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促进微藻积累β-葡聚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26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微藻积累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微藻积累
β

葡聚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藻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微藻积累β

葡聚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β

葡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β

葡聚糖丰富的生物活性,使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β

葡聚糖主要以植物(包括青稞、小麦等)、真菌(蘑菇、酵母菌等)的细胞壁和海带等为原料提取。这些原料中,β

葡聚糖含量较低(<干重的30%),且含有几丁质等其它杂多糖,提取过程复杂,环境不友好,产量和品质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受生产技术的阻碍,β

葡聚糖的应用尚未获得实质性的增长。因此,提高原料中β

葡聚糖的含量、产量和产率及生物活性迫在眉睫。
[0003]海洋微藻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光合生物,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太阳光转化成生物质并释放氧气,具有生长迅速,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不与粮争地、易于人工控制、后续附加值高等优点,与传统的通过从植物或真菌产β

葡聚糖的方式相比,微藻被认为是β

葡聚糖的潜在来源,有如下几个原因:

与高等植物相比,微藻生长迅速,部分微藻(如金藻和硅藻)能够在特定条件(如高光、低营养等)下于液泡中快速积累大量β

葡聚糖;

与真菌相比,从微藻中提取β

葡聚糖不含几丁质等其它杂多糖,提取过程相对简单;

无论时间和天气如何变化,均一生物量都是以恒定的速度产生的,更适合于精确设计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促进微藻积累β

葡聚糖的方法,从而提高β

葡聚糖的产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促进微藻积累β

葡聚糖的方法,微藻在硫限制培养液中,以通入空气中的CO2为唯一碳源,连续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微藻细胞生长并积累β

葡聚糖。
[0006]进一步地,所述硫限制培养液组成为:控制在0~4mg/L;其它营养成分配方如下:Fe
3+
0.33~0.98mg/L,EDTA
·
2Na 2.18~6.54mg/L,Cu
2+
1.95~5.84μg/L,Zn
2+
4.42~13.28μg/L,Co
2+
1.24~3.72μg/L,Mn
2+
30.46~91.38μg/L,维生素B
12 0.5~1.5μg/L,维生素B
1 0.1~0.3mg/L,生物素0.5~1.5μg/L,Na
+
7.37~12.33g/L,Cl

13.29~24.31g/L,13.29~24.31g/L,Mg
2+
0.53~1.59g/L,Ca
2+
0.19~0.57g/L,K
+
94.19~310.31mg/L,Br

28.91~92.10mg/L,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光照强度为50~200μmol E
·
m
‑2·
s
‑1。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通入空气中CO2体积含量1%~3%。
[0009]进一步地,培养时间为2

6天,在细胞进入稳定期时收获微藻细胞。
[0010]进一步地,微藻细胞初始接种密度OD
750
0.6~1.2。
[0011]进一步地,所述微藻为金藻(Isochrysis)。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与现有的诱导方式(如氮限制和磷限制)相比,硫限制下微藻β

葡聚糖含量和产率更高。与常规氮限制诱导方式相比,细胞β

葡聚糖含量提高了110~130%,β

葡聚糖产率提高了60~80%;与常规磷限制诱导方式相比,细胞β

葡聚糖含量提高了280~740%,β

葡聚糖产率提高了31~270%,最高含量可达到细胞干重的60.98~82.06%,β

葡聚糖最高产率可达到0.16~0.22g
·
L
‑1·
d
‑1。
[0014]2、本专利技术采用微藻光自养的培养方式,CO2做为唯一碳源,从而实现CO2减排,缓解温室效应,对环境友好。
[0015]3、本专利技术中培养微藻诱导β

葡聚糖积累的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游分离提取简单,有较好的应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低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实验组和三组对照组β

葡聚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比较。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低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实验组和三组对照组β

葡聚糖产量随时间变化比较。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低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实验组和三组对照组β

葡聚糖产率随时间变化比较。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实验组和三组对照组β

葡聚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比较。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实验组和三组对照组β

葡聚糖产量随时间变化比较。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实验组和三组对照组β

葡聚糖产率随时间变化比较。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在不同硫浓度培养液中β

葡聚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比较。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在不同硫浓度培养液中β

葡聚糖产量随时间变化比较。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在不同硫浓度培养液中β

葡聚糖产率随时间变化比较。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不同初始接种密度β

葡聚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比较。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不同初始接种密度β

葡聚糖产量随时间变化比较。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在高光强下,湛江等鞭金藻不同初始接种密度β

葡聚糖产率随时间
变化比较。
[0028]其中:S

:代表硫限制;P

:代表磷限制;N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微藻积累β

葡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藻在硫限制培养液中,以通入空气中的CO2为唯一碳源,连续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微藻细胞生长并积累β

葡聚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微藻积累β

葡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限制培养液组成为:控制在0~4mg/L;其它营养成分配方如下:55~730mg/L,4~178mg/L,Fe
3+ 0.33~0.98mg/L,EDTA
·
2Na 2.18~6.54mg/L,Cu
2+ 1.95~5.84μg/L,2.45~7.34μg/L,Zn
2+ 4.42~13.28μg/L,Co
2+ 1.24~3.72μg/L,Mn
2+ 30.46~91.38μg/L,9.34~28.03mg/L,维生素B
12 0.5~1.5μg/L,维生素B
1 0.1~0.3mg/L,生物素0.5~1.5μg/L,Na
+ 7.37~12.33g/L,Cl
‑ 13.29~24.31g/L,63.18~189.54m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长洪冉秀源王琛琪徐若瑄谢通慧张永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