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白内障劈核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42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4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良白内障劈核钩,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改良白内障劈核钩,包括:钩柄、劈核组件和手柄,钩柄的一端与手柄的一端连接,钩柄的另外一端为劈核头,钩柄与手柄围成密封结构,手柄设有触发部。劈核组件包括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下,劈核组件收纳于劈核头内;按压触发部,劈核组件从劈核头内探出以形成第二状态。改良白内障劈核钩能够通过触发部来带动劈核组件进行小幅度地垂直运动,以将晶状体大核块进一步破碎,不需要整个改良白内障劈核钩都运动,避免了运动幅度过大而引起旁切口漏水,甚至前房不稳定,晶状体悬韧带的损伤。晶状体悬韧带的损伤。晶状体悬韧带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白内障劈核钩


[0001]本申请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良白内障劈核钩。

技术介绍

[0002]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改良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应用超声波振动通过弦长约3mm或更小的切口将白内障乳化,通过灌注抽吸系统,将乳化的白内障组织从前房吸出,达到白内障摘除的目的。因其手术切口短、对角膜的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目前已成为国内大中型眼科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手术方式。
[0003]术中,制作手术切口后,注入黏弹剂充分填充眼前房,经前囊膜切开、水分离与水分层、超声乳化针头进行晶状体核的超声乳化、灌注抽吸探头进行皮质抽吸及后囊膜抛光,最后清除黏弹剂,封闭切口,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
[0004]皮质抽吸过程中,时常发现晶状体核块的残留。残留的晶状体核块偏小(直径小于0.3mm),可以单纯使用灌注抽吸探头(吸孔为0.3mm)进行吸除;而对于残留的晶状体核块偏大(直径大于0.3mm)或不规则等情况,处理起来相对麻烦。对此,临床中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先将灌注抽吸探头更换成超声乳化针头乳化晶状体大核块后再换回灌注抽吸探头继续完成皮质抽吸。若多次发现残余的晶状体大核块,则需进行多次更换。此方法步骤繁琐,且在没有(或较少)晶状体皮质的保护下使用超声乳化针头会导致晶状体后囊膜意外破裂的手术风险大大增加。第二种,无需更换灌注抽吸探头,另一手控制晶状体劈核钩通过预作的旁切口进入眼内,钩头将残余的晶状体大核块钩到灌注抽吸探头的吸孔(通常朝上,更安全)附近,钩头将大核块垂直“怼向”灌注抽吸探头吸孔,钩头与吸孔的挤压作用将大核块破碎成小核块(直径小于0.3mm),再“喂入”吸孔内。此方法相对更安全,但仍需要另一手控制劈核钩的钩头进行反复多次的从上至下的垂直运动,而劈核钩的垂直运动会引起旁切口漏水,甚至前房不稳定,晶状体悬韧带的损伤大大增加。目前尚无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白内障劈核钩,其能够改善现有的晶状体劈核钩在使用时可能会损伤晶状体悬韧带的问题。
[0006]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白内障劈核钩,包括:钩柄、劈核组件和手柄,所述钩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钩柄的另外一端为劈核头,所述钩柄与所述手柄围成密封结构,所述手柄设有触发部;
[0008]所述劈核组件包括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劈核组件收纳于所述劈核头内;按压所述触发部,所述劈核组件从所述劈核头内探出以形成第二状态。
[0009]通过设置触发部,配合劈核组件,可以在不整体挪动改良白内障劈核钩的情况下,反复对晶状体大核块进行劈核操作,避免了改良白内障劈核钩整体大幅度的反复动作带来损伤晶状体悬韧带的风险,也避免了旁切口漏水前房不稳定等问题产生。
[0010]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改良白内障劈核钩,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劈核组件包括气膜和柱塞,所述劈核头的口沿与所述气膜的边沿衔接,所述气膜的一侧朝向外部,所述气膜的另外一侧与所述柱塞连接;
[0012]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气膜和所述柱塞均处于所述劈核头内,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气膜的一部分与所述柱塞的一部分均探出所述劈核头。
[0013]气膜和柱塞既能够被推动伸出,以对大核块进行进一步破碎,又能够在不按压触发部时缩回,以便于反复对大核块进行细化破碎。
[0014]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钩柄和所述手柄均为空心结构,所述钩柄与所述手柄连接形成气道,挤压所述触发部,所述气道内的气体将所述气膜和所述柱塞推动以切换状态,松开所述触发部后,所述气膜带动所述柱塞缩回所述劈核头内。
[0015]由于无需劈核钩的整体做垂直运动,避免了旁切口漏水、前房不稳定以及晶状体悬韧带损伤等风险。
[0016]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气膜的截面呈U字型,所述柱塞连接于U字型的所述气膜的底部。
[0017]U字型截面的气膜可以保障在未被推动时,抵住柱塞,防止柱塞由于改良白内障劈核钩被移动等动作而自行滑出劈核头,在触发部不再触发时,也使得柱塞能够较为迅速地被收回劈核头内。
[0018]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柱塞的高度为0.3mm~0.6mm。
[0019]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包括悬臂和按键,所述悬臂连接于所述手柄,所述按键连接于所述手柄且与所述悬臂连接,按下所述按键,所述劈核组件从所述劈核头内探出以形成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悬臂使得所述按键具有回弹的趋势。
[0020]悬臂一方面可以帮助固定按键,一方面又可以使得按键能够在不被按压时复位,从而带动劈核组件复位成第一状态,便于操作者反复劈核。
[0021]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按键与所述手柄密闭连接。
[0022]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钩柄与所述手柄为可拆卸连接。
[0023]由于是可拆卸连接,既可以方便对钩柄和手柄各自进行清洁,又方便在有损坏的情况下更换其中的一个。
[0024]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呈圆筒状,所述手柄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0025]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钩柄包括节杆组,所述节杆组的外径不大于2mm,所述节杆组包括第一节和第二节,所述第二节通过所述第一节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劈核头位于所述第二节的一端。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劈核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改良白内障劈核钩的示
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劈核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改良白内障劈核钩的示意图;
[0029]图3为劈核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0]图4为劈核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1]图5为触发部的示意图。
[0032]图标:10

钩柄;11

第一节;12

第二节;20

劈核组件;21

气膜;22

柱塞;30

手柄;40

劈核头;50

触发部;51

悬臂;52

按键;60

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白内障劈核钩,其特征在于,包括:钩柄、劈核组件和手柄,所述钩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钩柄的另外一端为劈核头,所述钩柄与所述手柄围成密封结构,所述手柄设有触发部;所述劈核组件包括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劈核组件收纳于所述劈核头内;按压所述触发部,所述劈核组件从所述劈核头内探出以形成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白内障劈核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劈核组件包括气膜和柱塞,所述劈核头的口沿与所述气膜的边沿衔接,所述气膜的一侧朝向外部,所述气膜的另外一侧与所述柱塞连接;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气膜和所述柱塞均处于所述劈核头内,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气膜的一部分与所述柱塞的一部分均探出所述劈核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白内障劈核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柄和所述手柄均为空心结构,所述钩柄与所述手柄连接形成气道,挤压所述触发部,所述气道内的气体将所述气膜和所述柱塞推动以切换状态,松开所述触发部后,所述气膜带动所述柱塞缩回所述劈核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白内障劈核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仁隆谭仁静廖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