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09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眼科检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包括桌台,所述桌台顶部中间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弧形撑板,所述弧形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颈托;所述颈托的内部开设有夹层,所述弧形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层,所述夹层与活动层之间相互贯通;进行眼科检查时,患者将脖颈卡在颈托中,头部放在颈托上即可,便于固定头部的位置以方便医生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和患者交流时,医生控制电动缸运行可以使其输出轴顶部的推杆下降,推杆下降带动托板下降,托板下降后敞开内凹弧形槽,此时患者头部的两侧仍是被颈托托住的,而下巴处则因为敞开了内凹弧形槽所以有了运动空间,可以自由的说话,从而便于交流病情。从而便于交流病情。从而便于交流病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检查
,具体为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中,无论是生活还是办公,处处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会对人眼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伤害,若眼睛不适,应尽快就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当患者眼睛出现不适时,通常到眼科进行检查,现有的眼科检查方式是:医生手持医用检查笔或使用眼底镜等仪器对眼球进行观察,然后确认病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上述诊疗方法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
[0003]患者在进行眼睛检查时一般都将头部放置在托架上,从而方便医生检查,但是头部放置在托架上的话虽然方便了医生的检查,但是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说话,耽误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交流,不便于医生迅速判断病因;
[0004]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9528153B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提供了一种眼科检查仪器,其包括:调节台,所述调节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座台,所述移动座台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套接有检测仪器本体,所述调节台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弹性座,所述弹性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卡座。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下巴托架的改进,在使用时,弹性杆在弹性的作用下,下巴托架两个侧板相对方向靠拢,病患将下巴放置在下巴托架时,下巴托架的两侧板能够稳定的与患者下巴吻合,根据使用者下巴的大小而调节张开的角度,从而能够适合更多的患者使用,而且增加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0005]上述专利中其提供的下巴托架虽然大大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但是其仍未解决患者被托架托住下巴时不方便说话的问题。
[0006]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希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具备既便于固定患者头部位置也不耽误患者说话的优点。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既便于固定患者头部位置也不耽误患者说话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包括桌台,所述桌台顶部中间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弧形撑板,所述弧形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颈托;
[0011]所述颈托顶部的中间形成有内凹弧形槽,所述颈托的内部开设有夹层,所述弧形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层,所述夹层与活动层之间相互贯通;
[0012]所述夹层和活动层的内壁上活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杆,
所述推杆固定安装在电动缸的输出轴顶部,所述电动缸固定安装在桌台的底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层的开设位置与内凹弧形槽的形成位置相对应,所述托板在内凹弧形槽内上下移动以封堵或敞开内凹弧形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颈托的外壁裹覆有软质硅胶套,所述托板是弹性橡胶材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桌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均活动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横向阻尼套,所述横向阻尼套的内部插接有抽杆,两个所述抽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操控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控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内部一上一下相对设置有上弧形拉板和下弧形拉板;
[0017]所述操控板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控制钮,设置在控制钮与上弧形拉板和下弧形拉板之间的控制机构,带动上弧形拉板和下弧形拉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操控板的内部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延伸至操控板的外部并与控制钮固定相连;
[0019]所述螺杆外壁的上方和外壁的下方分别形成有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外壁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上弧形拉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螺母与下弧形拉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相连。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弧形拉板和下弧形拉板的前端凸出于圆形槽。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两端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阻尼滑杆,所述阻尼滑杆的外壁套接有阻尼滑套,所述阻尼滑套固定安装在控制柜的底部。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柜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延伸至控制柜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0023]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丝母,所述横向阻尼套固定安装在丝母的正面。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柜的左右两侧还开设有与所述横向阻尼套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横向阻尼套的两端均滑动设置在活动槽的内壁上。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该中医眼科检查台,进行眼科检查时,患者将脖颈卡在颈托中,头部放在颈托上即可,便于固定头部的位置以方便医生检查;
[0028]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和患者交流时,医生控制电动缸运行可以使其输出轴顶部的推杆下降,推杆下降带动托板下降,托板下降后敞开内凹弧形槽,此时患者头部的两侧仍是被颈托托住的,而下巴处则因为敞开了内凹弧形槽所以有了运动空间,可以自由的说话,以交流病情;
[0029]医生也可以控制电动缸运行使其输出轴顶部的推杆上升,推杆上升带动托板上升,托板上升后封堵内凹弧形槽,使得下巴没有活动空间,适用于哭闹的儿童等特殊患者。
[0030]2、该中医眼科检查台,患者的头部放在颈托上之后,调整操控板的位置可以使上弧形拉板和下弧形拉板刚好贴着患者的上下眼皮,贴好之后,医生拧动控制钮可以使螺杆旋转,螺杆旋转通过其外壁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带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做相反方向的运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能够使上弧形拉板和下弧形拉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当上弧形拉板和下弧形拉板相互远离时,即可拉开患者的上下眼皮,进一步的方便医生的检查,同时也避免了用手撑大眼睛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
[0031]3、该中医眼科检查台,操控板外壁的抽杆插接在横向阻尼套中,从而便于调整操控板的左右位置,以适用于不同眼距的患者;
[0032]拧动旋钮能够使丝杆旋转,丝杆旋转带动其外壁螺纹连接的丝母上下移动,丝母上下移动带动横向阻尼套上下移动,横向阻尼套上下移动通过抽杆即可带动操控板上下移动,调整操控板的高度,适用于不同眼部高度的患者;
[0033]控制柜通过阻尼滑套滑动设置在阻尼滑杆上,从而便于调整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包括桌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台(1)顶部中间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弧形撑板(3),所述弧形撑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颈托(4);所述颈托(4)顶部的中间形成有内凹弧形槽(5),所述颈托(4)的内部开设有夹层(6),所述弧形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活动层(7),所述夹层(6)与活动层(7)之间相互贯通;所述夹层(6)和活动层(7)的内壁上活动设置有托板(8),所述托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杆(9),所述推杆(9)固定安装在电动缸(10)的输出轴顶部,所述电动缸(10)固定安装在桌台(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6)的开设位置与内凹弧形槽(5)的形成位置相对应,所述托板(8)在内凹弧形槽(5)内上下移动以封堵或敞开内凹弧形槽(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4)的外壁裹覆有软质硅胶套,所述托板(8)是弹性橡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台(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11),两个所述侧板(11)的顶部均活动设置有控制柜(15),所述控制柜(15)的内部横向设置有横向阻尼套(19),所述横向阻尼套(19)的内部插接有抽杆(21),两个所述抽杆(21)相对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操控板(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眼科检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板(22)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23),所述圆形槽(23)的内部一上一下相对设置有上弧形拉板(24)和下弧形拉板(25);所述操控板(22)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控制钮(33),设置在控制钮(33)与上弧形拉板(24)和下弧形拉板(25)之间的控制机构,带动上弧形拉板(24)和下弧形拉板(25)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6.根据权利要求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珂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