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耕覆秸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50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耕覆秸轮,包括支架和覆秸轮;所述支架被配置为将免耕覆秸轮连接于播种机上;所述覆秸轮包括覆秸轮盘以及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覆秸轮盘的外边缘上的若干覆秸齿;两所述覆秸轮相对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部,且所述覆秸轮相对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倾斜布置,在两所述覆秸轮之间形成大致沿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锥形覆秸通道,所述锥形覆秸通道顺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一端为大端,逆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另一端为小端。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另一端为小端。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另一端为小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耕覆秸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免耕覆秸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麦茬免耕覆秸是多年来针对黄淮海地区在麦茬上进行大豆免耕的播种作业中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通过对大豆播种后的土壤表面进行覆秸后,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与不进行覆秸的土壤对比具有较高的土壤墒情,为大豆苗期的健壮生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由于大豆苗带上覆盖麦秸后,可防止雨后土壤受到阳光的暴晒而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有利于大豆种子的发芽出土。然而,为此研发的抛秸覆秸播种机在抛秸作业过程中会将许多土壤颗粒一并抛起,容易造成播种机周围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一是影响驾驶人员的身体健康;二是对周围的人员产生安全隐患;三是加速播种机的传动系统的磨损,造成播种机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动力驱动且覆秸均匀的免耕覆秸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免耕覆秸轮,包括支架和覆秸轮;所述支架被配置为将免耕覆秸轮连接于播种机上;所述覆秸轮包括覆秸轮盘以及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覆秸轮盘的外边缘上的若干覆秸齿;两所述覆秸轮相对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部,且所述覆秸轮相对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倾斜布置,在两所述覆秸轮之间形成大致沿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锥形覆秸通道,所述锥形覆秸通道顺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一端为大端,逆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另一端为小端。
[0005]在所述免耕覆秸轮中,优选地,若干所述覆秸齿相对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呈顺齿状地分布在所述覆秸轮盘的外边缘。
[0006]在所述免耕覆秸轮中,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横拉架、竖拉架、上拉架和安装座;两所述竖拉架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拉架的两端,两所述覆秸轮对应转动安装在两所述竖拉架的内侧,所述安装座分布在所述横拉架的前方,所述上拉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上拉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拉架上。
[0007]在所述免耕覆秸轮中,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卡板,且所述卡板位于所述上拉架与安装座铰接位置的下方。
[0008]在所述免耕覆秸轮中,优选地,所述竖拉架呈板状结构,呈板状结构的竖拉架和与之对应的覆秸轮平行地安装在所述横拉架的一端。
[0009]在所述免耕覆秸轮中,优选地,两所述覆秸轮关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下部。
[0010]在所述免耕覆秸轮中,优选地,所述锥形覆秸通道的锥度为40
°

[0011]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免耕覆秸轮,
包括支架和覆秸轮,架连接在播种机上,两覆秸轮相对转动安装在支架的下部,形成锥形覆秸通道,播种机作业时,苗带穿过两覆秸轮之间的锥形覆秸通道,两覆秸轮随播种机的行走而转动,不断将位于苗带两侧的麦秸杂草搂至苗带上,完成覆秸作业,整个免耕覆秸轮无需单独设置动力驱动,覆秸均匀且效率高,此外,覆秸过程中不会引起土壤颗粒的飞扬,优化播种机作业环境,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免耕覆秸轮,包括支架1和覆秸轮2;支架1被配置为将免耕覆秸轮连接于播种机上;覆秸轮2包括覆秸轮盘21以及周向均匀分布于覆秸轮盘21的外边缘上的若干覆秸齿22;两覆秸轮2相对转动连接在支架1 的下部,且覆秸轮2相对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倾斜布置,在两覆秸轮2之间形成大致沿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锥形覆秸通道,锥形覆秸通道顺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一端为大端,逆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另一端为小端。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覆秸齿22相对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呈顺齿状地分布在覆秸轮盘21的外边缘,由此,当播种机进行作业时,两覆秸轮2能够较平稳、均匀地将麦秸杂草“搂”至苗带处,少量麦秸杂草随着覆秸轮2的继续转动而被带起,当麦秸杂草运动至两覆秸轮2的最上方时,随着两覆秸轮2的继续转动,两覆秸轮的间距逐渐变大,多余的麦秸杂草在其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苗带上,从而达到覆秸的目的。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横拉架11、竖拉架12、上拉架13和安装座14;两竖拉架12垂直固定于横拉架11的两端,两覆秸轮2对应转动安装在两竖拉架12的内侧,安装座14分
布在横拉架11的前方,上拉架13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14上,上拉架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拉架11上。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4上设置卡板15,且卡板15位于上拉架13与安装座 14铰接位置的下方;利用卡板15卡在上拉架13的下方,防止上拉架13绕安装座14 继续向下摆动,保护覆秸轮2的覆秸齿22,避免覆秸齿22与地面发生磕碰。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竖拉架12呈板状结构,呈板状结构的竖拉架12和与之对应的覆秸轮2平行地安装在横拉架11的一端。
[0022]在一些示例中,两覆秸轮2关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对称地安装在支架1的下部。
[0023]在一些示例中,锥形覆秸通道(即两覆秸轮2之间的夹角,也可称为覆秸角度) 的锥度为40
°

[00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耕覆秸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覆秸轮;所述支架被配置为将免耕覆秸轮连接于播种机上;所述覆秸轮包括覆秸轮盘以及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覆秸轮盘的外边缘上的若干覆秸齿;两所述覆秸轮相对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部,且所述覆秸轮相对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倾斜布置,在两所述覆秸轮之间形成大致沿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锥形覆秸通道,所述锥形覆秸通道顺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一端为大端,逆着播种机的行进方向的另一端为小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耕覆秸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覆秸齿相对于播种机的行进方向呈顺齿状地分布在所述覆秸轮盘的外边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耕覆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横拉架、竖拉架、上拉架和安装座;两所述竖拉架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拉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臣韩天富孙石徐彩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