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的电动汽车集群电网调峰容量整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调峰容量整合
,具体为涉及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峰容量整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具有移动储能特性,具有响应速度快、充放电功率大等特点,充电站可利用其移动储能特性实现大规模电动汽车合理参与配电网调峰响应。
[0003]目前,对于电动汽车V2G可调度容量评估的研究中,较少考虑电动汽车作为可控性负荷所提供调度容量时,需要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电池充放电功率限制及避免过充过放行为。这将降低可控容量预测误差,导致接入电网的电动汽车数量无法满足调度规划,造成经济效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的电动汽车集群调峰容量整合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研究中没有全面考虑多影响因素对电动汽车参与调峰响应的调峰容量的缺陷,导致接入电网的电动汽车数量无法满足调度规划,造成经济效益降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的电动汽车集群电网调峰容量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用户输入信息,计及用户出行需求及电池容量约束,引入用户响应度β,得到可参与系统调峰车辆,并根据可参与系统调峰车辆判断条件进行调峰车辆的筛选;S2:根据上述完成可参与调峰车辆的筛选,根据车辆SOC值将可调峰类型分类为A类、B类和C类,判断车辆参与调峰状态;S3:根据可调峰类型的分类以及车辆电池充放电功率的上下限,计算电动汽车的可调容量;S4:根据每个电动汽车的可调容量,得到本次循环中第一批充电车辆达到最大电量值时所需的时间t
d
或放电车辆达到最小电量值时所需的时间t
u
,达到相应时间后将此批车辆退出调峰并返回步骤S1;同时考虑t
d
或t
u
时间内站内将有新近来车,将新近来车SOC纳入新一轮循环考虑范围,再次进行调峰容量计算,直至调峰阶段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的电动汽车集群电网调峰容量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响应度β的计算公式为:式中,N
EV
为接入充电装置的电动汽车数量,N
V2G
为愿意参与调度的车辆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用户出行需求的电动汽车集群电网调峰容量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参与系统调峰车辆判断条件为:t
sur
>t
r
+t
i,chrg
+t
y
其中,t
sur
=t
pre
‑
t
ii
式中,t
sur
为当前站内车辆剩余充电停留时长,t
pre
为预计停留时间,t
i
为当前时间,t
i,chrg
为调峰后剩余电量预计充电时长,t
y
为用户提前取车时间余量,可设置为30分钟及以上,SOC
i,td
表示车主设定离开时最低满意电量,SOC
r
为调峰后车辆剩余电量,C
i,bat
为电池容量,P
max
为最大功率,η表示电动汽车进行充放电时的电能转换效率,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为η
c
50%;放电时,η
f
为80%,SOC
i
为参与调峰时的初始电量,P为参与调峰时的充放电功率,t
r
为调峰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鑫,袁佳慧,李云路,杨俊友,马一鸣,孙智辉,李延珍,冯佳威,王康,张世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