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42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属于空气密封体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条气柱,所述气柱包括外侧腔体、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所述外侧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腔体的顶端和第二内侧腔体的底端连接,若干条所述第一内侧腔体和若干条所述第二内侧腔体分别围设形成两个内环,所述外侧腔体围设于所述内环的外围形成外环,且所述第一内侧腔体与第二内侧腔体之间形成置物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套式内折充气袋,能够方便对产品进行包装,还能够将产品限制在充气袋中间,保护产品顶部和底部。顶部和底部。顶部和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密封体
,具体涉及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运输包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品,特别是贵重易碎的产品,在运输之前都会先进行充气袋包装,以保护物品免受长途运输颠簸而影响产品的外观或者质量。
[0003]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气柱包装都比较简单,需要对每一件产品进行包围,然后再用胶布进行固定,这样包装起来很繁琐,耗时耗力。还有的只是简单的一圈环形袋,虽然可以直接套设在产品的侧面外围,用于保护产品,但是产品的顶部和底部却无法进行保护,而且这样包围产品的侧面,并不能够对产品进行固定,产品容易移位,同时还容易从环形袋中滑脱甚至掉落,而且产品的顶部和底部没有进行保护,容易与其他物品接触,发生碰撞,从而损坏产品,。
[0004]因此,急需研制出方便对产品进行包装,并能够对产品进行限制或者固定,避免产品滑脱或者掉落,从而有效果保护产品整体的充气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能够方便对产品进行包装,还能够将产品限制在充气袋中间,保护产品顶部和底部。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包括若干条气柱,所述气柱包括外侧腔体、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所述外侧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腔体的顶端和第二内侧腔体的底端连接,若干条所述第一内侧腔体和若干条所述第二内侧腔体分别围设形成两个内环,所述外侧腔体围设于所述内环的外围形成外环,且所述外侧腔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的高度之和。
[0008]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侧腔体与第一内侧腔体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外侧腔体与第二内侧腔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弯折部,所述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充气后分别通过相邻的弯折部向外侧腔体的内侧翻折,使得所述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分别位于外侧腔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
[0009]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弯折部为弯折腔体,所述外侧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弯折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腔体的顶端和第二内侧腔体的底端连接。
[0010]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侧腔体、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均为竖直设置,且所述外侧腔体、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均与所述弯折腔体垂直。
[0011]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气柱上设有充气阀门,所述气柱和充气阀门通过两片腔体膜和两片阀门膜热压形成,两片所述阀门膜设于两片所述腔体膜之间;
[0012]所述腔体膜的顶部设有用于粘连两片所述腔体膜的第一热封线,所述第一热封线下方设有第二热封线,所述第二热封线包括间隔设置的断开区和热压区,通过所述热压区
将两片所述阀门膜与两片腔体膜完全粘连,使得所述第一热封线与第二热封线之间形成主进气道,所述热压区之间的断开区形成单向流通的分进气道。
[0013]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第二热封线下方并与所述第二热封线平行设有第一分隔线和第二分隔线,所述第二分隔线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分隔线平行设有第三分隔线和第四分隔线;从所述第二热封线至第一分隔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内侧腔体,从所述腔体膜底边至第四分隔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内侧腔体;所述第一分隔线与第二分隔线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分隔线与第四分隔线之间均形成所述弯折腔体;所述第一分隔线与第二分隔线之间的中线,以及所述第三分隔线与第四分隔线之间的中线为弯折部。
[0014]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第一分隔线、第二分隔线、第三分隔线和第四分隔线均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位于所述所述气柱的中间,所述间隔部使得两片所述腔体膜粘连。
[0015]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靠近所述腔体膜侧边处设有第三热封线,所述第三热封线将两片所述腔体膜的四条侧边完全粘连,使得所述腔体膜围成环形。
[0016]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热压区的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气柱线,与所述气柱线的底部相交设有横向延伸的闭合线,相邻两条气柱线之间形成所述气柱,并通过闭合线将气柱底部封闭。
[0017]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分进气道下方设有两条弯曲不间断的热封导流线,所述热封导流线使得两片所述阀门膜与其中一片腔体膜粘连,所述分进气道下方的两条所述热封导流线之间形成导流气道,进入所述分进气道的气体通过所述导流气道进入气柱中;所述导流气道为S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所述外侧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腔体的顶端和第二内侧腔体的底端连接,同时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分别围设形成两个内环,所述外侧腔体围设于所述内环的外围形成外环,从而形成环形的充气袋保护产品的侧面外围,也无需繁琐的包装工作,直接将产品放入本实施例的充气袋内即可,而所述第一内侧腔体与第二内侧腔体之间形成置物空腔,使得在两内环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可以容纳产品,且顶部和底部的两个内环则可对产品形成阻挡,将产品限制在中间,对产品进行固定,避免产品从顶部或者底部滑脱或者掉落,且顶部和底部形成内环、外环两层气柱,极大的加强了侧面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抗挤压能力;同时两个内环还可以对产品的顶部和底部进行保护,避免产品顶部和底部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从而对产品的整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用时包装方便,结构设计精简,方便生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未进行第三热封线热封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进行第三热封线热封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将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进行内折后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进行充气并放入产品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气柱;101、外侧腔体;102、第一内侧腔体;103、第二内侧腔体;104、充气阀
门;2、弯折部;3、弯折腔体;4、内环;5、外环;6、腔体膜;7、阀门膜;8、第一热封线;9、第二热封线;901、断开区;902、热压区;10、第三热封线;11、主进气道;12、分进气道;13、第一分隔线;14、第二分隔线;15、第三分隔线;16、第四分隔线;17、间隔部;18、气柱线;19、闭合线;20、热封导流线;21、导流气道;22、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6]如图4、2所示,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包括若干条气柱1,气柱1包括外侧腔体101、第一内侧腔体102和第二内侧腔体103,外侧腔体10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内侧腔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条气柱,所述气柱包括外侧腔体、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所述外侧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腔体的顶端和第二内侧腔体的底端连接,若干条所述第一内侧腔体和若干条所述第二内侧腔体分别围设形成两个内环,所述外侧腔体围设于所述内环的外围形成外环,且所述第一内侧腔体与第二内侧腔体之间形成置物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腔体与第一内侧腔体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外侧腔体与第二内侧腔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弯折部,所述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充气后分别通过相邻的弯折部向外侧腔体的内侧翻折,使得所述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分别位于外侧腔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为弯折腔体,所述外侧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弯折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腔体的顶端和第二内侧腔体的底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腔体、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均为竖直设置,且所述外侧腔体、第一内侧腔体和第二内侧腔体均与所述弯折腔体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套式内折充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上设有充气阀门,所述气柱和充气阀门通过两片腔体膜和两片阀门膜热压形成,两片所述阀门膜设于两片所述腔体膜之间;所述腔体膜的顶部设有用于粘连两片所述腔体膜的第一热封线,所述第一热封线下方设有第二热封线,所述第二热封线包括间隔设置的断开区和热压区,通过所述热压区将两片所述阀门膜与两片腔体膜完全粘连,使得所述第一热封线与第二热封线之间形成主进气道,所述热压区之间的断开区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派卫格包装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