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36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包括底座和活动板,所述底座的左侧安装有电机,且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承载座,并且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还包括:所述底座内部的左侧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转动杆两端的外侧均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底座内壁的顶部关于固定板中心点对称贯穿转动连接有从动齿环。该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便于对不同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防止在引流过程中,患者头部发生晃动,同时还能够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发生晃动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可以调节托板的角度,以便于适应不同患者对不同头部仰角的需求,提高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神经外科,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


技术介绍

1、颅内引流是一种医学操作名称,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由于颅内血管丰富,且需要多层面分离,渗血较多,需要在手术后进行引流,例如公开号为“cn215134154u”的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可以调整支臂与立板的位置,方便引流管的固定放置;而后启动第一电机使弧形夹板向下移动抵住病人头部,具有可以调整不同位置对头部进行固定,避免病人头部晃动的优点,但该颅内引流是一种医学操作名称,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由于颅内血管丰富,且需要多层面分离,渗血较多,需要在手术后进行引流,例如公开号为“cn215134154u”的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可以调整支臂与立板的位置,方便引流管的固定放置;而后启动第一电机使弧形夹板向下移动抵住病人头部,具有可以调整不同位置对头部进行固定,避免病人头部晃动的优点,但该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2、上述机构在使用时,无法调节角度,使得患者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容易造成不舒适感,且是通过第二电机使弧形夹板向下移动抵住病人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包括底座(1)和活动板(16),所述底座(1)的左侧安装有电机,且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承载座(2),并且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7)的外侧与两个从动齿环(4)的外侧之间均为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与承载座(2)的底部之间为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的左侧关于通孔(14)中心点对称分别设置有限位板(21)和移动板(20),所述限位板(21)的右侧与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包括底座(1)和活动板(16),所述底座(1)的左侧安装有电机,且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承载座(2),并且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7)的外侧与两个从动齿环(4)的外侧之间均为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与承载座(2)的底部之间为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的左侧关于通孔(14)中心点对称分别设置有限位板(21)和移动板(20),所述限位板(21)的右侧与支撑板(13)的左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0)的右侧与支撑板(13)的左侧之间为滑动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引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的左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气囊(17),且所述支撑板(13)的左侧对称滑动卡合连接有活动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永军胡珍渊徐冰韦鹏方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