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结构
[0001]本技术是有关压缩机结构,尤指一种具有降低叶轮及叶片与叶室内部之间的摩擦损耗的气体压缩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为一传统的叶轮式压缩机,其主要包括:叶室体7及叶片转子8;叶室体7内设有圆形断面的叶室71,于叶室71周侧设有对外连通的气体出口72及气体入口73,叶片转子8 偏心地设于叶室71内接近气体出口72、气体入口73之间的一侧,于叶片转子8的叶轮81朝其外周侧呈放射状地设有多个可产生径向伸缩的叶片80,各叶片80的外伸端801常态性保持抵顶于叶室71的内壁710;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叶室体7可被固定于本体70内。
[0003]在操作时,当叶片80通过气体入口73,可将经由气体入口73进入叶室71内的气体,在两两叶片80之间逐渐推向气体出口72,上述气体通过两两叶片80之间叶室71内容积逐渐缩小而形成压缩至高压气体后,再通过气体出口72向外导出,以完成压缩空气的作业。
[0004]然而,由于上述压缩机于运转时,各叶片80及叶轮81常态性的与叶室71内壁710之间产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于叶片转子的外围设置偏心且可同时转动的叶室体,所述叶室体可转动地枢设在主座中;所述叶片转子的叶轮的周壁与叶室体的叶室内圆周壁相切接触形成轴向分隔线,并于所述叶室体内形成偏心的月弧形叶室,所述叶轮周侧设有径向叶片槽,其内可容设滑动叶片,所述叶片的外伸端具有叶片枢接部,由所述叶片枢接部固定枢接在所述叶室体上,让所述叶片以其顶端紧靠在所述叶室内圆周壁,并在所述叶片的顶端与所述叶室内圆周壁之间形成轴向密封接触,使所述叶室内部由所述叶片分隔成进气吸入区及压缩排出区,且所述进气吸入区设有气体入口,所述压缩排出区设有气体出口;而所述叶室体随着叶片带动而转动,所述叶片的叶片枢接部受到所述叶室体相对叶片转子轴心为偏心的转动轨迹限制,使得所述叶片只于叶室体的内圆周壁上固定的一处紧密贴靠扭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枢接部设为在叶片两侧向外凸伸的叶片凸轴,且所述叶室体上设有叶片被枢接部与所述叶片枢接部相枢接,使得所述叶片的叶片顶端与所述叶室的内圆周壁之间保持轴向密封接触,形成轴向叶片接触线及凹入所述内圆周壁的轴向叶片接触圆弧面的其中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及气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叶室体的轴向不同位置,且所述主座由主座本体及主座副体所组成,所述主座本体朝向叶室体的一侧设有圆形且具开口的叶室体容室,以供收容所述叶室体接近所述气体出口的一端,并遮闭所述气体出口;在所述主座本体与主座副体之间,由至少一组合支架予以固定组合,并支撑形成至少一透空部,让所述气体入口的一端裸露于透空部,不受叶室体容室的遮闭;且于所述叶室体容室的内部设有一圆形内边壁,所述内边壁与所述主座本体的外壁之间设有一内外连通的导出槽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座外侧设有架体组,所述架体组与所述主座之间设有至少一自动调整组件,利用所述自动调整组件可驱动所述主座及叶室体,使所述叶室内圆周壁与所述叶片转子的叶轮周壁之间保持紧贴,以调整消除所述叶片转子与叶室体内圆周壁间因运转磨耗所产生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外周缘的二端边分别设有导斜面;且于所述架体组的两侧分别设具侧折缘,侧折缘对应所述导斜面处分别设具侧孔,所述自动调整组件设具有轴杆、两迫紧件及弹性调整元件,所述两迫紧件受所述弹性调整元件作用,而可滑动地套合于所述轴杆上,且使两迫紧件分别穿过相对称的各两侧折缘的侧孔,并受所述弹性调整元件的自动弹性扭转作用而朝向所述主座靠近,各所述迫紧件上分别设有对应于所述导斜面的迫紧斜面,利用所述弹性调整元件使二迫紧件具有自行相互弹性靠近迫紧的机能,使各迫紧斜面常态对主座的导斜面产生向上抵顶的作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由主座本体、主座副体所组成,所述架体组由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所组成,分别设置于所述主座本体、所述主座副体的外侧,于所述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上各设有转轴端孔,第一架体的转轴端孔对应于所述主座本体的一偏心轴孔,第二架体的转轴端孔对应于所述主座副体的一副偏心轴孔,所述偏心轴孔与副偏心轴孔为长椭圆形孔,且所述长椭圆形孔的长轴方向,与所述自动调整组件驱动调整所述叶室内圆周壁与叶片转子的叶轮周壁之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睿承,
申请(专利权)人:金德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