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45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包括底座、主机单元和至少一个理疗单元;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底座沿着竖直方向向上延伸,主机单元固定设置在底座远离地面的端面上;底座相对于地面可移动设置;主机单元包括壳体、空气泵和气囊控制模块;壳体内固定设置有空气泵、气囊控制模块,壳体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的窗口,空气泵的输出端穿过各窗口并向外延伸;理疗单元包括若干环形囊袋以及充气组件、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各环形囊袋内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各环形囊袋中心处的通孔顺次连通;各环形囊袋外表面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分别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气囊控制模块驱动一个或者多个进气组件或者排气组件开启。排气组件开启。排气组件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肢体理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波理疗仪是利用贴附在人体肢体表面的气囊进行循环充气,对肢体和皮下组织施加周期性的压力,对肢体沿着近心端方向或者远心端方向有节律的挤压,模拟人工按摩效果,促进血液循环和血液回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血液循环相关疾病。
[0003]空气波理疗设备配备有专用的理疗单元,用于穿戴在人体的肢体上,由空气泵向理疗单元进行规律的充气实现模拟按摩的效果。现有的空气波理疗设备,其功能单一,不能适应特殊的定制化理疗需求,导致理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安装拆卸简单、调节方便、适用人群广泛的空气波压力理疗单元。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包括底座(300)、主机单元(400)和至少一个理疗单元(500);
[0006]所述底座(300)设置在地面上,底座(300)沿着竖直方向向上延伸,主机单元(400)固定设置在底座(300)远离地面的端面上;底座(300)相对于地面可移动设置;
[0007]主机单元(400),包括壳体(401)、空气泵(402)和气囊控制模块(403);壳体(401)内固定设置有空气泵(402)、气囊控制模块(403),壳体(401) 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的窗口,空气泵(402)的输出端穿过各窗口并向外延伸;
[0008]理疗单元(500),包括若干环形囊袋(1),以及设置在环形囊袋(1)内的充气组件(2)、进气组件(3)和排气组件(4),各环形囊袋(1)内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10),各环形囊袋(1)沿着人体上肢或者下肢的延伸方向顺序设置,且各环形囊袋(1)中心处的通孔顺次连通;各环形囊袋(1)外表面设置有进气口(100)和出气口(200),进气口(100)与出气口(200)均与第一腔体(10)连通;进气组件(3)和排气组件(4)分别贯通的设置在环形囊袋(1) 的进气口(100)和出气口(200)处;第一腔体(10)分别与进气组件(3)和排气组件(4)连通;各充气组件(2)设置在各环形囊袋(1)的内部,充气组件(2)内部形成第二腔体(20),第二腔体(20)与第一腔体(10)互不连通;充气组件(2)的一端与进气组件(3)密封连接,充气组件(2)的另一端与排气组件(4)密封连接;充气组件(2)与环形囊袋(1)的内表面可拆卸式连接;
[0009]其中,各进气组件(3)均与空气泵(402)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连接,排气组件(4)还与外界连通;气囊控制模块(403)与进气组件(3)或者排气组件 (4)电性连接,气囊控制模块(403)选择性的开启一个或者多个进气组件(3) 或者排气组件(4)。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03)包括MCU 和若干电磁阀,各电磁阀分别与进气组件(3)或者排气组件(4)一一对应电性连接,MCU的通用输入输出
端与一电磁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MCU的通用输入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使对应电磁阀驱动电路开启或者关闭,实现进气组件(3)或者排气组件(4)的导通或者关闭。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一MOS管和电磁阀,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MCU的通用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MOS 管的源极和栅极并联后接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电磁阀的一端电性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12V电源电性连接。
[0012]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存储单元(600),壳体(401)上设置有插槽,存储单元(600)嵌设在插槽处并与MCU电性连接;存储单元(600)包括文件管理芯片U2和SD卡,文件管理芯片U2的端口13、14、15和16分别与MCU 的PA6、PA7、PA5和PA4端口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文件管理芯片U2的端口6、 17、18和19分别与SD卡电性连接。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环形囊袋(1)包括第一包覆件(11) 和第二包覆件(12),第一包覆件(11)和第二包覆件(12)沿着肢体延伸方向的边缘固定连接;第一包覆件(11)和第二包覆件(12)内部合围形成第一腔体(10),第二包覆件(12)远离第一包覆件(11)的一侧面形成供肢体穿过的通孔;进气口(100)和出气口(200)均设置在第一包覆件(11)上;第二包覆件(12)的远离第一包覆件(1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按摩块。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3)嵌设在第一包覆件(11)的进气口(100) 处并与其密封连接;进气组件(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气端(31)、第二进气端(32)和第三进气端(33),其第一进气端(31)与空气泵(402)连通,第二进气端(32)与环形囊袋(1)内的第一腔体(10)连通,第三进气端(33) 与充气组件(2)一端连通;气囊控制模块(403)开启进气组件(3),并同时向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内充气。
[001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4)嵌设在第一包覆件(11)的出气口(200) 处并与其密封连接;排气组件(4)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排气端(41)、第二排气端(42)和第三排气端(43),第一排气端(41)与外部连通,第二排气端(42) 与第一腔体(10)连通,第三排气端(43)与充气组件(2)的远离进气口(100) 的一端连通;气囊控制模块(403)选择性的开启第一排气端(41),并同时将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的气体排出。
[0016]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包覆件(12)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5),观察窗(5)沿着第二包覆件(12)的延伸方向设置。
[0017]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覆件(11)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部,充气组件(2)的外表面相对应的设置有扣合件,固定部与扣合件可拆卸式连接。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充气组件(2)环绕通孔设置,且充气组件(2)沿着环形囊袋(1)的延伸方向设置;进气口(100)和出气口(200) 分别设置在环形囊袋(1)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
[00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理疗单元(500)靠近肢体近心端位置的环形囊袋(1)上还固定设置有弹性收紧部(6),弹性收紧部(6)环绕该处的肢体表面设置。
[00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理疗单元(500)靠近肢体远心端位置的环形囊袋(1)上设置有可开启的盖板(7)。
[0021]本技术提高的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
果:
[0022](1)本技术通过可以移动的底座和主机单元,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00)、主机单元(400)和至少一个理疗单元(500);所述底座(300)设置在地面上,底座(300)沿着竖直方向向上延伸,主机单元(400)固定设置在底座(300)远离地面的端面上;底座(300)相对于地面可移动设置;主机单元(400),包括壳体(401)、空气泵(402)和气囊控制模块(403);壳体(401)内固定设置有空气泵(402)、气囊控制模块(403),壳体(401)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的窗口,空气泵(402)的输出端穿过各窗口并向外延伸;理疗单元(500),包括若干环形囊袋(1),以及设置在环形囊袋(1)内的充气组件(2)、进气组件(3)和排气组件(4),各环形囊袋(1)内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10),各环形囊袋(1)沿着人体上肢或者下肢的延伸方向顺序设置,且各环形囊袋(1)中心处的通孔顺次连通;各环形囊袋(1)外表面设置有进气口(100)和出气口(200),进气口(100)与出气口(200)均与第一腔体(10)连通;进气组件(3)和排气组件(4)分别贯通的设置在环形囊袋(1)的进气口(100)和出气口(200)处;第一腔体(10)分别与进气组件(3)和排气组件(4)连通;各充气组件(2)设置在各环形囊袋(1)的内部,充气组件(2)内部形成第二腔体(20),第二腔体(20)与第一腔体(10)互不连通;充气组件(2)的一端与进气组件(3)密封连接,充气组件(2)的另一端与排气组件(4)密封连接;充气组件(2)与环形囊袋(1)的内表面可拆卸式连接;其中,各进气组件(3)均与空气泵(402)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连接,排气组件(4)还与外界连通;气囊控制模块(403)与进气组件(3)或者排气组件(4)电性连接,气囊控制模块(403)选择性的开启一个或者多个进气组件(3)或者排气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03)包括MCU和若干电磁阀,各电磁阀分别与进气组件(3)或者排气组件(4)一一对应电性连接,MCU的通用输入输出端与一电磁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MCU的通用输入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使对应电磁阀驱动电路开启或者关闭,实现进气组件(3)或者排气组件(4)的导通或者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波压力理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一MOS管和电磁阀,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MCU的通用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栅极并联后接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电磁阀的一端电性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12V电源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鑫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