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导磁非晶态磁芯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22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软磁非晶态材料及其磁芯制作工艺。该发明专利技术选用Fe基和Fe-Co基非晶合金,通过横向磁场退火制成恒导磁非晶磁芯系列,该系列的最大恒导磁场Hmax分别为:1.6、4、6.4和12A/cm,它们的线性导磁率相应为4000、1600、1000和500。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控制Co、Ni和Mn元素的含量,使材料产生不同磁感生各向异性常数Ku的方法。该磁芯系列具有高的饱和磁感Bs值(大于1.43T),低的高频磁芯损耗,优良的高频特性,其最高工作频率可达400KHz。适合用于中小功率的高频滤波和贮能电感器件。(*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磁非晶态材料及其磁芯制作工艺。原有恒导磁磁芯材料均采用带气隙铁氧体、磁粉芯和恒导磁坡莫合金。主要用于高频滤波和贮能电感器件。前两种材料由于导磁率低、铁芯体积重量大,不适于电子器件的高效化小型轻量化的要求,特别是在小功率小电流的情况下,这种缺点更为突出。通常使用的恒导磁坡莫合金磁芯,例如1J66、1J34H、1J34KH的恒导磁场范围分别为0~1.2、0~7、0~16A/cm,合金中含有大量的贵重金属Ni和Co,例如,1J34H的化学成分为(at%)Ni34、Co29、Mo3。退火工艺较复杂,需要1200℃高温氢气退火和700℃横磁退火两道退火工序,这些坡莫合金的主要缺点是电阻率低,高频损耗高,而且高频磁性较差。到目前为止,除1985年日本开发出带气隙的非晶电感磁芯之外,尚没有作为电感的恒导磁非晶闭路磁芯。本专利技术所研制的新型恒导磁非晶磁芯材料是以铁为基本成分,同时加入了少量的Co、Ni、Mn、Si、B等元素,这样可以保持高的饱和磁感值Bs和低的成本,同时具有高的电阻率(大于130μΩ·cm),优良的高频磁性、低铁损和小的矫顽力。在合金元素中,Co、Ni、Mn可以在不严重降低Bs的条件下,提高非晶的磁感生各向异性Ku。Si和B元素是非晶形成元素,同时,还可以用来调节晶化温度和Bs值,以利于退火工艺的制定。本专利技术采用横向磁场退火的方法获得恒导磁特性的。本合金系列的特征是通过调节合金中Co、Ni和Mn的含量,用以控制合金的磁感生各-->向异性常数Ku,以便获得不同恒导磁场范围的材料,形成一个恒导磁非晶合金系列。采用真空熔炼炉冶炼并铸成棒状母材,根据系列中最大恒导磁场的不同要求,其母材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详细非晶合金系列的化学成分列于表1。表中恒导磁非晶系列为AI系列,它以最大恒导磁场Hmax的数字作为合金档次的标誌。用单辊法制出所要求宽度的非晶带材,然后卷挠成环形或跑道形磁芯。本专利技术对不同的合金挡次和化学成分,采用了不同的横向磁场退火工艺,具体工艺参数列于表2,所有横磁退火的外加磁场强度为300A/cm。并且在纯氮或氩气气氛中保护退火,表面应保持不被氧化。-->本专利技术研制的恒导非晶磁芯具有良好的综合磁特性,表3示出了四个档次的磁芯的交直流磁特性,作为参考比较,表中同时列出了现用Mo坡莫磁粉芯,FeSiAl粉芯,铁氧体和恒导坡莫合金磁芯的磁性。由表3可看出,本专利技术研制非晶磁芯的饱和磁感Bs和导磁率远高于磁粉芯和铁氧体。而在磁芯损耗和高频特性方面优于恒导磁坡莫合金磁芯。由于磁粉芯和铁氧体的饱和磁感值B100较小,在相同恒导磁磁场范围的情况下,其导磁率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磁芯的1/2~1/3,因此,在相同电参数的工作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磁芯体积只为磁粉芯和铁氧体的1/2~1/3。并且新磁芯的损耗和温升均降低。由表3还可以看出,新磁芯的高频损耗大大低于恒导磁坡莫合金磁芯,这样使原来恒导坡莫合金磁芯的最大工作频率50KHz提高到新磁芯的400KHz。由于本专利技术研制的恒导非晶磁芯是以铁为基的,而且退火工艺简单,因此其成本和价格优于恒导坡莫合金,适于大批量生产。在性能/价格比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磁芯产品可与铁氧体和磁粉芯相竞争。实施例1用真空炉冶炼出AI-5非晶合金母材,其化学成分为(at%)Co12、Ni6、Si9、B13,按上述制法制成5mm宽非晶带,卷挠成Φ16/26×5环形磁芯,经460℃30min的横磁退火后获得Bs=1.46T、P0.5/20K0.14W/kg的磁特性,在4A/cm的直流偏场下获得1KHz的交流导磁率为2.38×10-3H/M(1900Gs/Oe)。当工作频率由1KHz至100KHz变化时,其的相对变化为-->       表3-->接表32%Mo坡莫磁粉芯(美)Fe-Si-Al磁粉芯(日)铁氧体H63带气隙(日)恒导坡莫合金1J34H0.03mm厚0.60.460.51.466.4-6.46.40.38(300)0.08(60)0.38(300)1.38(1100)1.51Pl/25K、12.8(Bm=0.1Tf=25KH2)Pl/25K115(Bm=0.1Tf=25KH2)Pl/25K5.8(无气隙)(Bm=0.1Tf=25KH2)25.40.40.080.16(无气隙)0.4<800<800<300<50-->1.9%,在30KHz频率下的品质因数为18.4。实施例2将AI-8真空冶炼成母材,其成份为(at%)Co22、Ni6、Si9,B13。用单辊法制出5mm宽带材,卷挠成Φ10/16×5的磁环,然后经440℃30min横磁退火,获得如下交直流磁特性:Bs=1.45T,P0.5/20K=0.37W/kg,在6.4A/cm的直流偏磁场下交直流叠加导磁率为1.31×10-6H/M(1050Gs/Oe),在该磁环上挠成线经为0.3mm铜线64匝,测得初级电感量L为1.42mh,用于输出为±15V、0.2A工作频率为25KHz的模块开关电源的滤波电感其纹波电压<1m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软磁非晶态材料及其磁芯制法,其特征在于化学成份(重量%)为:Ni2~3,Co2~8,Mn0~2,Si6~10,B12~15,Fe余量,使用真空冶炼的母材,用单辊法制成规定宽度的非晶带材,绕成环形或跑道形铁芯,然后在纯氮或氩气气氛中进行横磁退火处理,其横磁磁场强度为300A/cm。

【技术特征摘要】
1、软磁非晶态材料及其磁芯制法,其特征在于化学成份(重量%)为:Ni2~3,Co2~8,Mn0~2,Si6~10,B12~15,Fe余量,使用真空冶炼的母材,用单辊法制成规定宽度的非晶带材,绕成环形或跑道形铁芯,然后在纯氮或氩气气氛中进行横磁退火处理,其横磁磁场强度为300A/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衡磁场退火工艺为:加热温度440~460℃,保温时间0.5~1.5小时。3、软磁非晶材料及其磁芯制法,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为:Ni2~8,Co12~20,Mn0~2,Si6~10,B12~15,Fe余量,使用真空冶炼的母材,用单辊法制成规定宽度的非晶带材,绕成环形或跑道形铁芯,然后在纯氮或氩气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其横磁磁场强度为300A/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横磁场退火工艺为:加热温度440~460℃,保温时间0.5~1.5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骥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钢铁公司冶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