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8927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沉淀池和人工湿地处理池,絮凝池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贯穿絮凝池的两侧,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絮凝池内还设有提升水泵一,提升水泵一的输出端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输水管一;分水管上设有水流缓冲组件,水流缓冲组件包括安装腔、转轴、安装环和若干叶片;沉淀池内设有提升水泵二,提升水泵二的输出端设有与人工湿地处理池的输水管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流缓冲组件,有效的减小进入到沉淀池内水流的流速,提升了沉降池的沉降效果,同时,通过水流缓冲组件带动絮凝池内的搅拌轴搅动,提升了絮凝池内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混合效果。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比重的日益提升,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等逐渐成为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人工湿地是解决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最佳措施。植物种植密度提高,植物吸收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加,同时,由于植物根系的泌氧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好氧环境,提高了生物作用对污染负荷的去除。鉴于根系层是生物密度最大,污染净化效率最高的位置,为了提高污染去除效果。
[0003]现有的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效果一般,导致排放量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水流缓冲组件,有效的减小进入到沉淀池内水流的流速,提升了沉降池的沉降效果,进而提升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通过水流缓冲组件带动絮凝池内的搅拌轴搅动,提升了絮凝池内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池(1)、沉淀池(5)和人工湿地处理池,所述絮凝池(1)内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的两端贯穿所述絮凝池(1)的两侧,所述搅拌轴(22)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桨(23),所述絮凝池(1)内还设有提升水泵一(21),所述提升水泵一(21)的输出端设有与沉淀池(5)连通的输水管一(2);所述输水管一(2)位于沉淀池(5)内的一端设有与输水管垂直的水平管(25),所述水平管(25)上均布有若干分水管(26),所述分水管(26)上设有水流缓冲组件,所述水流缓冲组件包括安装腔(4)、转轴(19)、安装环(3)和若干叶片(20),所述转轴(19)的两端贯穿所述安装腔(4)且伸出到所述沉淀池(5)外,所述安装环(3)安装在所述转轴(19)位于安装腔(4)内的一段上,若干所述叶片(20)均布在所述安装环(3)上,所述转轴(19)与搅拌轴(22)传动连接;所述沉淀池(5)内设有提升水泵二(18),所述提升水泵二(18)的输出端设有与人工湿地处理池的输水管二(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处理池包括池体(12),所述池体(12)内部通过隔板(15)分隔成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和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鹅卵石层(16)、纳米复合材料层(17)和植物基质层一(8),所述输水管二(6)与鹅卵石层(16)连通;所述下行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峰江寿良邓红云刘宗飞聂建求胡静江子恒王丹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源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