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扼流线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扼流线圈,用于防止谐波畸变或改善家用及工业电子设备的功率因数。近年来,为了使工业设备及家用设备减小、尺寸并增加性能,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集成应用半导体的装置。在这样装置中嵌入的电源整流电路与相位控制电路使用电容器。用于充电该电容器的巨大的脉冲似的输入电流增加了输电线路与电力设备中的高次谐波电流及电压畸变。这些装置因此反过来受到影响,并且其功率因数显著降低。为了抑制高次谐波电流及改善功率因数,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在所有这些方法中,一个比较简单且成本低的方法受到了密切注视,其中在交流线路中串联(以常规方式)接入一个扼流线圈。图33至35所示用于防止谐波畸变的常规扼流线圈广为所知。图33至35分别表示一个用于防止谐波畸变的常规扼流线圈的分解透视图、断面图及等效电路。在图33至35中,数字58表示用铁氧体材料制成的U形闭路磁芯,数字59表示用硅钢片制成的EI形闭路磁芯,数字60表示线圈架,数字61、62表示线圈,数字63表示树脂箱,数字64表示屏蔽箱,数字65表示铸模树脂,数字66表示分隔凸缘,数字67表示磁隙,符号“C”表示共态扼流线圈部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一磁芯及一个第二磁芯,构成选择其一的一个闭合磁路与一个断开磁路,一个第一线圈,一个第二线圈以及一个第三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缠绕在第一磁芯上,所述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二磁芯上,以及此外所述第三线圈以包裹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这样的方式缠绕。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4-26 88313/941.一种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一磁芯及一个第二磁芯,构成选择其一的一个闭合磁路与一个断开磁路,一个第一线圈,一个第二线圈以及一个第三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缠绕在第一磁芯上,所述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二磁芯上,以及此外所述第三线圈以包裹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这样的方式缠绕。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第二磁芯使用一个单矩形闭路磁芯,所述第一线圈缠绕在第一磁芯的一个肢臂上,所述第二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二磁芯的一个肢臂上,以及此外所述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式缠绕,即包裹第一线圈缠绕的第一磁芯的肢臂以及第二线圈缠绕的第二磁芯的肢臂,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向缠绕,即其磁通相对线路电流在第一磁芯的所述肢臂中相互抵消,因此构成一个共态扼流线圈部分,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向缠绕,即其磁通相对线路电流在第二磁芯的磁路中不能相互抵消,因此构成一个常态扼流线圈部分。3.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磁芯使用一个单矩形闭路磁芯,第一线圈缠绕在第一磁芯的一个肢臂上,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二磁芯的一个肢臂上,以及此外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式缠绕,即包裹第一磁芯的另一肢臂以及第二磁芯的另一肢臂,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向缠绕,即其磁通相对线路电流在第一磁芯的磁路中相互抵消,因此构成一个共态扼流线圈部分,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向缠绕,即其磁通相对线路电流在第二磁芯的磁路中不能相互抵消,因此构成一个常态扼流线圈部分。4.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第一与第二磁芯使用单矩形闭路磁芯,第一线圈缠绕在第一磁芯的一个肢臂上,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二磁芯的一个肢臂上,以及此外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式缠绕,即包裹第二磁芯的另一肢臂及第一线圈缠绕的第一磁芯的一个肢臂,所述第一与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向缠绕,即其磁通相对线路电流在第一磁芯的一个肢臂中相互抵消,因此构成一个共态扼流线圈部分,第二与第三线圈以这样方向缠绕,即其磁通相对线路电流在第二磁芯的磁路中不能相互抵消,因此构成一个常态扼流线圈部分。5.按照权利要求4的一种扼流线圈,其特征在于,第一单矩形闭路磁芯由铁氧体材料构成,第二单矩形闭路磁芯由U形硅钢片构成,以及此外在第二闭路磁芯的两个肢臂的对接表面上均匀地形成磁隙。6.按照权利要求4或5的一种扼流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一彰,植松秀典,仿西恒次,佐藤宗计,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