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47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结构的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底端前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万向轮、底端后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所述主体框架的上部后侧设置有两根连杆,所述连杆左右向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万向节活动装置和相应的固定套连接,所述固定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的顶端后部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的按键;所述主体框架中部还设置有座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老年助走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一个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因此,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成为了一件重要的社会问题。老年人面对着岁月对身体条件的侵蚀,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身体会变弱,不如年轻时健壮,腿脚也会不如曾经那么灵活,这个问题也恰巧是困扰广大老年人的主要问题。为了使他们在出门时能够更加方便,市面上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助老器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助老器械都那么合适老年人,且部分产品造价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5]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包括左右对称结构的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底端前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万向轮、底端后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所述主体框架的上部后侧设置有两根连杆,所述连杆左右向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万向节活动装置和相应的固定套连接,所述固定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的顶端后部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的按键;所述主体框架中部还设置有座椅板,所述座椅板左右两侧与所述主体框架柔性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主体框架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腋下固定器,所述腋下固定器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
[0007]进一步,所述腋下固定器的本体是杆结构,所述杆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板。
[0008]进一步,所述主体框架的顶端一侧还设置有雨伞架,所述雨伞架包括立管和设置在所述立管上的挂环。
[0009]进一步,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前侧还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所述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康复转轮和支架,所述康复转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所述康复转轮上设置有脚踏板。
[0010]进一步,所述万向轮上方还设置有脚刹。
[0011]进一步,所述万向轮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主体框架上相对应的前部支撑管连接,所述万向轮的中心轴线与相对应的前部支撑管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
[0012]进一步,所述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的双排轮架通过限位套管与所述主体框架上相对应的后部支撑管同轴心套装在一起。
[0013]进一步,所述主体框架左右两侧框架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管结构以支撑所述座椅
板,所述管结构上开设有和所述座椅板配合使用的圆孔。
[0014]进一步,所述主体框架是管制空心框架。
[0015]该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
[0017](2)本技术中,脚踏式康复装置可以加快老年人康复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Ⅰ;
[0019]图2: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Ⅱ;
[0020]图3: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4: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的左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主体框架;2—万向轮;3—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4—雨伞架;5—腋下固定器;6—座椅板;7—固定套;8—万向节活动装置;9—连杆;10—下肢康复训练装置;101—脚踏板;102—转轴;103—康复转轮;11—脚刹;12—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5]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包括左右对称结构的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的底端前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万向轮2、底端后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3;主体框架1的上部后侧设置有两根连杆9,连杆9左右向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万向节活动装置8和相应的固定套7连接,固定套7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主体框架1的顶端后部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扶手12,扶手12上设置有控制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3的按键;主体框架1中部还设置有座椅板6,座椅板6左右两侧与主体框架1柔性连接。
[0027]优选地,主体框架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腋下固定器5,腋下固定器5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如图1至图3所示。
[0028]优选地,腋下固定器5的本体是杆结构,所述杆结构的一端与主体框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板,如图1至图3所示。当老人行走累了或其它原因坐在座椅板6上时,转动腋下固定器5使其弧形板与人体腋下接触,起到扶助老人的作用;当老人起身离开时,转动腋下固定器5使其弧形板朝下不影响老人动作。
[0029]优选地,主体框架1的顶端一侧还设置有雨伞架4,雨伞架4包括立管和设置在所述立管上的挂环,如图1至图4所示。
[0030]优选地,主体框架1的下部前侧还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装置10,下肢康复训练装置10包括康复转轮103和支架,康复转轮103通过转轴102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主体框架1连接,康复转轮103上设置有脚踏板101,如图1至图4所示。下肢康复训练装置10不需要时可以卸下。
[0031]优选地,万向轮2上方还设置有脚刹11,如图1所示。
[0032]优选地,万向轮2通过连接支架与主体框架1上相对应的前部支撑管连接,万向轮2的中心轴线与相对应的前部支撑管的中心轴线垂直相交,如图1至图4所示。
[0033]优选地,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3的双排轮架通过限位套管与主体框架1上相对应的后部支撑管同轴心套装在一起,如图1至图3所示。
[0034]优选地,主体框架1左右两侧框架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管结构以支撑座椅板6,所述管结构上开设有和座椅板6配合使用的圆孔。
[0035]优选地,主体框架1是管制空心框架,如图1至图4所示。
[0036]本技术中,万向节活动装置、固定套、连杆以及主体框架的组合,借助万向节活动装置独特的结构特性,具有了空间运动的特性。借助此运动特性,当老年人上台阶的时候可以通过紧握主体框架的扶手仅抬升主体框架的一侧就可以使得另一侧的身体抬升并向前移动,若对左右两侧的框架交替进行上述操作则可以达到上楼省力又方便的目的,空间运动增强装置整体的灵活性,不仅在上楼梯时可以体现其性能优越性,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本机械装置凭借空间运动的灵活性在城市复杂路面的适应性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0037]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结构的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底端前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万向轮、底端后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所述主体框架的上部后侧设置有两根连杆,所述连杆左右向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万向节活动装置和相应的固定套连接,所述固定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的顶端后部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附加支持臂的刹车轮的按键;所述主体框架中部还设置有座椅板,所述座椅板左右两侧与所述主体框架柔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腋下固定器,所述腋下固定器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固定器的本体是杆结构,所述杆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老年人行走的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顶端一侧还设置有雨伞架,所述雨伞架包括立管和设置在所述立管上的挂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辰苟成林张璐王悦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