在凹槽(6)开口端反侧的环形导磁铁轭(1)上轴向开有冷却水通槽(5)。(*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磁装置中用于固定充磁线圈的封套。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强大的脉冲电流作用下,充磁线圈会被电磁力拉出线槽,对于充磁线圈的固定,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非导磁材料将槽口加以封闭,这样可以避免磁短路,但是这种对槽口的局部封闭,对于高强度的脉冲磁力仍无法保证线圈的牢固,如果采用非导磁材料的封套进行封闭,虽然保证了线圈的固定,却会导致主磁通回路气隙增大,降低磁感应强度,影响充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充磁线圈夹具,它应具有充磁线圈固定牢固,充磁线圈在通过瞬间强大电流时不会损坏,充磁效果好,充磁作业方便的特点。本技术包含环形导磁铁轭1、充磁线圈2、绝缘体3,它还包含导磁封套4;环形导磁铁轭1的内壁上开有凹槽6,充磁线圈2固定在凹槽6内,导磁封套4固定在凹槽6槽口外的环形导磁铁轭1的壁上,充磁线圈2与导磁封套4之间的凹槽6内固定有绝缘体3,在凹槽6开口端反侧的环形导磁铁轭1上轴向开有冷却水通槽5。本技术采用了导磁封套4,对于充磁到饱和状态时,这部分磁路首先达到饱和状态,并不影响主充磁回路的充磁效果,由于高精度加工的导磁封套可使主充磁回路的气隙间隔变小,减小了磁阻,增大了磁感应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磁线圈夹具,它包含环形导磁铁轭(1)、充磁线圈(2)、绝缘体(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导磁封套(4);环形导磁铁轭(1)的内壁上开有凹槽(6),充磁线圈(2)固定在凹槽(6)内,导磁封套(4)固定在凹槽(6)槽口外的环形导磁铁轭(1)的壁上,充磁线圈(2)与导磁封套(4)之间的凹槽(6)内固定有绝缘体(3),在凹槽(6)开口端反侧的环形导磁铁轭(1)上轴向开有冷却水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椿
申请(专利权)人:顾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