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动态反分析计算和融合算法与智能化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851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反分析计算和融合算法与智能化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全向实时位移管实时监测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其内部各测点采集墙体加速度、转角数据,利用STRDAL算法得到墙体各点相对于顶端的水平位移;监测平台收集全向实时位移管测得的各项数据;求得并导出水平位移曲线;通过作图软件将深层水平位移曲线拟合成一元多次方程;利用动态土压力反演分析,得到墙后任意深度处土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实现实时连续监测、使用灵活方便、测量精度高,而且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高的安全性及更准确的可预测性,其中动态反分析计算和融合算法对基坑工程中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反分析计算和融合算法与智能化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反分析计算和融合算法与智能化监测系统,属于基坑监测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地铁车站、区间隧道等建筑物和构筑物蓬勃发展。为满足这些建筑物和构筑物 的建造要求,首先要增加基坑开挖深度,扩大基坑开挖规模,因此超深基坑不断涌现,深基 坑问题不断增多,并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岩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如今,盾构工 作井此类超深基坑屡见不鲜,其对基坑监测的实时性、准确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传统基 坑监测技术依靠人工测量,存在监测精度不高,监测时间不及时,监测效率低下等问题,达 不到连续性监测要求。
[0003]此外,对于盾构工作井此类超深基坑中深层水平位移、内支撑和土压力等监测尤为重要。 传统测量采用人工采集数据,数据采集和传递的效率低,数据采集时间间隔较长,累积误差不 断增大。一旦累积误差超过阈值,不仅影响工作井结构施工,还干扰了后续工程的工期。这样 无法实时掌握基坑的动态信息,导致在基坑出现异常时无法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 理,延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反分析计算和融合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使用全向实时位移管实时监测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其内部各测点采集墙体加速度、转角、位移等数据,并可提供地下连续墙体点位相对坐标,利用STRDAL算法得到墙体各点相对于顶端的水平位移;2)监测平台收集全向实时位移管测得的各项数据;3)求得并导出水平位移曲线;4)通过作图软件将深层水平位移曲线拟合成一元多次方程;5)利用动态土压力反演分析,得到墙后任意深度处土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反分析计算和融合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压力反演的基本方法是总的土压力等于地下连续墙承担的土压力与支撑承担的土压力之和,其中地下连续墙承担的土压力可以通过地下连续墙工程深层水平位移曲线反演得到,支撑承担的土压力可以通过钢筋计、轴力计测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反分析计算和融合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后任意深度处土压力计算步骤如下:1)地下连续墙+内撑支护的基坑开挖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一般只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在反演过程中将地下连续墙按纯弯构件考虑,并按照弹性地基梁模型,地下连续墙的变形挠曲线方程应满足式(1):式中,p(x)为地下连续墙背土侧分布荷载;q(x)为地下连续墙迎土侧分布荷载。2)支撑梁按照弹性均质材料考虑,由材料力学纯弯构件梁的平截面假定可得,梁上每个截面的变形y(x)与荷载分布集度之间满足式(2):式中,EI是梁的截面抗弯刚度;y(x)为地下连续墙测斜曲线的方程;x为地下连续墙竖向坐标。3)通过地下连续墙的深层水平位移可计算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昌言刘燕隋佳明历朋林李春林白坤袁鹏李高春付强王超董冰陆野郭守志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