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02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方法,属于自然保护地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选定研究区域并进行单元栅格划分,并采用AHP法建立不同土地类型对地表形变指数的敏感性评价体系,获取不同土地类型对生态环境受损敏感系数。采用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然保护地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当造成地表沉降、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从而造成地表农作物的死亡,植被的减少以及人畜用水困难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同时开采过程中造成岩层和地面的移动、变形和非连续的破坏,引发地表形变,并伴随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严重地质灾害。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等灾害继而会引起地表景观生态格局改变,人地矛盾激化,物种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
[0003]国内外关于生态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的研究较多,对上述研究有利于针对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风险评估、生态恢复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4]传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存在大量的人为干扰因素,且监测评估手段较为简单,结果误差较大,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研究区域进行单元栅格划分,对划分后的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建立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评估动态模型;S2、根据研究区域的土地类型,采用AHP法建立不同土地类型对地表形变指数的敏感性评价体系,得到各个指标权重;S3、通过各个指标权重对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评估动态模型进行赋值,采用ARCGIS对赋值后的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评估动态模型进行赋值求解,得到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S11、对研究区域进行单元栅格划分,得到多个栅格单元;S12、采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D

InSAR采集每个栅格单元的地表形变值,并对地表形变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矿区地表形变指数j;S13、通过ArcGIS处理遥感数据,得到植被覆盖指数值,并基于植被覆盖指数值,得到矿区地表植被受损指数k;S14、根据待建立的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评估动态模型的最大值,得到常系数c;S15、根据矿区地表形变指数j、矿区地表植被受损指数k和常系数c,对划分后的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建立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评估动态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计算矿区地表形变指数的公式为:其中,j为矿区地表形变指数,D为每个栅格单元的地表形变值,D
max
为整体最大沉降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同土地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损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计算矿区地表植被受损指数的公式为:k=1

NDVI其中,k为矿区地表植被受损指数,NDVI为不同栅格单元的植被覆盖指数值,ND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建伟雷添杰李翔宇张平王超张保山王嘉宝李小涵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中星鸿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