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61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属于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基于岩土工程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杀菌效果一般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右方设置有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下方设置有取污泥挡板,装置壳体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装置壳体分为污泥处理舱室和杀菌舱室,污泥处理舱室内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装置壳体上方还设置有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左方设置有移动搅拌组件,所述移动搅拌组件下方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装置壳体上方还设置有进药口,具有有效杀灭污水中细菌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资源利用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和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染源越来越多地被释放到环境中,造成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污水作为众多污染源之一,其酸碱度失衡,并存在着大量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杂质和病原体。所以合理的运用科学的技术,将废水污水转化成可再次利用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随着城市的建设在岩土工程中对于污水处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浪费水的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急需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市面上一般的岩土工程中的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杀菌效果都比较一般,杀菌后的水还是无法满足利用的要求,最后还是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无法进一步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壳体、隔板、取污泥挡板、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第一滤网、活性炭吸附板、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移动搅拌组件、挡水板、第二滤网和进药口,所述装置壳体右方设置有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所述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下方设置有取污泥挡板,所述装置壳体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装置壳体分为污泥处理舱室和杀菌舱室,所述污泥处理舱室内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装置壳体上方还设置有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所述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左方设置有移动搅拌组件,所述移动搅拌组件下方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装置壳体上方还设置有进药口。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水泵轴、第一输送管、输送管支架、水泵支架、第一出水管、第一水泵电机底座和第一水泵电机,所述水泵支架安装在装置壳体上,所述水泵支架上安装有第一水泵电机底座,所述第一水泵电机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水泵电机,所述第一水泵电机与第一水泵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轴与第一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还通过第一出水管与污泥处理舱室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轴还与第一输送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还通过输送管支架固定安装在水泵支
架。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管、第二水泵、第二水泵轴、第二水泵电机底座、第二出水管和第二水泵电机,所述第二水泵电机通过第二水泵电机底座安装在装置壳体上,所述第二水泵电机与第二水泵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轴与第二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第二输送管与污泥处理舱室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还通过第二出水管和杀菌舱室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搅拌组件包括移动电机、驱动凸轮、滚子、移动电机底座、移动杆、搅拌电机、移动槽、搅拌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搅拌电机罩壳,所述搅拌电机罩壳安装在装置壳体上,所述搅拌电机罩壳内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轴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下方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搅拌电机罩壳上方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通过移动电机底座安装在搅拌电机罩壳上,所述移动电机还与驱动凸轮相连接,所述驱动凸轮与滚子相连接,所述滚子与移动杆相连接,所述移动杆还与搅拌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电机罩壳上还设置有供移动杆上下移动的移动槽。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水板上还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滤网上还设置有杀菌灯,所述装置壳体上还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还设置有出水阀。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万向轮组件,为了方便装置的移动,所述装置壳体下方还设置有万向轮组件。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万向轮旋转底座、刹车片、万向轮和万向轮支架,所述万向轮旋转底座与装置壳体相连接,所述万向轮旋转底座与万向轮支架相连接,所述万向轮支架上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支架上还安装有刹车片。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第一水资源第一滤网和活性炭吸附板实现了污泥的过滤,通过取污泥挡板实现了污泥的清理,通过进药口和移动搅拌组件实现了药物杀菌,通过第二滤网内的杀菌灯实现了紫外线杀菌,具备杀菌效果好的效果。
[00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技术实施例1中移动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

装置壳体、2

万向轮组件、201

万向轮旋转底座、202

刹车片、203

万向轮、204

万向轮支架、3

隔板、4

取污泥挡板、401

挡板轴、5

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 501

第一水泵、502

第一水泵轴、503

第一输送管、504

输送管支架、505

水泵支架、506
‑ꢀ
第一出水管、507

第一水泵电机底座、508

第一水泵电机、6

第一滤网、7

活性炭吸附板、 8

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801

第二输送管、802

第二水泵、803

第二水泵轴、804

第二水泵电机底座、805

第二出水管、806

第二水泵电机、9

移动搅拌组件、901

移动电机、902
‑ꢀ
驱动凸轮、903

滚子、904

移动电机底座、905

移动杆、906

搅拌电机、907

移动槽、908
‑ꢀ
搅拌轴、
909...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隔板(3)、取污泥挡板(4)、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5)、第一滤网(6)、活性炭吸附板(7)、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8)、移动搅拌组件(9)、挡水板(10)、第二滤网(11)和进药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右方设置有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5),所述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5)下方设置有取污泥挡板(4),所述装置壳体(1)中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装置壳体(1)分为污泥处理舱室和杀菌舱室,所述污泥处理舱室内设置有第一滤网(6),所述第一滤网(6)上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板(7),所述装置壳体(1)上方还设置有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8),所述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8)左方设置有移动搅拌组件(9),所述移动搅拌组件(9)下方设置有挡水板(10),所述挡水板(10)下方设置有第二滤网(11),所述装置壳体(1)上方还设置有进药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资源输送组件(5)包括第一水泵(501)、第一水泵轴(502)、第一输送管(503)、输送管支架(504)、水泵支架(505)、第一出水管(506)、第一水泵电机底座(507)和第一水泵电机(508),所述水泵支架(505)安装在装置壳体(1)上,所述水泵支架(505)上安装有第一水泵电机底座(507),所述第一水泵电机底座(507)上安装有第一水泵电机(508),所述第一水泵电机(508)与第一水泵轴(502)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轴(502)与第一水泵(501)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501)还通过第一出水管(506)与污泥处理舱室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轴(502)还与第一输送管(503)相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503)还通过输送管支架(504)固定安装在水泵支架(5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岩土工程的高效水资源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资源输送组件(8)包括第二输送管(801)、第二水泵(802)、第二水泵轴(803)、第二水泵电机底座(804)、第二出水管(805)和第二水泵电机(806),所述第二水泵电机(806)通过第二水泵电机底座(804)安装在装置壳体(1)上,所述第二水泵电机(806)与第二水泵轴(803)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轴(803)与第二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美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达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