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80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包括投加母管、投加支管、支管套管和烟气通道,所述支管套管设置在烟气通道顶部并与烟气通道连通,所述投加支管设置在投加母管底部,所述投加支管与投加母管连通,所述投加支管贯穿支管套管伸入烟气通道内,所述烟气通道内的投加支管的管壁上设有喷雾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锅炉和脱硫塔之间的烟气通道上设置二氧化氯气体投加装置来实现NO的氧化,减少了现有二氧化氯脱硝必须建氧化塔的复杂工艺。氯脱硝必须建氧化塔的复杂工艺。氯脱硝必须建氧化塔的复杂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锅炉烟气脱硝的二氧化氯气体投加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炭等化石类燃料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重金属、温室气体等污染物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减少环境污染,国家环保部门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并产生出各种污染物去除方法。对于氮氧化物的控制方法目前主要有还原法和氧化法两种。还原法主要是利用外加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其缺点是对使用环境的要求较高,催化剂易失活且造价高。氧化法主要是利用臭氧、二氧化氯等氧化物将NO先氧化为NO2,NO2再被碱液吸收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从而将碳氧化物去除。臭氧氧化方法较为成熟,但运行费用高,且存在臭氧逃逸难题。二氧化氯氧化法运行成本低,易吸收,不存在臭氧方法的气体逃逸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二氧化氯氧化法往往需要增加单独的氧化塔,增加了设备投资成本,严重影响了二氧化氯在脱除烟气氮氧化物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包括投加母管、投加支管、支管套管和烟气通道,所述支管套管设置在烟气通道顶部并与烟气通道连通,所述投加支管设置在投加母管底部,所述投加支管与投加母管连通,所述投加支管贯穿支管套管伸入烟气通道内,所述烟气通道内的投加支管的管壁上设有喷雾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锅炉和脱硫塔之间的烟气通道上设置二氧化氯气体投加装置来实现NO的氧化,减少了现有二氧化氯脱硝必须建氧化塔的复杂工艺。
[0008]优选的,所述烟气通道一侧连接锅炉。
[0009]优选的,所述烟气通道另一侧连接脱硫塔。
[0010]优选的,所述投加母管上设有调节阀。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烟气通道内的二氧化氯气体的投加量进行调节。
[0012]优选的,所述喷雾孔的数量为多个。
[0013]优选的,所述投加支管的数量根据烟气通道的长度设置。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在锅炉和脱硫塔之间的烟气通道上设置二氧化氯气体投加装置来实现NO的氧化,减少了现有二氧化氯脱硝必须建氧化塔的复杂工艺。
[0016]2.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脱硝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侧面剖视图。
[0019]其中,1、投加母管;2、投加支管;3、支管套管;4、烟气通道;5、喷雾孔;6、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参照图1,包括投加母管1、投加支管2、支管套管3和烟气通道4,所述投加母管1上设有调节阀6,所述支管套管3设置在烟气通道4顶部并与烟气通道4连通,所述投加支管2设置在投加母管1底部,所述投加支管2与投加母管1连通,所述投加支管2贯穿支管套管3伸入烟气通道4内,所述烟气通道4内的投加支管2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喷雾孔5。
[0022]参照图2,所述烟气通道4一侧连接锅炉,所述烟气通道4另一侧连接脱硫塔,所述投加支管2的数量根据烟气通道4的长度设置。
[0023]在实际应用时:二氧化氯气体制备后首先进入投加母管1,由投加母管1进入投加支管2,经烟气通道4内的投加支管2的管壁上的多个喷雾孔5喷入烟气通道4内,与烟气通道4内的NO充分混合,将NO氧化为NO2,NO2通过烟气通道4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被碱液吸收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0024]工作原理:二氧化氯气体制备后首先进入投加母管1,投加母管1上设有调节阀6,用来调节二氧化氯气体的流量,之后二氧化氯气体由投加母管1进入投加支管2,投加支管2的数量根据烟气通道4的长度设置,烟气通道4一侧连接锅炉,烟气通道4另一侧连接脱硫塔,支管套管3设置在烟气通道4顶部并与烟气通道4连通,支管套管3与投加支管2的管壁紧密贴合,防止气体溢出,投加支管2贯穿支管套管3伸入烟气通道4内,二氧化氯气体经烟气通道4内的投加支管2的管壁上的多个喷雾孔5喷入烟气通道4内,与烟气通道4内的NO充分混合,将NO氧化为NO2,NO2通过烟气通道4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被碱液吸收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002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加母管(1)、投加支管(2)、支管套管(3)和烟气通道(4),所述支管套管(3)设置在烟气通道(4)顶部并与烟气通道(4)连通,所述投加支管(2)设置在投加母管(1)底部,所述投加支管(2)与投加母管(1)连通,所述投加支管(2)贯穿支管套管(3)伸入烟气通道(4)内,所述烟气通道(4)内的投加支管(2)的管壁上设有喷雾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脱硝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云涛常慧陈鑫王梦杰田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红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