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91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其解决了人工操作控制精度低、水平钢筋线性差,左右间距变化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所述钢筋笼包括环形的箍筋和水平筋;包括下角钢、绑扎台座、上角钢和若干水平筋间距控制架;下角钢顶部沿其走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半圆槽;下角钢固定于绑扎台座的顶部,上角钢位于下角钢的上方;若干水平筋间距控制架沿绑扎台座的走向等间距设于绑扎台座的右侧,相邻两安装孔的间距等于相邻两水平筋的间距,撑杆插装于两根立柱的安装孔内;上角钢与水平筋间距控制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钢筋间距的合格率;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节约了人工成本。节约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各建设单位对现场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外观和实体质量的提升,预制T梁作为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指标的控制更为关键;以往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直接在台座绑扎,绑扎过程中主要依靠在钢筋上画点控制钢筋间距、保护层,导致对于每片腹板钢筋笼都需要进行画点操作,在实际操作中,画点不仅施工效率低,人工操作控制精度低,而且容易出错,加之工人施工水平、素质有限,腹板钢筋间距、保护层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极大,此外,由于腹板水平筋较长致腹板钢筋间距容易出现上下间距不一致,水平钢筋线性差,左右间距变化较大,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导致预制T梁实体指标检测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预制T梁实体指标检测合格率,提高T梁钢筋笼绑扎施工工效,减少施工劳动力投入,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预制T梁的实体质量,减小对施工人员施工水平要求的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所述钢筋笼包括环形的箍筋和水平筋;包括下角钢、绑扎台座、上角钢和若干水平筋间距控制架;
[0005]所述下角钢顶部沿其走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半圆槽,相邻两半圆槽的间距等于相邻两箍筋的间距;
[0006]所述上角钢与下角钢的结构一致;
[0007]所述下角钢沿绑扎台座的走向设置并且固定于绑扎台座的顶部,上角钢位于下角钢的上方,上角钢的半圆槽与下角钢的半圆槽上下对应设置;
[0008]所述若干水平筋间距控制架沿绑扎台座的走向等间距设于绑扎台座的右侧,每个水平筋间距控制架包括由两根立柱和连接杆组成的门型架以及若干撑杆,两根立柱的底端可拆卸固定于施工地面上,两根立柱自上至下对应等间距设置若干安装孔,相邻两安装孔的间距等于相邻两水平筋的间距,所述撑杆插装于两根立柱的安装孔内,撑杆的自由端延伸至绑扎台座的左侧;
[0009]所述上角钢与水平筋间距控制架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角钢与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的连接杆通过若干伸缩机构连接,上角钢左右伸缩。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钢管和伸缩孔;
[0012]所述上角钢的右侧固定有若干伸缩钢管;
[0013]每个所述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的连接杆内设有伸缩孔,伸缩钢管的一端与伸缩孔构
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4]文中所述的“左右”指的是绑扎台座的宽度方向,绑扎台座位于左,立柱位于右。
[0035]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所述钢筋笼包括环形的箍筋9和水平筋10;包括下角钢1、绑扎台座2、上角钢4和若干水平筋间距控制架;
[0036]所述下角钢1顶部沿其走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半圆槽1.1,相邻两半圆槽的间距等于相邻两箍筋9的间距;
[0037]所述上角钢4与下角钢1的结构一致;
[0038]所述下角钢1沿绑扎台座2的走向设置并且固定于绑扎台座2的顶部,上角钢4位于下角钢1的上方,上角钢4的半圆槽与下角钢1的半圆槽1.1上下对应设置;
[0039]所述若干水平筋间距控制架沿绑扎台座2的走向等间距设于绑扎台座2的右侧,每个水平筋间距控制架包括由两根立柱6和连接杆7组成的门型架以及若干撑杆3,两根立柱6的底端可拆卸固定于施工地面上,两根立柱6自上至下对应等间距设置若干安装孔6.1,相邻两安装孔6.1的间距等于相邻两水平筋10的间距,所述撑杆3插装于两根立柱6的安装孔6.1内,撑杆3的自由端延伸至绑扎台座2的左侧;
[0040]所述上角钢4与水平筋间距控制架连接。
[0041]所述上角钢4与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的连接杆7通过若干伸缩机构连接,上角钢4左右伸缩。
[0042]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钢管5和伸缩孔11;
[0043]所述上角钢4的右侧固定有若干伸缩钢管5;
[0044]每个所述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的连接杆7内设有伸缩孔11,伸缩钢管5的一端与伸缩孔11构成移动副,上角钢4可左右伸缩移动,便于钢筋笼绑扎完成后的脱离吊装。
[0045]所述下角钢1为两根,两根下角钢1对应设置绑扎台座2的两侧,所述上角钢4为一根。
[0046]相邻两所述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的间距为1.5

2.5m。
[0047]所述两根立柱6的底端通过地脚螺栓8固定于施工地面上。
[0048]所述绑扎台座2高0.5m, 水平筋间距控制架高度一般根据预制梁板高度而定。
[0049]所述下角钢1的半圆槽1.1的半径与箍筋9的半径相等。
[0050]所述下角钢1、上角钢4以及绑扎台座2的长度相等。
[0051]所述撑杆3为镀锌钢管。
[0052]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竖向设置,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绑扎台座2净距为10cm。
[0053]上、下角钢主要采用L50
×
5mm等边角钢,上、下角钢只对角钢单边开半圆槽,上、下角钢主要用于控制相邻两箍筋9的间距;撑杆3用于控制水平筋10的上下间距。
[0054]本技术的实施过程:
[0055]如图6所示,钢筋笼绑扎时,先在绑扎台座2上方放置方木,然后将箍筋9的底部纵向主筋按照设计要求放置,放置好后,将箍筋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卡在上角钢4和下角钢的半圆槽内;安装完成后,使用撬棍依次撬起钢筋笼主筋取出方木条;然后将各组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的撑杆3插入立柱内,安装两侧水平筋10,将水平筋10放置撑杆3上再将箍筋9和水平
筋10绑扎固定;固定完成后,安装横隔板,并将撑杆3以及上角钢4抽离钢筋笼,至此钢筋笼施作完成,将钢筋笼吊离绑扎台座2后,可以进行下一个钢筋笼绑扎。
[005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所述钢筋笼包括环形的箍筋(9)和水平筋(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角钢(1)、绑扎台座(2)、上角钢(4)和若干水平筋间距控制架;所述下角钢(1)顶部沿其走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半圆槽(1.1),相邻两半圆槽的间距等于相邻两箍筋(9)的间距;所述上角钢(4)与下角钢(1)的结构一致;所述下角钢(1)沿绑扎台座(2)的走向设置并且固定于绑扎台座(2)的顶部,上角钢(4)位于下角钢(1)的上方,上角钢(4)的半圆槽与下角钢(1)的半圆槽(1.1)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若干水平筋间距控制架沿绑扎台座(2)的走向等间距设于绑扎台座(2)的右侧,每个水平筋间距控制架包括由两根立柱(6)和连接杆(7)组成的门型架以及若干撑杆(3),两根立柱(6)的底端可拆卸固定于施工地面上,两根立柱(6)自上至下对应等间距设置若干安装孔(6.1),相邻两安装孔(6.1)的间距等于相邻两水平筋(10)的间距,所述撑杆(3)插装于两根立柱(6)的安装孔(6.1)内,撑杆(3)的自由端延伸至绑扎台座(2)的左侧;所述上角钢(4)与水平筋间距控制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胎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角钢(4)与水平筋间距控制架的连接杆(7)通过若干伸缩机构连接,上角钢(4)左右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笼绑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马超王志东杜博文侯宣慰李壮饶克夏杨森史志鹏张彪赵彦强李志远成杰赵柱原二龙赵首晋蔡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