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调直机转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22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28
一种钢筋调直机转毂,包括转毂,在转毂上从前至后安装有多组可调辊轮组件,所述的可调辊轮组件包括辊轮座,辊轮座两侧通过导杆上下滑动设置在转毂上,导杆固定连接在轮毂上,导杆左右、前后方向均对辊轮座进行限位,辊轮座顶部和底部的转毂上开设有顶丝孔,顶丝孔中旋接有顶丝,转轴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辊轮座上,在转轴中部穿设有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内圈与转轴之间紧配合,关节轴承的外圈与辊轮之间紧配合,所述的辊轮表面具有凹槽,本轮毂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调直机转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调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钢筋调直机转毂,属于钢筋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钢筋生产、应用领域,为便于物流运输,一般情况下工厂都是以盘卷状态生产,施工现场都要经过调直、剪切、折弯等工序后,才能形成可以直接应用的钢筋产品。钢筋调直机就是将盘卷状态的钢筋调直后再以一定的长度剪断的设备。按照其结构特点目前主要分为两类:滑块式转毂调直机和平行辊式调直机。其中滑块式转毂调直机通过安装在转毂内的一组(一般为5对)调直块围绕连续运行的钢筋高速旋转将钢筋调直,每对调直块有上下两个滑块,上下两个滑块上具有相对的半圆形孔,钢筋从两个半圆形孔合在一起后形成的孔中穿过,滑块通过顶丝定位,调整顶丝可以调整滑块的初始位置,设备在运行时,钢筋的实际运行轨迹为一连续的螺旋线,通过连续旋转的转毂后,钢筋截面内各个维度的弯曲得以矫直。该种结构调直机调直效果较好,速度、效率较高,最高速度达到130米/分钟。缺点是钢筋与滑块之间会产生剧烈滑动摩擦,滑块消耗大,对钢筋表面损伤较大,另外还有斜辊式转毂调直机,它是在转毂内交错布置几组辊轮。由于采用滚动体,钢筋表面损伤有所减轻,但是滚动体增加了空间轮廓,结构件复杂性也增加了回转精度、平衡度控制难度,其生产效能不足滑块式转毂调直机的一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钢筋调直设备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筋调直机转毂。
[000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调直机转毂,包括转毂,在转毂上从前至后安装有多组可调辊轮组件,所述的可调辊轮组件包括辊轮座,辊轮座两侧通过导杆上下滑动设置在转毂上,导杆固定连接在轮毂上,导杆左右、前后方向均对辊轮座进行限位,辊轮座顶部和底部的转毂上开设有顶丝孔,顶丝孔中旋接有顶丝,转轴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辊轮座上,在转轴中部穿设有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内圈与转轴之间紧配合,关节轴承的外圈与辊轮之间紧配合,所述的辊轮表面具有凹槽。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杆为圆柱形,辊轮座与导杆接触的侧面具有弧形凹槽,导杆径向上的一部分位于弧形槽中。
[0006]进一步的;在辊轮座上有一个或多个部位与凹槽之间形成闭环,钢筋从该闭环处穿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可调辊轮组件为5组。
[0008]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转毂在目前的滑块式转毂调直机基础上,为了克服滑块磨损更快的问题,采用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辊轮座上,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磨损程度,减少了更换备件和设备维护时间,在滑动摩擦变为转动摩擦
的基础上,本轮毂进一步在辊轮与转轴之间采用了关节轴承,发现取得了没有料到的好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设备能耗降低了,通过测试在相同电压下,电流下降了约15%,有效的降低了能耗,经过分析后可能的原因是在辊轮转动过程中同时关节轴承使其能够具有一定的偏转自由度,能够在保证调直的情况下减低了阻力,使能耗得以下降,二是针对不同规格的钢筋调整更为方便,转毂对不同型号钢筋的适应性强,传统的转毂在生产不同型号的钢筋时需要通过顶丝较为精确的将各个滑块调整到位,往往需要试一下再微调,这样不仅费时,还会产生较多的不合格品,采用本轮毂后发现,换型后针对不同的钢筋,辊轮工作位置的范围较大,不必在对每个辊轮通过顶丝对其位置进行微调,这样大大节省了对转毂的调整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而且本轮毂也能达到较高的速度,经过试验,速度可到达110米/min以上,略低于滑块式转毂调直机。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10]图2是可调辊轮组件的侧视的截面示意图。
[0011]图3是导杆与辊轮座一侧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3]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轮毂;2:辊轮座;3:导杆;4:螺母;5:顶丝A;6:辊轮;7:钢筋;8:转轴;9:轴承;10:内圈;11:外圈;12:顶丝B;13:弧形凹槽。
[0014]一种钢筋调直机转毂,包括转毂1,在转毂上从前至后安装有多组可调辊轮组件,本专利技术中,与所述的可调辊轮组件为5组。
[0015]所述的可调辊轮组件包括辊轮座2,辊轮座两侧通过导杆3上下滑动设置在转毂上,导杆固定连接在轮毂上,图中,导杆与轮毂之间通过旋接在导杆两端的螺母4固定连接,导杆左右、前后方向均对辊轮座2进行限位,所述的导杆为圆柱形,辊轮座与导杆接触的侧面具有弧形凹槽,导杆径向上的一部分位于弧形槽中。
[0016]辊轮座顶部和底部的转毂2上开设有顶丝孔,顶丝孔中旋接有顶丝,图中顶丝A5、顶丝B12为旋接在顶丝孔的中顶丝,转轴8两端通过轴承9转动连接在辊轮座2上,在转轴中部穿设有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内圈10与转轴8之间紧配合,关节轴承的外圈11与辊轮6之间紧配合,所述的辊轮表面具有凹槽。在辊轮座上有一个或多个部位与凹槽7之间形成闭环,钢筋从该闭环处穿过。这里的闭环指辊轮座与辊轮之间的间隙使钢筋不能通过,以对钢筋进行束缚,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封闭。
[0017]本轮毂使用时,先分别调整5组顶丝,将辊轮的凹槽调整至中心附近位置,便于将钢筋穿过,然后按照钢筋规格及原始机械性能等物理指标,分别将5组辊轮调整至适宜位置,开动设备即可将钢筋连续调直。
[0018]本设备的调直原理与目前的滑块式转毂调直机相同,本申请中轮毂可参照滑块式转毂调直机上的轮毂。
[0019]在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专利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调直机转毂,包括转毂,其特征在于:在转毂上从前至后安装有多组可调辊轮组件,所述的可调辊轮组件包括辊轮座,辊轮座两侧通过导杆上下滑动设置在转毂上,导杆固定连接在轮毂上,导杆左右、前后方向均对辊轮座进行限位,辊轮座顶部和底部的转毂上开设有顶丝孔,顶丝孔中旋接有顶丝,转轴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辊轮座上,在转轴中部穿设有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内圈与转轴之间紧配合,关节轴承的外圈与辊轮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维玺韦明娇路波马星烜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复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