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的雨量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
,尤其涉及用于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的雨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0003]降水监测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所进行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观测,测量方法包括用雨量器直接测定方法以及用天气雷达、卫星云图估算降水的间接方法,直接观测方法需设定雨量站网,站网的布设必须有一定的空间密度,并规定统一的频次和传递资料的时间,有关要求根据预期的用途来决定。
[0004]但现有技术中,用于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的雨量监测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大多直接采用雨水监测仪进行检测,因此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因为落叶等杂物堵塞检测管从而导致雨水监测仪检测结果存在误差,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的使用,达不到预计的设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的雨量监测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除杂机构,所述箱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隔板(27),所述隔板(27)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第一金属管(21),所述第一金属管(21)的顶端设置有滤网(20),所述第一金属管(21)的底端设置有雨水监测仪(22),所述雨水监测仪(2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管(23),所述第二金属管(23)的右侧延伸至箱体(1)的右侧壁外,所述箱体(1)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箱体(1)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4),所述第三支撑板(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尘箱(25),所述集尘箱(25)的右侧壁中心处固定连通有第三金属管(26),所述第三金属管(26)的右侧与箱体(1)的左侧壁上方固定连通,所述箱体(1)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有节能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的雨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机构包括第一金属杆(28),所述第一金属杆(2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料斗(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杆(28)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杆(3),所述第二金属杆(3)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金属杆(4),两个所述第三金属杆(4)的底端分别与进料斗(2)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金属杆(4)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多根第四金属杆(5),左右两侧的多个所述第四金属杆(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金属杆(6),两个所述第五金属杆(6)的顶端分别与第二金属杆(3)的左右两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晓琳,耿文静,高明辉,吴广超,范建民,金鹏飞,王立峰,张万喜,郭秋卯,秦苏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河北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中心,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