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80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造纸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软化池,所述软化池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软化池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臭氧反应池,所述臭氧反应池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消毒池,所述消毒池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沉淀池。该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与现有的普通造纸废水处理装置相比,通过设置过滤板、砂垫和纤维布呈阶梯式把废水中的悬浮物截流下来,避免其与臭氧接触反应,造成资源浪费,通过设置隔板、导柱和搅拌管等部件相互配合,可有效增加臭氧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充分实现臭氧和废水的混合。充分实现臭氧和废水的混合。充分实现臭氧和废水的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造纸
,具体为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造纸企业是耗水大户,具统计,造纸业年排放废水总量约49亿吨,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7%。目前,造纸废水通过一级物化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后基本能做到达标排放。由随着我国水资源日趋匮乏,环保法规越来越严厉,今后越来越多的造纸企业会考虑将其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减少废水排放量。
[0003]现有的专利(公共号:CN204897644U)公开了一种造纸装置造纸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软化澄清池、臭氧接触池、MBR池、中间水池、纳滤膜装置;其中所述软化澄清池的出水口依次与臭氧接触池、MBR池、中间水池、纳滤膜装置连接;所述软化澄清池由池A、池B、池C和池D组成。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上述装置将废水进行软化沉淀后流入臭氧接触池进行反应,废水中的悬浮物与臭氧接触需要消耗大量臭氧,造成资源浪费;2、上述装置废水中间与臭氧的接触面积少,反应时间较慢,容易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软化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池(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6),所述软化池(1)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过滤池(2),所述过滤池(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盖(8),所述箱盖(8)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臭氧反应池(3),所述臭氧反应池(3)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消毒池(4),所述消毒池(4)的右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沉淀池(5),所述沉淀池(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7),所述过滤池(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9),所述过滤池(2)通过限位块(9)卡接有过滤板(10),所述过滤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11),所述安装底座(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砂垫(12)和纤维布(13),所述安装底座(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4),所述导向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卡块(17)上,所述固定杆(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的一侧与弹簧(15)相抵触,所述导向块(14)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杆(16)相适配的孔,所述臭氧反应池(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19),所述臭氧反应池(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机轴固定连接有导柱(21),所述导柱(2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臭氧反应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浩陈务平沈军陈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