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捞油车的机采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47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5
一种油田捞油车的机采测试仪属于井下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于机动采油捞油抽子上部,配合地面数据采集模块与机动采油协同作业,监测捞油抽子在井筒中反复起下捞油过程中沿井筒的应力、深度、速度、压力、温度的变化数据,也从机械上保证了压力、温度、磁定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球头和下球槽,所述托筒内设置有主测试仪,所述主测试仪包括传压管,所述传压管通过止动压块压在所述托筒的内部,所述止动压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托筒的内部,所述传压管的一端与传感器接头相连,所述传感器接头内部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捞油车的机采测试仪


[0001]本技术属于井下测试设备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油田捞油车的机采测试仪。

技术介绍

[0002]机动采油(捞油)是低产低效井、边远井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采油方式。目前,油田捞油周期凭经验确定,捞油抽子是否进入液面通过钢丝绳载荷来判断,抽子下入深度通过地面计量钢丝绳的下入深度来确定。但是,捞油供排的平衡还需要优化,作业时效存在着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田捞油车的机采测试仪;本技术通过连接于机动采油捞油抽子上部,配合地面数据采集模块与机动采油协同作业,监测捞油抽子在井筒中反复起下捞油过程中沿井筒的应力、深度、速度、压力、温度的变化数据,也从机械上保证了压力、温度、磁定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田捞油车的机采测试仪,包括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球头和下球槽,所述托筒内设置有主测试仪,所述主测试仪包括传压管,所述传压管通过止动压块压在所述托筒的内部,所述止动压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托筒的内部,所述传压管的一端与传感器接头相连,所述传感器接头内部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贴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传感器接头的一端与主板护管的一端相连,所述主板护管的另一端与电池外套管的一端相连,所述主板护管的内部设置有主板和磁定位传感器外壳,所述磁定位传感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磁定位传感器,所述磁定位传感器的接线端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磁定位传感器外壳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接头相连,所述磁定位传感器外壳的另一端与航插组相连,所述电池外管套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托筒的内部,所述电池外管套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组,所述航插组同时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主板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外部套有密封圈,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密封圈构成的整体放入所述传感器接头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孔用弹性挡圈,所述孔用弹性挡圈与所述传感器接头放置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开孔相对应。
[0008]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接头与所述主板护管的连接处、所述电池外套管与所述主板护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托筒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电池外管套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凸,通过所述卡凸配合所述卡槽将所述电池外套管插接在所述托筒的内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在保证精确测量压力、温度和磁定位的同时,大幅减少了外部电路元件的使用,达到了简化电路结构、减少功耗及增加仪器可靠性的目的。通过检测到的计算数据,判断捞油抽子完好程度、综合分析计算油层静压、产液含水、产能。进而预测捞油井压力、液面随时间及提捞次数的变化规律,建立提捞工作制度,确定提捞周期、每次提捞抽数和每抽深度、抽子上提速度,为每口捞油井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提捞作业工作参数,实现有效捞油。同时从壳体机械结构上提高了压力、温度、磁定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2]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传感器组件安装处的放大剖面图。
[0015]图中标记:1为托筒、2为上球头、3为下球槽、4为传压管、5为止动压块、6为传感器接头、7为压力传感器、8为温度传感器、9为主板护管、10为电池外套管、11为主板、12为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3为磁定位传感器、14为航插组、15为电池组、16为密封圈、17为弹性挡圈、18为卡槽、19为卡凸。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包括托筒1,托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球头2和下球槽3,通过托筒1的上球头2和下球槽3串联在捞油杆中间,使本测试仪安装在捞油车上。
[0017]托筒1内设置有主测试仪,托筒1作为主测试仪的载体,主测试仪起到直接采集的作用。
[0018]主测试仪包括传压管4,传压管4是主测试仪的压力传输通道,传压管4通过止动压块5压在托筒1的内部,止动压块5通过螺栓固定在托筒1的内部。
[0019]传压管4的一端与传感器接头6相连,传感器接头6内部设置有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贴在压力传感器7上,
[0020]传感器接头6的一端与主板护管9的一端相连,主板护管9的另一端与电池外套管10的一端相连,主板护管9的内部设置有主板11和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2,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磁定位传感器13,主板护管9用于对主板11和磁定位传感器13进行耐压密封保护。
[0021]磁定位传感器13的接线端与主板11连接,磁定位传感器13用于机采测试仪的磁定位信号采集,传输磁定位信号到主板11。
[0022]主板11上包括功放,模拟电子开关,高精度ad转换器,单片机,数据存储器,定时控制器,通讯接口,以及电源控制等几个主要常规检测处理部件。
[0023]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2的一端与传感器接头6相连,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2的另一端与航插组14相连,托筒1内部设置有卡槽18,电池外管套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凸19,通过卡凸19配合卡槽18将电池外套管10插接在托筒1的内部。
[0024]电池外管套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组15,航插组14同时与电池组15和主板11相连。航
插组14用于主板11和电池组15连接的接口,同时通过此航插组14与电脑连接,用于机采测试仪的数据回放,程序设定等操作。
[0025]传感器组件的外部套有密封圈16,传感器组件与密封圈16构成的整体放入传感器接头6内部,传感器接头6与主板护管9的连接处、电池外套管10与主板护管9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均起到密封的作用,实现了仪器在井下恶劣环境中,工作稳定可靠。
[0026]传感器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孔用弹性挡圈17,孔用弹性挡圈17与传感器接头6放置传感器组件的开孔相对应,孔用弹性挡圈17用于防止传感器组件从传感器接头6中掉出。
[0027]传感器的性能指标是决定系统测量数据可靠、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传感器8测量温度范围宽,灵敏度高。压力传感器7具有温漂小、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磁定位传感器13的磁钢和线圈用无磁骨架固定,在绕组两头以同极性相对的方式排列两个永久磁铁,并产生一个恒定磁场。当仪器在套管中移动遇到套管截箍时,周围铁磁物体磁通量发生变化,使磁感应线圈内的磁场强度也会相应变化。该传感器外形紧凑,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
[0028]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捞油车的机采测试仪,包括托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球头(2)和下球槽(3),所述托筒(1)内设置有主测试仪,所述主测试仪包括传压管(4),所述传压管(4)通过止动压块(5)压在所述托筒(1)的内部,所述止动压块(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托筒(1)的内部,所述传压管(4)的一端与传感器接头(6)相连,所述传感器接头(6)内部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贴在所述压力传感器(7)上,所述传感器接头(6)的一端与主板护管(9)的一端相连,所述主板护管(9)的另一端与电池外套管(10)的一端相连,所述主板护管(9)的内部设置有主板(11)和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2),所述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磁定位传感器(13),所述磁定位传感器(13)的接线端与所述主板(11)连接,所述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2)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接头(6)相连,所述磁定位传感器外壳(12)的另一端与航插组(14)相连,所述电池外套管的另一端插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雷李长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际华博达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