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15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管体、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管体底部的长孔、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管体顶部的第一曝气孔、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管体侧部的第二曝气孔,第一方向平行于管体;长孔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曝气孔和第二曝气孔的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通过在管体底部设置面积大于第一曝气孔和第二曝气孔的长孔,在保证管体强度的同时能够防止曝气管被污泥堵塞;通过设置顶部的第一曝气孔和侧部的第二曝气孔,能够保证不同气量气体的及时排出,增加气泡数量,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破碎、融合再破碎,破碎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提高了对膜表面的冲刷效果,曝气效果较好。曝气效果较好。曝气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将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优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活性污泥浓度高(8000

15000mg/L)等优点,得到大范围应用。
[0003]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中所用膜组器一般包括平板膜与帘式膜组器,原理都是在负压作用下,清水通过膜表面渗透到集水管排出系统,而污泥等污染物质被膜截留在污水池中。由于污泥、胶体等污染物质在膜表面的不断累积增加了过滤阻力,需要对膜表面进行曝气以增加反应器中紊流程度,产生水力剪切力,驱除膜表面的污泥。空气一般由鼓风机压缩后经输气管路输送到膜组器底部,经曝气管路上的曝气孔实现曝气,但是曝气孔易被污泥堵塞,造成膜表面曝气不均,局部膜污染严重进而加剧整体膜污染,最终膜系统陷入瘫痪停机。
[0004]现有技术中,管式曝气器底部不开孔(另设排泥管)或开孔很小做排泥作用,在高污泥浓度下管内很容易发生污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防止曝气管污堵,曝气效果较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管体、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所述管体底部的长孔、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所述管体顶部的第一曝气孔、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所述管体侧部的第二曝气孔,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管体;
[0008]所述长孔的面积分别大于所述第一曝气孔和所述第二曝气孔的面积。
[0009]优选地,所述长孔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一对平行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0]更优选地,所述腰型孔的长度为10

200mm,宽度为3

30mm,所述腰型孔两两之间的距离为5

50mm。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曝气孔有两排,分别设于所述管体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侧。
[0012]更优选地,所述长孔的单开孔面积分别是所述第一曝气孔单开孔面积和所述第二曝气孔单开孔面积的18倍或以上;所述长孔的总开孔面积是所述第一曝气孔总开孔面积与所述第二曝气孔总开孔面积之和的6倍或以上。
[0013]更优选地,两侧的两排所述第二曝气孔以顶部的一排所述第一曝气孔为中心对称排列。
[0014]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曝气孔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曝气孔的中心连线垂直于所
述第一方向,两者之间沿所述管体的圆周方向经过的角度为45
°‑
110
°

[0015]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曝气孔的中心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曝气孔的中心,两者之间沿所述管体的圆周方向经过的角度为90
°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曝气孔的直径为3

8mm,所述第二曝气孔的直径为3

8mm。
[0017]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公称直径为10

100mm。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通过在管体底部设置面积大于第一曝气孔和第二曝气孔的长孔,在保证管体强度的同时能够防止曝气管被污泥堵塞;通过设置顶部的第一曝气孔和侧部的第二曝气孔,能够保证不同气量气体的及时排出,增加气泡数量,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破碎、融合再破碎,破碎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提高了对膜表面的冲刷效果,曝气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管式曝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附图1中管式曝气器的正视示意图;
[0021]附图3为附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0022]附图4为附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0023]其中:1、管体;2、长孔;3、第一曝气孔;4、第二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5]参见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管体1、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开设于管体1底部的长孔2、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开设于管体1顶部的第一曝气孔3、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开设于管体1侧部的第二曝气孔4,第一方向平行于管体1的轴心线方向。
[0026]参见图4所示,第二曝气孔4有两排,分别设于管体1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侧。
[0027]上述长孔2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曝气孔3和第二曝气孔4的面积。
[0028]上述长孔2的单开孔面积是第一曝气孔3单开孔面积的18倍或以上,上述长孔2的单开孔面积是第二曝气孔4单开孔面积的18倍或以上。上述长孔2的总开孔面积是第一曝气孔3总开孔面积与第二曝气孔4总开孔面积之和的6倍或以上。
[0029]通过在管体1底部设置面积远远大于第一曝气孔3和第二曝气孔4的长孔2,进入管体1中的污泥能够从长孔2中排出,在保证管体1强度的同时能够防止曝气管被污泥堵塞。
[0030]在本实施例中,长孔2为腰型孔,腰型孔的一对平行边平行于第一方向。具体的,腰型孔的长度为10

200mm,宽度为3

30mm,腰型孔两两之间的距离为5

50mm。其中,腰型孔的数量不少于2个。
[0031]通过这一设置,能够有效的保证管体1强度,以及对污泥的排出效果。
[00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曝气孔3和第二曝气孔4均为圆孔。具体的,第一曝气孔3的直径为3

8mm,第二曝气孔4的直径为3

8mm。其中,第一曝气孔3的数量不少于4个,每侧的第二曝气孔4的数量不少于4个,两个的第二曝气孔4的数量之和不少于8个。
[0033]通过设置顶部的第一曝气孔3和侧部的第二曝气孔4,能够保证不同气量气体的及时排出,增加气泡数量,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破碎、融合再破碎,破碎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提高了对膜表面的冲刷效果,曝气效果较好。
[0034]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两排第二曝气孔4以顶部的一排第一曝气孔3为中心对称排列。参见图4所示,两侧的两个第二曝气孔4与顶部的一个第一曝气孔3沿管体1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排列。通过对第一曝气孔3和第二曝气孔4的规整排列,使其中排出的气泡在较近位置上升(这里说的较近位置,是指气泡之间沿管体1轴向距离为0的位置),气泡更容易相互触碰破碎,融合再破碎,通过破碎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进一步提高了对膜表面的冲刷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曝气效果。
[0035]参见图4所示,上述第二曝气孔4的中心与对应的第一曝气孔3的中心连线垂直于第一方向,两者之间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管体、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所述管体底部的长孔、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所述管体顶部的第一曝气孔、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设于所述管体侧部的第二曝气孔,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管体;所述长孔的面积分别大于所述第一曝气孔和所述第二曝气孔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一对平行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的长度为10

200mm,宽度为3

30mm,所述腰型孔两两之间的距离为5

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孔有两排,分别设于所述管体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污堵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的单开孔面积分别是所述第一曝气孔单开孔面积和所述第二曝气孔单开孔面积的18倍或以上;所述长孔的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颂京邹昊卢欢钱超恒郭守君项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淼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