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KCl:Pr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93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KCl:P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光致变色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光致变色材料的机械刺激的光子为特征,这在光学数据存储,分子开关,逻辑门,分子线,光学/电子设备,传感器,生物成像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发现的光致变色材料方面的应用(BaMgSiO4:Yb
3+
,Er
3+
、SrSnO3:Yb
3+
等)存在以下缺点:(1)变色时间反应速率较慢;(2)存在自然褪色现象颜色稳定性较差,成为长期光致变色的瓶颈;(3)变色程度有限,颜色区分度较低,制约了应用潜力。为此,需要研究一种快速变色、长时稳定、区分度高的光致变色材料,以解决传统光致变色材料存在变色速率慢、稳定性差、区分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光致变色材料存在变色速率慢、稳定性差、区分度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即采用高温固相烧结以及X射线填充和热处理过程制备光致变色材料,该基于 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具有较明显的颜色变化,可长期重复调节样品颜色,且可在X射线诱导下快速产生颜色响应,具有高颜色区分度、高稳定性、快速颜色响应等特点。
[0004]一种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5](1)将高纯的K2CO3、NaCl和Pr6O
11
研磨混匀得到混合粉料A;
[0006](2)将混合粉料A置于温度为1200~1250℃、氧化气氛中高温烧结 6~10h,研磨得到混合粉料B;
[0007](3)混合粉料B置于X射线下辐照诱导变色,再加热处理使材料恢复原本颜色即得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
[0008]以K2CO3、NaCl和Pr6O
11
的总摩尔量为100%计,混合粉料A中K2CO
3 60~70%、NaCl 30~40%、Pr6O
11
1~5%;
[0009]所述步骤(3)X射线的辐照计量为360~1700μGy/s,时间为10~12min;
[0010]所述步骤(3)加热处理温度为300~350℃,时间为24~36h。
[0011]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当X射线辐照样品后,样品中会产生颜色中心,颜色中心的产生会促使样品本身的颜色由白色转变为紫色,再加热后样品中的色心被破坏,样品就会产生褪色变回原本的白色,可重复X射线填充和加热过程,实现样品由白色到紫外的重复转变。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利用高温固相烧结、X射线填充和热处理,制备基于X射线诱导的KCl:Pr
3+
光致变色材料,该光致变色材料具有较快、区分度较大颜色转变,可作为光学开关;
[0014](2)本专利技术X射线诱导的产生光致变色材料的KCl:Pr
3+
,可作为X射线检测材料应用
于X射线检测、光学检测等领域;
[0015](3)本专利技术X射线诱导的KCl:Pr
3+
光致变色材料解决了传统光致变色材料存在变色速率慢、颜色区分度低、褪色速度快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KCl基质、KCl:Pr
3+
光致变色材料的XRD图;
[0017]图2为实施例1KCl:Pr
3+
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0018]图3为实施例1KCl:Pr
3+
的吸收光谱;
[0019]图4为实施例1KCl:Pr
3+
粉末光致变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0021]实施例1:一种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2](1)将高纯的K2CO3、NaCl和Pr6O
11
研磨混匀得到混合粉料A;以 K2CO3、NaCl和Pr6O
11
的总摩尔量为100%计,混合粉料A中K2CO
3 60~70%、 NaCl 30~40%、Pr6O
11
1~5%;
[0023](2)将混合粉料A置于温度为1250℃、氧化气氛中高温烧结10h,研磨得到混合粉料B;其中氧化气氛为空气或O2/N2混合还原气氛,以体积分数计,O2/N2混合还原气氛中O2占90%;
[0024](3)混合粉料B置于X射线下辐照诱导变色,再加热处理使材料恢复原本颜色即得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其中加热处理温度为 320℃,时间为30h;
[0025]样品的具体工艺参数见表1,
[0026]表1样品的具体工艺参数
[0027][0028]本实施例KCl基质、KCl:Pr
3+
光致变色材料的XRD图见图1,从图1可知,样品掺杂Pr
3+
前后的衍射峰均与KCl标准卡片PDF NO.040587匹配,均保持KCl纯相;
[0029]本实施例KCl:Pr
3+
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见图2,图中显示307nm的光能够有效的激发该样品,并且样品在307nm的最佳激发下可显示出367nm的近紫外发射;
[0030]本实施例KCl:Pr
3+
的吸收光谱见图3;样品在经过X射线辐照后,样品对 200

500nm波段的发光的吸收强度明显下降,这导致了样品颜色从白色转变为紫色;
[0031]本实施例KCl:Pr
3+
粉末的光致变色示意图见图4;KCl:Pr
3+
粉末在X射线辐照后样品颜色由白色转变为紫色,并且在此之后通过加热处理,样品会产生褪色现象,颜色恢复到白色,证实了该光致变色材料具有良好的重复特性。
[0032]实施例2:一种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
下:
[0033](1)将高纯的K2CO3、NaCl和Pr6O
11
研磨混匀得到混合粉料A;以 K2CO3、NaCl和Pr6O
11
的总摩尔量为100%计,混合粉料A中K2CO
3 60~70%、 NaCl 30~40%、Pr6O
11
1~5%;
[0034](2)将混合粉料A置于温度为1200℃、氧化气氛中高温烧结6h,研磨得到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高纯的K2CO3、NaCl和Pr6O
11
研磨混匀得到混合粉料A;(2)将混合粉料A置于温度为1200~1250℃、氧化气氛中高温烧结6~10h,研磨得到混合粉料B;(3)混合粉料B置于X射线下辐照诱导变色,再加热处理使材料恢复原本颜色即得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KCl:Pr
3+
的X射线诱导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K2CO3、NaCl和Pr6O
11
的总摩尔量为100%计,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辉吕鸿宇王超唐海涛吴涛邱建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