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32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属于数码喷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原料:树脂、分散剂、消泡剂、哑光釉料、悬浮剂、改性纤维,有机溶剂;该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第一步、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树脂,搅拌溶解后,分别加入分散剂、改性纤维和消泡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哑光釉料,在球磨机中进行研磨,过400目筛得釉浆;第二步、向釉浆中加入悬浮剂搅拌均匀,得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制备中,加入了改性纤维,可以提高成品的韧性,可以吸收更多的断裂能,增加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减少出现缩釉、釉裂的情况。釉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码喷墨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

技术介绍

[0002]数码喷墨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数字印刷技术,它是将陶瓷釉料粉体制成墨水,将小墨滴从直径数十微米的喷嘴喷到建筑陶瓷的表面上,烧成后呈色的装饰手法,装饰图案的形状和几何尺寸由计算机控制。陶瓷喷墨技术与陶瓷砖传统装饰方法比较,具有能耗低、污染低、效率高,尤其是可对凹凸面进行装饰等优点;
[0003]现有的陶瓷釉料一般是以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在生产过程中,较易出现缩釉、釉裂等釉面缺陷;表面涂敷层法虽有较好的效果,但存在制备方法复杂,牢固度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原料:
[0007]树脂5

8%、分散剂6

10%、消泡剂0.3

0.6%、哑光釉料45

50%、悬浮剂0.08

0.12%、改性纤维8

10%,余量为有机溶剂;
[0008]进一步地,该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09]第一步、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树脂,搅拌溶解后,分别加入分散剂、改性纤维和消泡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哑光釉料,在球磨机中进行研磨,过400目筛得釉浆;
[0010]第二步、向釉浆中加入悬浮剂搅拌均匀,得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
[0011]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中一种;
[0012]树脂为丙烯酸树脂。
[0013]分散剂为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酯型分散剂。
[0014]消泡剂为矿物油、聚甲基硅氧烷、聚醚中的一种。
[0015]进一步地,悬浮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6]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溶解,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升温至40℃,用盐酸调节pH值为5,然后加入硝酸铈铵搅拌反应5min,然后加入可聚合单体,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滤饼在50℃、真空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悬浮剂。悬浮剂的制备过程中,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聚合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得到悬浮剂,悬浮剂中含有季铵盐结构,相比于未处理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了悬浮剂的打印釉料的储存稳定性更好,引入季铵盐结构后,更容易分散,因而稳定性更强。
[0017]进一步地,羧甲基纤维素钠、去离子水和可聚合单体的用量比为5g:30mL:1.8g;硝酸铈铵的用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的3%。
[0018]进一步地,可聚合单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9]步骤A11、将4

乙烯基苯胺、碳酸钾和三氯甲烷混合,在0℃、氮气保护条件下,搅拌1h,然后加入氯乙酰氯,加完后搅拌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中间体2;
[0020]步骤A12、将N,N

二甲基乙醇胺和三氯甲烷混合,在0℃、氮气保护条件下,加入中间体2,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可聚合单体。以4

乙烯基苯胺和氯乙酰氯反应制得中间体2;中间体2和N,N

二甲基乙醇胺反应制得可聚合单体,可聚合单体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季铵盐结构。
[0021]进一步地,步骤A11中4

乙烯基苯胺、氯乙酰氯、碳酸钾和三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0mmol:15mmol:12mmol:30mL;步骤A12中N,N

二甲基乙醇胺、中间体2和三氯甲烷的用量比为0.9g:2g:20mL。
[0022]进一步地,改性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23]步骤S1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碳化硅纤维和甲苯混合,搅拌10min,加入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温度为90℃条件下搅拌5h,然后趁热过滤,用丙酮洗涤,洗涤结束后,在110℃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中间物a;
[0024]步骤S1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中间物a、改性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0min,然后加入硝酸铈铵,在30℃条件下搅拌4

5h,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在80℃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纤维。
[0025]进一步地,步骤S11中碳化硅纤维、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甲苯的用量比为5g:1g:30mL;步骤S12中中间物a、改性剂、硝酸铈铵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25g:2g:0.2g:15mL。改性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用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碳化硅纤维先进行处理,然后和改性剂发生接枝聚合,其中改性剂中引入酰亚胺环结构,具有耐高温性能,改性剂与碳化硅纤维结合,引入氟,降低表面能,提高疏水性能,便于洗拭、不被尘土沾染。
[0026]改性纤维的加入可以提高成品的韧性,可以吸收更多的断裂能,增加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减少出现缩釉、釉裂的情况。
[0027]进一步地,改性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28]步骤S21、将氯化偏苯三酸酐、吡啶和四氢呋喃混合,然后加入2,2

双(4

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在20℃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中间体1;其中,氯化偏苯三酸酐、吡啶、2,2

双(4

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0.02mol:0.02mol:0.01mol:100mL;
[0029]步骤S22、将中间体1和乙酸混合,在0℃条件下,搅拌10min,然后加入烯丙胺,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1h,然后将温度升为120℃,搅拌反应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去离子水,减压抽滤,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呈中性,得到改性剂;其中,中间体1和乙酸的用量比为4g:100mL;中间体1和烯丙胺的用量质量比为6:1。
[0030]哑光釉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称取:SiO
2 40

70份、Al2O
3 10

30份、K2O 2

5份、Na2O 1

3份、CaO 5

10份、MgO 5

10份、ZnO 10

15份、BaO 2

6份;称好后混合混匀后,在1500℃下烧成熔块,粉碎后过400目筛。其哑光机理是向配合料中加入能导致哑光作用的元素,并在一定的烧成温度和适当的冷却速度过程中生成无数的微小单晶体,这些无数微小单晶体使光线发生折射,从而产生哑光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原料:树脂5

8%、分散剂6

10%、消泡剂0.3

0.6%、哑光釉料45

50%、悬浮剂0.08

0.12%、改性纤维8

10%,余量为有机溶剂;改性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步骤S1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碳化硅纤维和甲苯混合,搅拌10min,加入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温度为90℃条件下搅拌5h,得到中间物a;步骤S1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中间物a、改性剂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10min,然后加入硝酸铈铵,在30℃条件下搅拌5h,得到改性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碳化硅纤维、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甲苯的用量比为5g:1g:30mL;步骤S12中中间物a、改性剂、硝酸铈铵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25g:2g:0.2g:15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步骤S21、将氯化偏苯三酸酐、吡啶和四氢呋喃混合,然后加入2,2

双(4

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在20℃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得到中间体1;步骤S22、将中间体1和乙酸混合,在0℃条件下,搅拌10min,然后加入烯丙胺,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1h,然后将温度升为120℃,搅拌反应8h,得到改性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哑光型数码喷墨打印釉料,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玮倩余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帆思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