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68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准备;S2:泥浆制备;S3:埋设护筒:护筒是由两组半筒体组成,护筒外壁设置有两组衔接封挡机构,且衔接封挡机构位于两组半筒体的连接处;S4:铺设工作平台;S5:安装机电设备并定位,机电设备包括带有冲锤和顶支撑板的冲孔桩机、终端控制模块和触控显示模块,冲锤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外部设置有垂直度调整机构,导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垂直基准机构;S6:冲孔;S7: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S8:下放钢筋笼;S9:灌注水下混凝土;S10:拔出护筒;S11:检查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减少在施工中对冲锤使用时其发生偏移,进而避免冲孔产生很大误差使得冲孔失效。免冲孔产生很大误差使得冲孔失效。免冲孔产生很大误差使得冲孔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孔灌注桩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冲孔灌注桩是灌注桩的一种,灌注桩是直接在施工现场桩位上成孔,然后放入钢筋笼再灌注混凝土而成;冲孔灌注桩施工冲孔机冲击成孔,为泥浆护壁成孔,冲孔灌注桩适用于填土层、粘土层、粉土层、淤泥层、砂土层、碎石土层、砾卵石层、岩溶发育岩层或裂隙发育的地层施工,桩孔直径通常为600~2500mm,最大直径可达2500mm,冲孔深度最大可达300m左右。
[0003]目前在常用的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中,对使用冲锤配合钢丝绳进行施工时,由于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冲击时,冲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偏移,从而会使得冲孔产生很大误差,使得冲孔失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减少在施工中对冲锤使用时其发生偏移,进而避免冲孔产生很大误差使得冲孔失效。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施工准备:先平整场地清出工作面,然后测量放线定桩位;
[0008]S2:泥浆制备;
[0009]S3:埋设护筒:所述护筒的上口边缘开设有溢浆口,所述护筒是由两组半筒体组成,所述护筒外壁设置有两组衔接封挡机构,且衔接封挡机构位于两组半筒体的连接处;
[0010]S4:铺设工作平台:通过水准仪建立工作平台铺设时的水平面,使得铺设的工作平台保持水平状态;
[0011]S5:安装机电设备并定位,机电设备包括带有冲锤和顶支撑板的冲孔桩机、终端控制模块和触控显示模块,所述冲锤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外部设置有垂直度调整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垂直基准机构;
[0012]S6:冲孔;
[0013]S7: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冲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对孔深、孔径、孔的垂直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第一次清孔;
[0014]S8: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导管安装完毕,进行第二次清孔;
[0015]S9:灌注水下混凝土;
[0016]S10:拔出护筒:对护筒先进行一半的拔出,再进行另一半的拔出;
[0017]S11:检查质量。
[0018]优选地,泥浆制备前,根据桩基的分布位置及现场场地情况,设置泥浆池,储浆池,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以及安装泥浆泵,出浆循环槽槽底纵坡不大于1%。
[001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使泥浆池流速不大于10cm/s,便于泥浆流动时人工用筛网将石碴捞出。
[0020]优选地,泥浆制备的方法为将粘土导入泥浆池,注水,用挖掘机进行搅拌,然后用泥浆泵将泥浆从泥浆池一端抽到另一端,过程中掺如适量火碱、膨润土,直至泥浆均匀。
[002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保证获取质量高的泥浆。
[0022]优选地,泥浆制备的标准为:
[0023]a、比重: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黏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
[0024]b、黏度:入孔泥浆黏度,一般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2s;
[0025]c、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循环泥浆不大于8%;
[0026]d、胶体率:不小于95%;
[0027]e、PH值:应大于6.5。
[0028]优选地,泥浆制备的配比为:
[0029]f、水:粘土:火碱配比(kg)=100:40:0.25;
[0030]g、在施工过程中粘土泥浆无法达到护壁效果,掺入膨润土,掺入量为泥浆体积的6%~10%,即100m3泥浆掺入6t~10t膨润土;
[0031]h、火碱的掺量为0.3%~0.5%,即100m3泥浆掺入300kg~500kg火碱,且施工过程中要测试泥浆的PH值,根据护壁效果调整掺量,制备泥浆时先加入火碱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膨润土。
[0032]优选地,两组所述半筒体的外壁上、下端和中部均焊接有加劲肋,所述衔接封挡机构是由挡套和圆弧板组成,所述圆弧板插接在挡套的内腔中,所述圆弧板与后侧半筒体相焊接,所述挡套与前侧半筒体相焊接。
[003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圆弧板与挡套之间的插接作用,便于圆弧板在挡套中的插入和拔出,从而便于对两组半筒体组成护筒,以及对护筒通过半筒体进行分解拆卸。
[0034]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棱杆,所述导向棱杆的前后左右四侧壁均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导向棱杆的左侧壁底部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冲锤相连接。
[003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导向机构与冲锤之间的安装固定和拆卸。
[0036]优选地,所述垂直基准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固定安装在导向棱杆的顶部,所述盒体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终端控制模块电性输入连接,所述盒体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终端控制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之间的上端设置有线锥,且线锥的顶部通过绳线与盒体相固接。
[003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线锥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垂吊状态,在导向棱杆随冲锤发生偏移时,盒体也发生偏移,这样使得线锥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垂吊状态时直接偏离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的中心线位置,进而使得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由红外线接收器将信号传输到终端控制模块。
[0038]优选地,所述垂直度调整机构包括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与顶支撑板相固接,所述支撑框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调整框体,所述支撑框体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一调整框体转动相配合的第一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一调整框体的内腔前后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调整框体,所述第一调整框体的后侧壁设置有与第二调整框体转动相配合
的第二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和第一正反转电机均与终端控制模块电性输入连接,所述第二调整框体的内腔前后左右四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与导向轨相配合的导向轮。
[003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导向棱杆随冲锤发生偏移时,在终端控制模块接收到红外线接收器发出的信号后,控制第一正反转电机和第二正反转电机工作,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调整框体在支撑框体中进行前后倾斜调节,通过第二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二调整框体在第一调整框体中进行左右倾斜调节,同时上述结构的协同作用,对偏离垂直方向的导向棱杆2和冲锤一起进行校正,再通过导向轮沿着导向轨滚动,便于导向棱杆在第二调整框体中进行竖直导向移动。
[0040]优选地,冲孔包括:
[0041]i、开孔:在开孔阶段冲孔进度不宜太快,控制每小时进尺在1米以内,相应的提锤高度要小,冲击次数要多;
[0042]j、正常冲孔:经过轻冲击的开孔阶段之后,即开始正常冲孔,以加快速速;
[0043]k、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准备:先平整场地清出工作面,然后测量放线定桩位;S2:泥浆制备;S3:埋设护筒(4):所述护筒(4)的上口边缘开设有溢浆口(405),所述护筒(4)是由两组半筒体(401)组成,所述护筒(4)的外壁设置有两组衔接封挡机构,且衔接封挡机构位于两组半筒体(401)的连接处;S4:铺设工作平台:通过水准仪建立工作平台铺设时的水平面,使得铺设的工作平台保持水平状态;S5:安装机电设备并定位,机电设备包括带有冲锤(1)和顶支撑板(2)的冲孔桩机、终端控制模块(7)和触控显示模块(8),所述冲锤(1)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机构(3),所述导向机构(3)的顶部设置有垂直基准机构(6),所述导向机构(3)的外部设置有垂直度调整机构(5);S6:冲孔;S7: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冲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对孔深、孔径、孔的垂直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第一次清孔;S8: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导管安装完毕,进行第二次清孔;S9:灌注水下混凝土;S10:拔出护筒(4):对护筒(4)先进行一半的拔出,再进行另一半的拔出;S11:检查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泥浆制备前,根据桩基的分布位置及现场场地情况,设置泥浆池,储浆池,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以及安装泥浆泵,出浆循环槽槽底纵坡不大于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泥浆制备的方法为将粘土导入泥浆池,注水,用挖掘机进行搅拌,然后用泥浆泵将泥浆从泥浆池一端抽到另一端,过程中掺如适量火碱、膨润土,直至泥浆均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泥浆制备的标准为:a、比重: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黏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b、黏度:入孔泥浆黏度,一般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2s;c、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循环泥浆不大于8%;d、胶体率:不小于95%;e、PH值:应大于6.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泥浆制备的配比为:f、水:粘土:火碱(kg)=100:40:0.25;g、在施工过程中粘土泥浆无法达到护壁效果,掺入膨润土,掺入量为泥浆体积的6%~10%,即100m3泥浆掺入6t~10t膨润土;h、火碱的掺量为0.3%~0.5%,即100m3泥浆掺入300kg~500kg火碱,且施工过程中要测试泥浆的PH值,根据护壁效果调整掺量,制备泥浆时先加入火碱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膨润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宝高义龙段振峰郭金鑫杨远尚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