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凤宇专利>正文

一种框架轨道式液态船壳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52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5
一种框架轨道式液态船壳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电机与空心螺旋轴连接,电机通过轴承安装支架上,支架安装在移动框架横梁上,移动框架横梁安装在移动框架上,电控室安装在移动框架上,移动框架安装在轨道上,可在轨道上移动。加热管的上部与料斗连接,加热管的下部为调粘度室,调粘度室与喷头连接,惰性气体储存罐安装在移动框架横梁上,惰性气体储存罐通过气体导管与空心螺旋轴连接。工作时,螺旋轴转动将半流体的液态混合料强制挤出喷头到目的处;同时喷出惰性气体即防止氧化也加速液体冷凝;相比传统粉末3D打印效率提高90%以上。比传统粉末3D打印效率提高90%以上。比传统粉末3D打印效率提高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轨道式液态船壳3D打印机


[0001]本技术属于3D打印机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将粉末加热到液态再进行叠加浇注的框架轨道式液态船壳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开发粉末3D打印技术,多数属于高分子材料或石膏材料,用于铸造模型或工艺品。金属粉3D 打印不但温度和真空度高、金属粉细度要求纳米级还有型状要求和分散剂要求,价格昂贵,除特殊用途很难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比传统粉末3D打印效率提高90%以上的框架轨道式液态船壳3D打印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机与空心螺旋轴连接,电机通过轴承安装支架上,支架安装在移动框架横梁上,移动框架横梁安装在移动框架上,电控室安装在移动框架上,移动框架安装在轨道上,可在轨道上移动。加热管的上部与料斗连接,加热管的下部为调粘度室,调粘度室与喷头连接,惰性气体储存罐安装在移动框架横梁上,惰性气体储存罐通过气体导管与空心螺旋轴连接。
[0005]本技术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合理,通过电脑控制,料斗中的物料采用快速晶化的微晶玻璃,料斗的中心安装有空心螺旋轴,空心螺旋轴与惰性气体储气罐相连,在喷头挤出液体料的同时喷出的惰性气体即可防止氧化、又可快速冷凝。这种快速微晶玻璃的物料的适宜晶化温度为500℃,半凝结时间仅为40秒钟。所以不需要模板即可完整固型。本技术方案比传统粉末3D打印效率提高90%以上,取消真空工艺和激光焊接工艺,降低3D打印机造价50%以上。推进制造业的高精尖发展。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电机、2空心螺旋轴、3轴承座、4支架、5料斗、6电控室、7移动框架、8移动框架横梁、9加热管、10调粘度室,11喷头;12惰性气体储存罐、13气体导管、14轨道、15托板、16支架。
[0008]电机1与空心螺旋轴2连接,电机1通过3轴承安装支架4上,支架4安装在移动框架横梁8上,移动框架横梁8安装在移动框架7上,电控室6安装在移动框架7上,移动框架7安装在轨道14上,可在轨道14上移动。加热管9的上部与料斗5连接,加热管9的下部为调粘度室10,调粘度室10与喷头11连接,惰性气体储存罐12安装在移动框架横梁8上,惰性气体储存罐12通过气体导管13与空心螺旋轴2连接。电机1、加热管9通过线路与电控室6连接。
[0009]使用时,在支架16上安装托板15,料斗5安装在移动框架横梁8上可以自由移动,最大移动距离不超过15米;打船壳过程如下:喷头11将加热成粥状的半液态微玻金属复合船
壳料挤出在船体外形的耐热600℃的微晶陶瓷底板15的中间线上,根据船体载重量和长度确定布置液体打印机。分成两组从中线同时分别向后退方向叠加喷打,中途绝不停止直到打满整个船体外壳。由设在电控室6的电脑船体图指挥各部位的龙骨卡位和间隔墙沟位同时打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轨道式液态船壳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电机与空心螺旋轴连接,电机通过轴承安装支架上,支架安装在移动框架横梁上,移动框架横梁安装在移动框架上,电控室安装在移动框架上,移动框架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宇赵玉坤李红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凤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