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分子杀菌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847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准分子杀菌灯,包括:底座组件,底座组件内设有开口朝向上侧的电源插孔;防护组件,其包括上盖组件和竖向设置的护柱,上盖组件设于护柱的上侧,护柱的上侧与上盖组件可拆连接,护柱的下侧与底座组件可拆连接;紫外灯管,紫外灯管竖向设置,紫外灯管设于防护组件的内侧,护柱设于紫外灯管的外侧,上盖组件设于紫外灯管的上侧,紫外灯管的下侧可拆地插接于电源插孔内。护柱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上盖组件和底座组件可拆连接,紫外灯管的下侧与底座可拆连接,准分子杀菌灯可拆分成上盖组件、护柱、底座组件和紫外灯管,上盖组件、护柱、底座组件和紫外灯管相互靠近可缩小整体的包装空间,可降低运输成本。可降低运输成本。可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准分子杀菌灯


[0001]本技术涉及杀菌灯
,特别涉及一种准分子杀菌灯。

技术介绍

[0002]准分子杀菌灯是常用的杀菌消毒用具,其利用紫外线杀灭细菌病毒。现有的准分子杀菌灯中,紫外灯管以外的壳体大部分是一体设置的,不能分拆,整个准分子杀菌灯包装占用的空间比较大,运输成本较高。本领域技术人员有一种准分子杀菌灯,可以方便分拆,减少包装空间,降低运输成本。
[0003]另外,现有的准分子杀菌灯由于发出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只能在没有人时工作,工作时间比较受限,使用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准分子杀菌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准分子杀菌灯的包装空间较大,运输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准分子杀菌灯,包括:
[0006]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内设有开口朝向上侧的电源插孔;
[0007]防护组件,其包括上盖组件和竖向设置的护柱,所述上盖组件设于所述护柱的上侧,所述护柱的上侧与所述上盖组件可拆连接,所述护柱的下侧与所述底座组件可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分子杀菌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内设有开口朝向上侧的电源插孔;防护组件,其包括上盖组件和竖向设置的护柱,所述上盖组件设于所述护柱的上侧,所述护柱的上侧与所述上盖组件可拆连接,所述护柱的下侧与所述底座组件可拆连接;紫外灯管,所述紫外灯管竖向设置,所述紫外灯管设于所述防护组件的内侧,所述护柱设于所述紫外灯管的外侧,所述上盖组件设于所述紫外灯管的上侧,所述紫外灯管的下侧可拆地插接于所述电源插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分子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下底座和所述上底座可拆连接,所述下底座和所述上底座之间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插孔设于所述上底座上,所述紫外灯管的下侧穿过所述电源插孔并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上底座的上侧设有开口朝向上侧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内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底座的下侧设有开口朝向下侧的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护柱的下侧插接于所述第一沉孔内,所述护柱的下端面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沉孔内设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分子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的下侧设有第四螺孔,所述下底座的下侧设有开口朝向下侧的第五沉孔,所述第五沉孔的底部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沉孔内设有第四螺丝,所述第四螺丝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并与所述第四螺孔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分子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所述第二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开飞蒙万鹏张天宝朱明友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博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