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806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运载车辆外部的数据采集系统及安装在运载车辆内部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运载车辆上搭载有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光学勘察模块与雷达勘察模块,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设备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的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全站仪、摄像头、雷达等数据采集设备,并设置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而编制汇总的各项地质信息数据库,机动性高,识别预测准确率高,大大提高了崩塌地质灾害区域的早期识别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识别领域,具体是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简称地灾。其是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0003]崩塌地质灾害为: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其下部软弱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动,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简单地指陡坡上塌下来石头或土体)。
[0004]崩塌地质灾害按崩塌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产生在土体中的称土体崩塌;产生在岩体中的称为岩体崩塌;当岩体崩塌的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时又称山体崩塌;当崩塌产生在河流、湖泊或海岸时,又称为河(湖、海)岸崩塌。
[0005]崩塌地质灾害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生突然,致灾过程短促,尤其是山区低等级乡村道路两侧,崩塌地质灾害较发育,通过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难以有效的全部排查出,因此亟需一种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运载车辆外部的数据采集系统及安装在运载车辆内部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运载车辆上搭载有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光学勘察模块与雷达勘察模块,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0009]设备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关机状态、运行状态及运行状态下的勘察模式;
[0010]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所采集到的图片及雷达成像信息;
[0011]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图片及雷达成像信息进行模型建立及处理加工;
[0012]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处理加工后的模型信息进行种类划分与数据分析;
[0013]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储存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信息,所述数据库模块还用于储存数据处理模块所输出的模型建立及处理加工信息,所述数据库模块还用于储存数据分析模块所述输出的种类划分与数据分析结果信息,所述数据库模块还用于储存用于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对比分析的地形数据;
[0014]人工审核模块,所述人工审核模块用于专业人员对数据分析模块所输出的种类划分与数据分析结果信息进行审核。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学勘察模块包括全站仪、摄像头,所述雷达勘察模块包括车载雷达。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三维模型建立模块,所述三维模型建立模块用于结合车辆定位信息与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所采集到的图片及雷达成像信息对山体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三维模型分层模块,所述三维模型分层模块用于在高度对三维模型建立模块所建立的三维模型按设定值进行分层。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模型层网格化模块,所述模型层网格化模块用于对分层后的各模型层进行网格化处理。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
[0020]数据划分模块,所述数据划分模块用于将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模型数据与数据库中的地形数据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其进行类型划分;
[0021]分类分析模块,所述分类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分类算法对经过类型划分后的地形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该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
[0022]聚类分析模块,所述聚类分析模块用于通过聚类算法对经过类型划分后的地形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该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
[0023]关联分析模块,所述关联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关联算法对经过类型划分后的地形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该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库模块包括:
[0025]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储存数据处理模块所输出的模型建立及处理加工信息、数据分析模块所述输出的种类划分与数据分析结果信息;
[0026]常规地形数据库,用于储存无风险地形地貌数据信息;
[0027]风险地形数据库,用于储存风险地形地貌数据信息;
[0028]疑似地形数据库,用于储存疑似风险地形地貌数据信息。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专业人员获取数据处理系统运行中的所获取及输出的各项信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对设备控制模块进行操作,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对数据处理模块及数据分析模块的预设参数进行调整,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对人工审核模块进行操作;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对数据库模块内的各项储存数据进行删减或新增。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全站仪、摄像头、雷达等数据采集设备,并设置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而编制汇总的各项地质信息数据库,通过对山体进行光学、变形扫描,将光学信息和雷达信息传入数据处理系统内后,对数据信息进行三维建模与各项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与数据库内容进行比对划分后,再利用多种算法对其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进行预测,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调查相比,机动性高,识别预测准确率高,大大提高了崩塌地质灾害区域的早期识别效率。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0033]图2为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
[0034]图3为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中数据分析模块的结构框图。
[0035]图4为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中数据库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运载车辆外部的数据采集系统及安装在运载车辆内部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车辆上搭载有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光学勘察模块与雷达勘察模块,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设备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关机状态、运行状态及运行状态下的勘察模式;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所采集到的图片及雷达成像信息;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图片及雷达成像信息进行模型建立及处理加工;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处理加工后的模型信息进行种类划分与数据分析;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储存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信息,所述数据库模块还用于储存数据处理模块所输出的模型建立及处理加工信息,所述数据库模块还用于储存数据分析模块所述输出的种类划分与数据分析结果信息,所述数据库模块还用于储存用于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对比分析的地形数据;人工审核模块,所述人工审核模块用于专业人员对数据分析模块所输出的种类划分与数据分析结果信息进行审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勘察模块包括全站仪、摄像头,所述雷达勘察模块包括车载雷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三维模型建立模块,所述三维模型建立模块用于结合车辆定位信息与光学勘察模块及雷达勘察模块所采集到的图片及雷达成像信息对山体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式崩塌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三维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星李辉李琛曦马百衡谷明旭朱小龙钱龙樊玉敬李玉龙赵建青王昕洲顾福计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河北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中心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