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组件及其上料方法、外观检测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0853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组件及其上料方法、外观检测设备,上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第二上料台运动至第二装料位置,第一上料台自第一装料位置带动待检测件运动至第一上料位置;S2、第二上料台上料,第一上料台装料,第二上料台上料的实施时间段与第一上料台装料的实施时间段至少部分重合,第二上料台上料包括:第二上料台朝向第二上料位置运动,以带走待检测件,并在上料完成后,第二上料台再次运动至第二装料位置,第一上料台装料包括:第一上料台运动至第一装料位置,并在装料完成后,第一上料台再次运动至第一上料位置;循环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组件及其上料方法、外观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上料组件及其上料方法、外观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缺陷的产生,为此,一般采用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缺陷检测。相关技术中,检测设备可以对待检测件进行外观检测,以识别缺陷,例如PCB(印制电路板)外观检测设备可以独立用于对PCB组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缺陷进行检测;然而,检测设备的上料效率较低,难以实现连续上料,影响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上料组件的上料方法,所述上料方法可以节省上料时间、提升上料效率,便于实现连续上料。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上料方法进行上料的上料组件。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上料组件的外观检测设备。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上料组件的上料方法,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上料台和第二上料台,所述第一上料台在第一装料位置和第一上料位置之间可运动,所述第二上料台在第二装料位置和第二上料位置之间可运动,所述第一上料台位于所述第一上料位置、且所述第二上料台位于所述第二装料位置时,所述第一上料台和所述第二上料台相对运动,以将所述第一上料台上的待检测件传送至所述第二上料台,所述上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所述第二上料台运动至所述第二装料位置,所述第一上料台自所述第一装料位置带动待检测件运动至所述第一上料位置;S2、所述第二上料台上料,所述第一上料台装料,且所述第二上料台上料的实施时间段与所述第一上料台装料的实施时间段至少部分重合,其中,所述第二上料台上料包括:所述第二上料台朝向所述第二上料位置运动,以带走所述待检测件,并在上料完成后,所述第二上料台再次运动至所述第二装料位置,所述第一上料台装料包括:所述第一上料台运动至所述第一装料位置,并在装料完成后,所述第一上料台再次运动至所述第一上料位置;循环所述步骤S1

S2,直至所述上料组件停止运行。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料组件的上料方法,通过设置第二上料台上料的时间段与第一上料台装料的实施时间段至少部分重合,可以利用第二上料台的上料时间对第一上料台进行装料,有效节省上料组件的上料时间,提升上料效率,有利于实现上料组件的连续上料。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上料台装料过程中,所述第一上料台朝向所述第一装料位置运动的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上料台朝向所述第一上料位置运动的速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上料台上料过程中,所述第二上料台朝向所述第二装料位置运动的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上料台朝向所述第二上料位置运动的速度。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料台可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上料台可沿第二
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料台可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上料台上的所述待检测件在第三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在遮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可运动,在遮挡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限制在所述第一装料位置的所述第一上料台上的所述待检测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在避让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板避让所述第一上料台,在所述第一上料台装料过程中,所述第一上料台位于所述第一装料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板运动至所述遮挡位置,将所述待检测件置于所述第一上料台,且使得所述待检测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相止抵,装料完成后,所述第二限位板运动至所述避让位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板为一个或多个且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当所述第一限位板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板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分别垂直,在所述第一上料台装料过程中,将所述待检测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相止抵。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可相对所述第一上料台在配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配合位置,所述第一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一上料台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端之间,且将所述第一上料台的装料空间分割为多个子空间,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一上料台的装料空间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料台装料之前,根据所述待检测件的尺寸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运动至所述配合位置或所述分离位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上料方法进行上料。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料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的上料方法,可以提升上料效率,便于实现连续上料。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料台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筋,所述第二上料台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筋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上料台位于所述第一上料位置、且所述第二上料台位于所述第二装料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筋交错设置。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外观检测设备,包括: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用于传送待检测件;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上料组件;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所述上料组件上的所述待检测件运送至所述传送组件。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观检测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上料组件,有利于提升检测效率。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上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上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上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上料组件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上料台位于第一装料位置,第二上料台位于第二装料位置,第二限位板位于遮挡位置;
[0025]图5是图4中所示的上料组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0026]图6是图4中所示的上料组件的再一个示意图,其中第一上料台位于第一装料位置,第二上料台位于第二上料位置,第二限位板位于遮挡位置;
[0027]图7是图6中所示的上料组件的又一个示意图;
[0028]图8是图4中所示的上料组件的再一个示意图,其中第二限位板位于遮挡位置;
[0029]图9是图4中所示的上料组件的又一个示意图,其中第一上料台位于第一上料位置,第二上料台位于第二装料位置,第二限位板位于避让位置;
[0030]图10是图9中所示的上料组件的剖视图;
[0031]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组件(10)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10)包括第一上料台(2)和第二上料台(3),所述第一上料台(2)在第一装料位置和第一上料位置之间可运动,所述第二上料台(3)在第二装料位置和第二上料位置之间可运动,所述第一上料台(2)位于所述第一上料位置、且所述第二上料台(3)位于所述第二装料位置时,所述第一上料台(2)和所述第二上料台(3)相对运动,以将所述第一上料台(2)上的待检测件传送至所述第二上料台(3),所述上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所述第二上料台(3)运动至所述第二装料位置,所述第一上料台(2)自所述第一装料位置带动待检测件运动至所述第一上料位置;S2、所述第二上料台(3)上料,所述第一上料台(2)装料,且所述第二上料台(3)上料的实施时间段与所述第一上料台(2)装料的实施时间段至少部分重合,其中,所述第二上料台(3)上料包括:所述第二上料台(3)朝向所述第二上料位置运动,以带走所述待检测件,并在上料完成后,所述第二上料台(3)再次运动至所述第二装料位置,所述第一上料台(2)装料包括:所述第一上料台(2)运动至所述第一装料位置,并在装料完成后,所述第一上料台(2)再次运动至所述第一上料位置;循环所述步骤S1

S2,直至所述上料组件(10)停止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上料台(2)装料过程中,所述第一上料台(2)朝向所述第一装料位置运动的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上料台(2)朝向所述第一上料位置运动的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上料台(3)上料过程中,所述第二上料台(3)朝向所述第二装料位置运动的速度大于所述第二上料台(3)朝向所述第二上料位置运动的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台(2)可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上料台(3)可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台(2)可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上料组件(10)还包括:第一限位板(41),所述第一限位板(4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上料台(2)上的所述待检测件在第三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二限位板(42),所述第二限位板(42)在遮挡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可运动,在遮挡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板(42)用于限制在所述第一装料位置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凌云李少钦施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九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