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22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硫酸特布他林与助剂加入配液罐中,向罐内充入氮气,排净罐内空气,再进行真空抽吸,排出氮气,利用负压将配制用水吸入配液罐内,搅拌溶解,得到药液;S2:取1~3wt%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药液中,调节pH值至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液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硫酸特布他林具有平喘、祛痰作用,在临床上用作β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症状的治疗,也可用于预防早产。
[0003]硫酸特布他林化学名为α

[(叔丁胺基)甲基]‑
3,5

二羟基苯基甲醇硫酸盐,其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在配制成口服溶液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使杂质含量增加,并导致产品颜色变深,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可明显减少口服液配制过程中,硫酸特布他林的氧化变质,进而保障产品的质量。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硫酸特布他林与助剂加入配液罐中,向罐内充入氮气,排净罐内空气,再进行真空抽吸,排出氮气,利用负压将75~85%的配制用纯化水吸入配液罐内,搅拌溶解,得到药液;S2:取1~3wt%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药液中,调节pH值至4.0
±
0.5,然后加入剩余的配制用纯化水,将药液密度稀释至处方量,混合均匀得到灌装液;S3:通过向配液罐内充入氮气,将灌装液转移至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灌装至药瓶中,得到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药液配制前,通过充入氮气排出配液罐内的空气,并通过真空抽吸作用进一步减少罐内空气残留,有效减少搅拌配制过程中药液同氧气的接触,从而减少硫酸特布他林的氧化,降低杂质含量,保障其质量。
[0007]当物料在配液罐内充分溶解、分散均匀后,需要将药液输送至后续工序进行过滤灌装,常规方法是通过水泵在出料管道内形成负压,而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促使药液进入出料管道,然后在水泵叶轮的作用下进入后续工序。该种药液输送方式显然会增加氧气与药液在后续工序中的接触,极大的增加硫酸特布他林氧化变质的概率。为此,本申请中通过充入氮气,利用氮气加压,推动配制完成的药液进入后续工序中,有效的减少了生产体系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
[0008]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过滤器采用聚醚砜过滤器,过滤压力为0.07MPa~0.11MPa,过滤流速≤3m3/h,过滤后灌装液经管路循环5~10min混合均匀,得到过滤液。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醚砜过滤器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和可靠的细菌截留能力,能够滤除药液中未充分溶解的杂质,减少细菌含量,有利于保障口服液的质量。
[0010]优选的,所述配液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连通有真空抽吸管、第一充氮管以及若干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连通有出料管和第二充氮管,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配合上述生产工艺的进行。上述各管道上均设置有调节开闭状态的控制阀,其中,第一充氮管与第二充氮管均连通有充氮所需泵机,真空抽吸管连通有真空泵,进料管也连通动力设备。先通过进料管将硫酸特布他林与助剂等除水外的原料投入配液罐中,再利用第二充氮管自下而上将氮气充入配液罐内,将罐内空气从真空抽吸管排出,然后进行抽真空,将罐内氮气自真空抽吸管抽出,并于罐内形成负压,利用该负压促使配制所需用水进入配液罐内。接着利用搅拌组件促使原料充分溶解,得到药液。通过进料管向药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
0.5,然后加入纯化水,将药液密度稀释至所需处方量,再次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灌装液;最后,通过第一充氮泵,自罐体顶部向罐内充入氮气,逐渐增压,迫使灌装液从出料管进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
[0012]相比传统泵送工艺,通过充氮出料的方式,能够明显的减少氧气与药液的接触,当氮气进入后续过滤器等设备中,有利于降低体系中氧气含量,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0013]上述抽真空后的真空度优选在

0.04MPa~

0.06MPa之间。另外,第二充氮管设置于底部是因为氮气密度小于空气,设置于底部有利于排出空气。真空抽吸管设置于顶部是有利于配合第二充氮管排出空气,更为重要的是可防止药液进入,导致真空泵损坏;优选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根脱氧管,所述脱氧管包括呈柱状的中空支撑架、周向包裹于支撑架上的疏水脱气膜,所述脱氧管一端连通有氮气源,所述脱氧管另一端连通有真空泵。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药液配制过程中,脱氧管能够有效降低配液罐内溶液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硫酸特布他林氧化变质的几率。其作用机理在于,首先,疏水脱气膜是表面具有较多微孔结构的薄膜,且其表面经疏水改性,使得这些微孔允许气体分子穿过,却能够阻挡水分子的穿透。根据亨利定律,水体中气体的溶解度与水表面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此时,与疏水脱气膜接触的水表面的气体分压等于脱氧管内的气体压力,因此,当真空泵对脱氧管内进行抽真空,并通过氮气对脱氧管内腔进行吹扫时,脱氧管内的气体压力将下降,从而导致水体中氧气的溶解度下降,且水体中的溶解的氧气不断穿透疏水脱气膜,进入脱氧管内,随氮气排出,有效脱除药液中的氧气,减少硫酸特布他林氧化变质的情况,降低杂质含量。
[0015]优选的,所述脱氧管呈圆周状设置有多根,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呈环状的出气管与进气管,所述脱氧管一端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脱氧管另一端与出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氮气源连通,所述出气管与真空泵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根脱氧管,能够有效提高脱氧效率,降低溶解氧含量。利用环状设置的进气管对吹扫用氮气进行分配布气,利用环状设置的出气管对气体进行汇集,便于气体排出。
[0017]优选的,步骤S1中,在加入硫酸特布他林前先对配液罐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具体操作如下:向配液罐内加入药用级螯合剂和配液罐容积75~99%的水,搅拌至少30min后,排净水溶液,再用纯化水冲洗洗净即可。
[0018]通过采用螯合剂对配液罐进行预处理,能够有效减少罐内Fe
3+
等带有氧化性的金属离子含量,降低硫酸特布他林氧化的几率,减少有效物质含量下降,杂质含量增加的情况。上述搅拌时间优选为30~60min,预处理过程中,药用级螯合剂的质量浓度优选在0.05~0.2%。
[0019]优选的,所述药用级螯合剂采用没食子酸丙酯、柠檬酸与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没食子酸丙酯、柠檬酸与酒石酸均具有较好的络合作用,能够将金属离子络合成沉淀排出,有利于保障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的质量。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由上述任一项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中杂质含量明显较少,有效成分含量增加,产品质量高。
[0023]优选的,所述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硫酸特布他林与助剂加入配液罐中,向罐内充入氮气,排净罐内空气,再进行真空抽吸,排出氮气,利用负压将75~85%的配制用纯化水吸入配液罐内,搅拌溶解,得到药液;S2:取1~3wt%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药液中,调节pH值至4.0
±
0.5,然后加入剩余的配制用纯化水,将药液密度稀释至处方量,混合均匀得到灌装液;S3:通过向配液罐内充入氮气,在氮气的压力下促使灌装液转移至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液,将过滤液灌装至药瓶中,得到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过滤器采用聚醚砜过滤器,过滤压力为0.07MPa~0.11MPa,过滤流速≤3m3/h,过滤后灌装液经管路循环5~10min混合均匀,得到过滤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连通有真空抽吸管(2)、第一充氮管(3)以及若干进料管(4),所述罐体(1)底部连通有出料管(5)和第二充氮管(6),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硫酸特布他林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根脱氧管(8),所述脱氧管(8)包括呈柱状的中空支撑架(81)、周向包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金李慧杰郭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上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