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935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配料单元,所述配料单元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存放物料的储料机构、设于所述储料机构底部称量从所述储料机构落下的物料的给料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给料机构底部将物料接收后输送至包装处的送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与所述送料机构与上位机连接后相互通信,并接收相应指令运行,该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通过设置的储料机构通过储料箱存放物料,再通过给料机构称取所需重量的物料落入到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将物料运输到包装处进行包装,采用全自动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调剂的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减少了人工成本。减少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调剂
,具体涉及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在自动化医疗设备方面取得极大进步,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保障。但是,在自动化中药房领域一直没有取得较明显的成果,我国传统的中药房一直处于半自动化甚至纯手工劳作的状态。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化中药房主要是针对中药配方颗粒和小包装中药饮片两种类型。由于西药自动化药房已经成熟,而这两种类型的中药与西药类似,所以都可以进行定量包装,方便制成不同规格的小包装中药,易于实现自动调配。然而,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术,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辨证医治,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出药方,而小包装中药饮片的重量只有几种规格,以致中医无法根据病人的病情开药,从而影响了中医合理用药,这样就不能完全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甚至有可能影响病人的康复。在中医界,中药配方颗粒的药效是否和水煎中药的药效一样还存在争议。
[0003]因此研制一种能够对原料的混合进行智能调剂的系统,一直是众望所归。中国专利文献CN109533413B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调剂系统》,该专利技术能够对经过预处理的散装颗粒中药进行补药、储存、取药、称量、包装、回收等操作,进而达到自动化调剂配药的目的,能够实现经过预处理的散装中药的自动化调剂配药。但是该技术仅适应于小批量、小剂量的调配,很难适应大批量、大剂量中草药的调配。因此研究更加高效智能的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料混合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缺陷。
[0005]下面结合两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案:
[0006]第一方面,给出了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包括多个配料单元,所述配料单元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存放物料的储料机构、设于所述储料机构底部称量从所述储料机构落下的物料的给料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给料机构底部将物料接收后输送至包装处的送料机构;
[0007]所述储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与所述送料机构与上位机连接后相互通信,并接收相应指令运行。
[0008]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储料机构包括若干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底部设有落料口。
[0009]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储料箱包括至少2个。
[0010]结合第一方面,所述落料口根据物料的规格设置有不同直径的通孔。
[0011]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给料机构包括振动箱体,所述振动箱体内部包括称量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称量组件上方,将物料抖入所述称量组件内的振动组件。
[0012]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称量组件包括称量斗、设于所述称量斗底部的称重传感器以
及对所述称量斗和所述称重传感器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架。
[0013]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动盘以及设于所述振动盘底部带动所述振动盘振动的电磁振动器,所述振动盘在朝向所述称量斗的一侧设有开口。
[0014]结合第一方面,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若干接料筐、设于所述接料筐底部的同步带组件、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接料筐两侧控制所述接料筐上下运动的抬升组件。
[0015]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同步带组件包括带动同步带转动的驱动系统、固定所述驱动系统的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的若干阻挡器。
[0016]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有若干与上位机连接的RFID读取器,所述RFID读取器读取设于所述接料筐上的信息并与上位机通信获取指令。
[0017]第二方面,给出了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接料信息生成接料指令发送至下位机;
[0019]下位机将接收到的接料指令与接料筐匹配后共享至接料工位;
[0020]接料工位根据接料指令放出与接料筐对应的物料;
[0021]接料工位根据当前接料筐和后方接料筐的接料指令控制后方接料筐的运行状态;
[0022]接料完成后,当前接料筐继续前进接料。
[0023]结合第二方面,上位机根据接收到的接料信息生成接料指令发送至下位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上位机定期从云端获取接料信息;
[0025]将接料信息错位排序并生成接料指令发送给下位机。
[0026]结合第二方面,所述接料指令包括客户ID、物料ID以及物料重量,上位机将接料信息错位排序避免多个相同物料的接料信息连续出现。
[0027]结合第二方面,下位机将接收到的接料指令与接料筐匹配后共享至接料工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下位机将接收到的客户ID、物料ID以及物料重量与接料筐ID绑定配对;
[0029]下位机将物料ID所处的接料工位与接料筐ID绑定;
[0030]接料工位获取绑定后与之对应的接料筐ID。
[0031]结合第二方面,接料工位根据接料指令放出与接料筐对应的物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接料工位获取接料筐的接料筐ID;
[0033]根据接料筐ID判断该接料筐是否需要在此接料工位接料;
[0034]若需要接料,接料工位根据接料指令放出相对应重量的物料至该接料筐中;
[0035]若不需要接料,则该接料筐直接略过继续前进。
[0036]结合第二方面,所述接料工位下方设有若干阻挡器,若需要接料,阻挡器升起将该接料筐阻挡停留;
[0037]若不需要接料,则阻挡器不工作。
[0038]结合第二方面,所述接料工位下方设有抬升装置,若需要接料,抬升装置在阻挡器挡住接料筐后将其抬起,使接料筐靠近接料工位的出料口;
[0039]若不需要接料,则抬升装置不工作。
[0040]结合第二方面,接料工位根据当前接料筐和后方接料筐的接料指令控制后方接料筐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若当前接料筐需要接料并已抬升接料时,对后方接料筐进行接料判断;
[0042]若后方接料筐同样需要在当前接料工位接料,则阻挡器将后方接料筐阻挡,并为当前接料筐预留落下的位置;
[0043]若后方接料筐不需要在当前接料工位接料,则该后方接料筐略过当前接料工位前往下一个接料工位;
[0044]当前接料工位则继续对后方的接料筐进行接料判断。
[0045]结合第二方面,接料完成后,当前接料筐继续前进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6]接料完成后,抬升装置将当前接料筐放下,接料筐继续前往下一个接料工位。
[004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的储料机构及在储料箱存放物料,再通过给料机构称取所需重量的物料落入到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将物料运输到包装处进行包装;
[0048]该系统中,每个储料箱和一个称量组件相对应,即每个储料箱源源不断地为与之对应的称量组件提供物料。每种物料有单独的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包括多个配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单元包括机架(1)、设于所述机架(1)上存放物料的储料机构(2)、设于所述储料机构(2)底部称量从所述储料机构(2)落下的物料的给料机构(3)以及设于所述给料机构(3)底部将物料接收后输送至包装处的送料机构(4);所述储料机构(2)、所述给料机构(3)与所述送料机构(4)与上位机连接后相互通信,并接收相应指令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包括若干储料箱(2

1),所述储料箱(2

1)的底部设有落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2

1)包括至少2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口根据物料的规格设置有不同直径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包括振动箱体(3

1),所述振动箱体(3

1)内部包括称量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称量组件上方,将物料抖入所述称量组件内的振动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组件包括称量斗(3

4)、设于所述称量斗(3

4)底部的称重传感器(3

5)以及对所述称量斗(3

4)和所述称重传感器(3

5)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架(3

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动盘(3

3)以及设于所述振动盘(3

3)底部带动所述振动盘(3

3)振动的电磁振动器(3

2),所述振动盘(3

3)在朝向所述称量斗(3

4)的一侧设有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若干接料筐(4

1)、设于所述接料筐(4

1)底部的同步带组件(4

2)、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接料筐(4

1)两侧控制所述接料筐(4

1)上下运动的抬升组件(4

7)。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智能调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组件(4

2)包括带动同步带转动的驱动系统(4

3)、固定所述驱动系统(4

3)的第一安装支架(4

4)、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

4)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4

5)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

5)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乾胡照海吕晋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清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