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包缠式超耐摩复合纱线的纺纱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包缠式超耐摩复合纱线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纺纱
技术介绍
[0002]纺织纱体结构直接决定着纱线各项性能,进而限定了其具体应用领域和范畴。传统环锭纺纱线基本都是有短纤维须条经过牵伸细化、加捻卷绕形成细纱。不同成纱方式形成的纱线内部结构也有较大的区别,例如,环锭纺纱系统中,纤维内外转移充分,纤维在纱体中多呈螺旋线排列轨迹;紧密纺纱系统中,由于成纱三角区变窄,使得纱体中纤维内外转移不充分;赛络纺纱系统,存在两个纺纱三角区,分别获得捻度的两股须条各自捻合之后相遇再次加捻成纱,具有明显的股线风格。但上述纱线全部是由短纤维按照不同的排列轨迹形成,摩擦过程中,暴露在外表面的纤维极易被抽拔出,严重时可造成纱线结构解体,因此耐磨损性相对较差。
[0003]连续长丝具有较好的耐勾丝性能和耐磨性能,在制备高耐磨纱线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后续发展起来的长丝伴纺成纱技术是通过将长丝从前罗拉钳口喂入,使之与纺纱三角区的短纤维须丛复合成纱的方法。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包缠式超耐摩复合纱线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式长丝缠绕机组(5)和环锭细纱机,其中在细纱机的前罗拉钳口纺纱三角区顶点前设置主动式长丝缠绕机组,主动式长丝缠绕机组由两台长丝缠绕机构(6)和(7)通过双向电机(10)连接而成,主动长丝缠绕机组中间为圆柱体镂空结构,且与经过的短纤维纱同轴心,长丝缠绕机构(6)和(7)内壁上均有输纤通道(8)和微张力调节器(9),双向电机控制长丝缠绕机构(6)和(7)反向转动。2.一种双向包缠式超耐摩复合纱线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纺纱时,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燿斌,杨卫新,
申请(专利权)人: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