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可见光反射率的平视显示器的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16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09
涂覆制品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包含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和在表面之一上方施加的功能涂层。功能涂层包括:第一介电层;第一金属性层;第二介电层;第二金属性层;第三介电层;第三金属性层;第四介电层;任选的第四金属性层;任选的第五介电层;和任选的最外保护涂层。涂覆制品具有金属性层的总组合厚度为至少10纳米且不大于60纳米。至少10纳米且不大于60纳米。至少10纳米且不大于60纳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低可见光反射率的平视显示器的涂层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享有并要求2020年2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76,645和2019年3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825,326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
[0003]专利技术背景
专利

[0004]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车辆透明物,例如车辆风挡,并且在一种特定实施方案中,涉及平视显示器。
[0005]技术考虑
[0006]常规的汽车平视显示器(HUD)使用在仪表板中的电磁辐射源,其将光向上投射至风挡,然后反射至驾驶员的眼睛,从而产生车辆数据的虚拟图像,使得驾驶员获得关于车辆工作的信息而不必把目光从道路移开。对于以通常在常规车辆中发现的角度从风挡反射的电磁辐射和通常非偏振的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反射光主要是s

偏振的,而少得多的光分量是p

偏振的。在极端情况下,如果电磁辐射向风挡的入射角度是空气与玻璃界面的布儒斯特角(大约57
°
),则p

偏振反射为百分之零。
[0007]来自辐射源的光(主要是s

偏振的)由于在空气和玻璃之间折射率不匹配将从风挡的最内表面和风挡的最外表面反射。这导致形成两个反射图像,每个表面一个。在HUD中形成的多个图像是被称作“重影”的现象,并且消除或最小化“重影”的存在是HUD技术的目标。解决重影的常规方法是通过在风挡的内和外玻璃片之间使用楔形乙烯基层来调节两个玻璃片的几何形状从而对齐两个反射图像。这个楔形乙烯基塑料提高风挡的成本,还提高制造风挡的复杂性。
[0008]还期望施加涂层到至少一个玻璃片从而向风挡提供日光控制、加热和/或天线功能。这个额外的涂层导致风挡内第三个折射率不匹配,其导致第三反射,和在HUD系统上的第三反射图像,这难以通过楔形乙烯基层来补偿。
[0009]因此,本领域中需要减小或消除这些问题中一个或多个的系统和/或部件。例如,将期望提供投射对驾驶员可见的图像的HUD系统,其减小或消除重影,同时改进日光性能和降低能量。
[0010]专利技术概述
[001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覆制品。涂覆制品具有基材,所述基材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和在基材上方的功能涂层。涂层具有位于至少一部分表面上方的第一介电层。第一金属性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介电层上方。任选地,第一底漆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上方。第二介电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一底漆层上方。第二金属性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一底漆层上方。任选地,第二底漆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二金属性层上方。第三介电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二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二底漆层上方。第三金属性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三介电层上方。任选地,第三底漆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三金属性层上方。第四介电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三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三底
漆层上方。在至少一部分第四介电层上方或在功能涂层上方形成任选的最外保护层。涂覆制品具有的金属性层的总组合厚度为至少10纳米至60纳米。
[0012]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覆制品。涂覆制品具有基材,所述基材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和在基材上方的功能涂层。涂层具有位于至少一部分表面上方的第一介电层。第一金属性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介电层上方。任选地,第一底漆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上方。第二介电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一底漆层上方。第二金属性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一底漆层上方。任选地,第二底漆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二金属性层上方。第三介电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二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二底漆层上方。第三金属性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三介电层上方。任选地,第三底漆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三金属性层上方。第四介电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三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三底漆层上方。第四金属性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四介电层上方。任选的第四底漆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四金属性层上方。第五介电层位于至少一部分第四金属性层或任选的第四底漆层上方。在至少一部分第五介电层上方或在功能涂层上方形成任选的最外保护层。涂覆制品具有的金属性层的总组合厚度为至少10纳米至60纳米。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涂覆制品的方法。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基材。将功能涂层施加在至少一部分表面上方。在至少一部分表面上方形成第一介电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一介电层上方形成第一金属性层。任选地,在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上方形成第一底漆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上方形成第二介电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二介电层上方形成第二金属性层。任选地,在至少一部分第二金属性层上方形成第二底漆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二金属性层上方形成第三介电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三介电层上方形成第三金属性层。任选地,在至少一部分第三金属性层上方形成第三底漆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三金属性层上方形成第四介电层。在至少一部分第四介电层上方或在功能涂层上方形成任选的最外保护层。涂覆制品具有的金属性层的总组合厚度为至少10纳米至60纳米。
[0014]附图简要描述
[0015]将参考以下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部分。
[0016]图1是非限制性风挡的示意图(未按比例)。
[0017]图2A

2B是当使用平视显示器时风挡显示产生的重影效果的说明。
[0018]图3是具有涂层的风挡的说明,定位该涂层从而当使用平视显示器时减小重影。
[0019]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三金属涂层的横截面图(未按比例)。
[0020]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四金属涂层的横截面图(未按比例)。
[0021]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三金属涂层的横截面图(未按比例)。
[0022]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四金属涂层的横截面图(未按比例)。
[0023]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三金属涂层的横截面图(未按比例)。
[0024]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四金属涂层的横截面图(未按比例)。
[0025]专利技术描述
[0026]如本文使用的,空间或方向术语,例如“左”、“右”、“内”、“外”、“上(方)”、“下(方)”等涉及如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然而,应理解本专利技术可采取各种供选择的取向,因此这样的术语不被视为限制性的。此外,如本文使用的,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所有表示尺寸、物理特性、加工参数、成分的量、反应条件等的数值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都由术语

约”修饰。因此,除非指出相反情况,否则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列出的数值可取决于由本专利技术寻求获得的所需性质而改变。至少,且不作为限制等同原则应用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尝试,每个数值至少应该根据所报告的有效数字的数值和通过应用普通四舍五入技术来解释。此外,本文公开的所有范围理解为包括开始和结束范围值和其中包含的任何及所有子范围。例如,“1至10”的所述范围应被认为包括在最小值为1和最大值为10之间的任何及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涂覆制品,包含:包含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基材;和在表面上方施加的功能涂层,该功能涂层包含:在至少一部分表面上方的第一介电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一介电层上方的第一金属性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属性层上方的第二介电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二介电层上方的第二金属性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二金属性层上方的第三介电层;在至少一部分第三介电层上方的第三金属性层;和在至少一部分第三金属性层上方的第四介电层;其中金属性层的总组合厚度为至少10纳米且不大于60纳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制品,其中金属性层的总组合厚度为至少20nm且不大于40纳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覆制品,其中金属性层的总组合厚度为至少25nm且不大于31纳米。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制品,其中涂覆制品具有不大于8%的可见光反射率,并且其中涂覆制品具有至少70%的可见光透射率。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制品,其中至少一个金属性层包含银或金中至少一种。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制品,还包含在至少一个金属性层上方形成的至少一个底漆层,其中至少一个底漆层选自以下:锌、铝、钒、钨、钽、铌、锆、锰、铬、锡、镍、锗、镁、钼、银、硅碳、铝锌、钒锌、钨钽、钛铌、锆铌、钨铌、铝铌、铝钛、钨钛、钽钛、锌钛、铝银、锌锡、铟锌、银锌、它们的混合物、它们的组合或它们的任何合金,并且其中以金属沉积底漆并随后氧化。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制品,其中至少一个介电层包含锡酸锌、氧化锌、氮化硅、铝掺杂的氧化锌、镓掺杂的氧化锌、铟掺杂的氧化锌、镁掺杂的氧化锌、或铟掺杂的氧化锡。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制品,还包含最外保护涂层,所述最外保护涂层包含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包含以下至少一种:Si3N4、SiAlN、SiAlON、氧化钛、氧化铝、氧化硅、或氧化锆。9.涂覆制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训A
申请(专利权)人:维特罗平板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