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离子阱-飞行时间串级反应质谱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836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质谱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子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阱

飞行时间串级反应质谱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质谱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离子阱

飞行时间串级反应质谱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相反应研究是化学中前沿的研究领域。它是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探讨化学中一些重要的基元反应的过程和反应机理,这其中离子分子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气相反应。由于离子可以通过质谱等手段实现快速分离等可控操作,这使得这类反应的研究是科学中的热门研究领域。由于许多离子是高活性物种,寿命较短,因而需要对分析仪器要求较高。另外许多分子离子反应是多步反应,很多反应产物还可以继续与中性分子反应,因而需要串级质谱来研究这些反应过程。
[0003]研究分子离子反应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质谱仪,质谱仪是通过测量物质质荷比获得成分信息的装置,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科学仪器之一。质谱仪主要有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探测器,真空系统组成。其中质谱的质量分析器有四极杆,离子阱,飞行时间,离子回旋共振等。
[0004]四极杆是一种常用的质谱分析和质量选择工具,其通过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阱

飞行时间串级反应质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源部分,圆锥体,四极杆系统,离子阱系统,飞行时间质谱系统,腔体部分;其中:所述离子源部分包括:一个任意形状的离子源块(1)、激光器(2)、靶材(3)、载气(4)、快速流动管(5);所述离子源块(1)上设有激光孔道和与其垂直且连通的载气管道;所述靶材(3)位于离子源块(1)旁,正对激光孔道;靶材(3)由一马达带动不断旋转;所述激光器(2)发射的激光通过离子源块(1)上的激光孔道轰击靶材(3);所述载气(4)通过电磁脉冲阀通入载气管道;载气管道出口通过一个连接管连接快速流动管(5);快速流动管(5)中间部位开有小孔,通过电磁脉冲阀通入反应气(6);所述圆锥体(7),中间开有直径为0.1

10mm的孔,该孔呈喇叭状,将前、中两个腔体分隔;离子源部分位于前腔体中;所述四极杆系统(8),设置于圆锥体(7)后面的腔体中,四极杆用于让离子选质量通过或非选质量通过;之后送入离子阱系统;所述离子阱系统,包括:离子阱前盖(9),离子阱后盖(10),离子阱电极(11),第一探测器(12),进气系统(13);离子阱前盖(9)中间设有开孔,该开孔有进气连接管(13),开孔正对着四极杆;离子阱后盖(11)中间设有开孔,通过聚焦镜(14)与飞行时间质谱连接,聚焦镜(14)孔径为0.3

3mm,隔离开中间腔体和后腔体,并且该开孔跟离子阱中心,引出加速区入口在一条直线上;所述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包括常规的离子引出区加速区(15)、偏转片(16)、反射区(17)和第二探测器(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阱

飞行时间串级反应质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源块(1)上的激光孔道的直径为0.1

5mm,载气管道的内径为0.1

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阱

飞行时间串级反应质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流动管(5)为一个长10

150mm、内径0.3

6mm的圆柱体。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离子阱

飞行时间串级反应质谱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启动激光器2,产生激光,控制激光能量为2

20mJ;激光通过离子源块(1)上的激光孔道轰击靶材(3),产生等离子体;靶材(3)在马达带动下不断旋转,以提高信号稳定性;(2)通过控制一电磁脉冲阀,使载气(4)通过载气管道通入,载气载带等离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楠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