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防髋关节脱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95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防髋关节脱位垫,包括底面为等腰梯形的四棱柱形软垫,所述软垫由软垫本体、套在所述软垫本体上的软垫套组成,所述软垫的左侧面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Ⅰ、可充放气的气囊Ⅱ,所述气囊Ⅱ位于气囊Ⅰ的上方且气囊Ⅱ与气囊Ⅰ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气囊Ⅰ纵切面的上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Ⅱ纵切面的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软垫的右侧面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Ⅲ、可充放气的气囊Ⅳ,所述气囊Ⅳ位于气囊Ⅲ的上方且气囊Ⅳ与气囊Ⅲ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气囊Ⅲ纵切面的上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Ⅳ纵切面的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还可以固定仰卧时屈起的腿。的腿。的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防髋关节脱位垫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防髋关节脱位垫,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髋关节置换术后为防止髋关节脱位,需要患者仰卧并在两腿之间夹一软垫,以保持患髋外展,来达到防止髋关节脱位的目的。当患者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感到累时,可以将双腿由自然伸直变为屈起,但现有软垫只能固定自然伸直的双腿,却不能固定屈起的双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通过改进现有软垫的结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防髋关节脱位垫,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包括底面为等腰梯形的四棱柱形软垫,所述软垫由软垫本体、套在所述软垫本体上的软垫套组成,所述软垫的左侧面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Ⅰ、可充放气的气囊Ⅱ,所述气囊Ⅱ位于气囊Ⅰ的上方且气囊Ⅱ与气囊Ⅰ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气囊Ⅰ纵切面的上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Ⅱ纵切面的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软垫的右侧面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Ⅲ、可充放气的气囊Ⅳ,所述气囊Ⅳ位于气囊Ⅲ的上方且气囊Ⅳ与气囊Ⅲ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气囊Ⅲ纵切面的上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Ⅳ纵切面的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
[0005]本技术优选为所述软垫的左侧面设有左腿固定带。
[0006]本技术优选为所述软垫的右侧面设有右腿固定带。
[0007]本技术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的工作原理为:当气囊Ⅰ、气囊Ⅱ、气囊Ⅲ和气囊Ⅳ没有充气时,此时的防髋关节脱位垫相当于现有的软垫;当患者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感到累时,可以将双腿屈起,并向气囊Ⅰ、气囊Ⅱ、气囊Ⅲ和气囊Ⅳ内充满气,使弯曲的左膝夹在气囊Ⅰ与气囊Ⅱ之间、弯曲的右膝夹在气囊Ⅲ与气囊Ⅳ之间,以保持患髋外展,来达到防止髋关节脱位的目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9]本技术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不仅可以固定仰卧时自然伸直的腿,还可以固定仰卧时屈起的腿。
附图说明
[0010]本技术附图4幅,
[0011]图1为实施例1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在气囊没有充气时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1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在气囊没有充气时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1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在气囊充满气后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实施例1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在气囊充满气后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软垫,2、气囊Ⅰ,3、气囊Ⅱ,4、气囊Ⅲ,5、气囊Ⅳ,6、松紧带Ⅰ,7、松紧带Ⅱ,8、松紧带Ⅲ,9、松紧带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防髋关节脱位垫,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包括底面为等腰梯形的四棱柱形软垫1,所述软垫1由软垫本体、套在所述软垫本体上的软垫套组成;
[0019]所述软垫1的左侧面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Ⅰ2、可充放气的气囊Ⅱ3,所述气囊Ⅱ3位于气囊Ⅰ2的上方且气囊Ⅱ3与气囊Ⅰ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气囊Ⅰ2纵切面的上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Ⅱ3纵切面的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Ⅰ2和气囊Ⅱ3在充气后的作用为:夹住弯曲的左膝,因此,所述气囊Ⅰ2和气囊Ⅱ3在软垫1左侧面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气囊Ⅰ2和气囊Ⅱ3之间的具体间距以能夹住弯曲的左膝为准;
[0020]左腿固定带包括松紧带Ⅰ6、松紧带Ⅱ7,所述松紧带Ⅰ6的一端固定在软垫1的左侧面且松紧带Ⅰ6位于气囊Ⅰ2的下方,所述松紧带Ⅰ6另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魔术贴Ⅰ的刺毛,所述松紧带Ⅱ7的一端固定在软垫1的左侧面且松紧带Ⅱ7位于气囊Ⅱ3的上方,所述松紧带Ⅱ7另一端的内表面上设有魔术贴Ⅰ的圆毛;
[0021]所述软垫1的右侧面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Ⅲ4、可充放气的气囊Ⅳ5,所述气囊Ⅳ5位于气囊Ⅲ4的上方且气囊Ⅳ5与气囊Ⅲ4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气囊Ⅲ4纵切面的上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Ⅳ5纵切面的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Ⅲ4和气囊Ⅳ5在充气后的作用为:夹住弯曲的右膝,因此,所述气囊Ⅲ4和气囊Ⅳ5在软垫1右侧面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气囊Ⅲ4和气囊Ⅳ5之间的具体间距以能夹住弯曲的右膝为准;
[0022]右腿固定带包括松紧带Ⅲ8、松紧带Ⅳ9,所述松紧带Ⅲ8的一端固定在软垫1的右侧面且松紧带Ⅲ8位于气囊Ⅲ4的下方,所述松紧带Ⅲ8另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魔术贴Ⅱ的刺毛,所述松紧带Ⅳ9的一端固定在软垫1的右侧面且松紧带Ⅳ9位于气囊Ⅳ5的上方,所述松紧带Ⅳ9另一端的内表面上设有魔术贴Ⅱ的圆毛。
[0023]实施例2
[0024]实施例1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当患者仰卧、双腿自然伸直时,将软垫1夹在两腿之间,气囊的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此时的气囊Ⅰ2、气囊Ⅱ3、气囊Ⅲ4和气囊Ⅳ5不充气,如气囊内已经充气则通过气囊的游泳圈充气口将气放出,再通过松紧带Ⅰ6与松紧带Ⅱ7的贴合将患者左腿固定在软垫1的左侧面、松紧带Ⅲ8与松紧带Ⅳ9的贴合将患者右腿固定在软垫1的右侧面;
[0026]当患者仰卧、双腿屈起时,气囊的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向气囊Ⅰ2、气囊Ⅱ3、气囊Ⅲ4和气囊Ⅳ5内充满气,患者弯曲的左膝夹在气囊Ⅰ2与气囊Ⅱ3之间并通过松紧带Ⅰ6与松紧带Ⅱ7的贴合将左腿固定在软垫1的左侧面,患者弯曲的右膝夹在气囊Ⅲ4与气囊Ⅳ5之间并通过松紧带Ⅲ8与松紧带Ⅳ9的贴合将右腿固定在软垫1的右侧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防髋关节脱位垫,所述防髋关节脱位垫包括底面为等腰梯形的四棱柱形软垫,所述软垫由软垫本体、套在所述软垫本体上的软垫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的左侧面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Ⅰ、可充放气的气囊Ⅱ,所述气囊Ⅱ位于气囊Ⅰ的上方且气囊Ⅱ与气囊Ⅰ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气囊Ⅰ纵切面的上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气囊Ⅱ纵切面的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形向上弯曲;所述软垫的右侧面设有可充放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