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04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旨在解决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注射器稳定性差、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注射器的类C型卡座和设置在该类C型卡座两侧并向外延伸的可挠性变形带。本固定装置通过具有可挠性变形带能够适应性的夹持在婴幼儿的手臂上,起到固定及支撑的作用,并通过类C型卡座来夹持注射器,起到固定作用,从而有助于医护人员在卡介苗预防接种过程中稳固的辅助注射器完成皮内注射,并避免了医护人员手指接触到针头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卡介苗能使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阻止该病菌在人体的繁殖、散播,可以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在“预防接种时间及记录表”中名列第一位。宝宝出生后,最先面对的预防接种之一就是卡介苗。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被称为“出生第一针”。
[0003]目前,医护人员在使用卡介苗预防接种注射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因医护人员是面对新生婴幼儿的,导致医护人员是反手操作注射器,稳定性不高,同时,还需一只手配合夹持在注射器前端处,有造成医护人员触碰到注射器针头,甚至其扎伤医护人员手指的情况发生,且又因卡介苗注射器为细长状,不便于医护人员对注射器的固定,且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旨在解决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注射器稳定性差、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注射器的类C型卡座和设置在该类C型卡座两侧并向外延伸的可挠性变形带。
[0007]进一步,类C型卡座具有塑性变形的两个挤压边。
[0008]进一步,两个挤压边能分别向各自同侧的可挠性变形带弯折并与之贴合在一起。
[0009]进一步,类C型卡座的内底部具有与注射器筒体外壁相贴合的弧面槽。
[0010]进一步,弧面槽在与注射器长度方向相一致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坡度,坡度为1至5
°

[0011]进一步,弧面槽在面向注射器的对应面上设有用于减缓注射器筒体移动的摩擦纹。
[0012]进一步,所述类C型卡座相对于可挠性变形带呈所定的倾角倾斜布置,所定的倾角为10
°
至30
°

[0013]进一步,类C型卡座通过转轴与可挠性变形带转动连接,可挠性变形带上设有与之转动配合并锁定C型卡座的压紧板。
[0014]进一步,转轴上设有单向轴承。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固定装置通过具有可挠性变形带能够适应性的夹持在婴幼儿的手臂上,起到固定及支撑的作用,并通过类C型卡座来夹持注射器,起到固定作用,
从而有助于医护人员在卡介苗预防接种过程中稳固的辅助注射器完成皮内注射,便于护理人员操作提高接种成功率,并避免了医护人员手指接触到针头的风险。具有携带方便,辅助稳定,操作简单的优点。
[0016]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的使用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的使用后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为类C型卡座,2为可挠性变形带,3为转轴,4为压紧板;11为挤压边,12为摩擦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4]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包括有类C型卡座1和可挠性变形带2,其中,类C型卡座1是用于夹持注射器筒体,起到固定注射器的作用,其两翼具有塑性变形的挤压边11,当注射器筒体被具有敞口式槽状的类C型卡座容置时,不限制注射器的移动,即注射器针头可做皮内注射,并在完成针头进入婴幼儿手臂皮内后,医护人员可通过对挤压边进行加压,以方便固定住注射器,便于后续的注射工作;而可挠性变形带2则是在类C型卡座的两侧向外延伸,通过其自身的可弯折的挠性变形,能够形成半闭环结构,用于夹持在婴幼儿的手臂上,由于其挠性特性,可适应于婴幼儿的手臂夹持,以定位住类C型卡座,进而便于注射器的操作。
[0025]在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挤压边11能分别向各自同侧的可挠性变形带2弯折并与之贴合在一起。这样,类C型卡座1的两翼与可挠性变形带形成一字型结构,便于收折、存放或携带。
[0026]在本实施例中的类C型卡座1的内底部具有与注射器筒体外壁相贴合的弧面槽。便于注射器放置及注射工作;同时,弧面槽在与注射器长度方向相一致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坡度,该坡度可使医护人员在注射过程中的近水平角度辅助,特别是对操作经验不够丰富的实现医护人员,该坡度为1至5
°
。另外,弧面槽在面向注射器的对应面上设有用于减缓注射器筒体移动的摩擦纹12,通过摩擦纹可有效对针头进入婴幼儿手臂皮内时的移动,以便于操作中辅以限制针头的进深,避免结核活菌的卡介苗注射过深造成皮下组织坏死。
[0027]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类C型卡座1相对于可挠性变形带2呈所定的倾角倾斜布置,所定的倾角为10
°
至30
°
。通过对类C型卡座进行倾斜设置,使得卡介苗注射器的轴向相对于婴幼儿手臂长度方向呈横向进针,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0028]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类C型卡座1与可挠性变形带2转动连接,即C型卡座的两侧可挠性变形带为一体式结构,且两者之间通过转轴3连接,同时可挠性变形带2上还设有锁紧固定C型卡座1的压紧板4,这样,通过两者的转动配合,从而改变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样可以使得卡介苗注射器的轴向相对于婴幼儿手臂长度方向呈横向进针,便于护理人员操作,且提高接种成功率。该转轴3可采用单向轴承,使C型卡座具有单向旋转功能,利于操作。
[0029]使用时,将本固定装置的可挠性变形带套设在婴幼儿的手臂上,并将注射器置于类C型卡座上,医护人员可利用类C型卡座的弧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持注射器的类C型卡座(1)和设置在该类C型卡座两侧并向外延伸的可挠性变形带(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C型卡座具有塑性变形的两个挤压边(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挤压边能分别向各自同侧的可挠性变形带弯折并与之贴合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类C型卡座的内底部具有与注射器筒体外壁相贴合的弧面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介苗注射器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槽在与注射器长度方向相一致的延伸方向上设有坡度,所述坡度为1至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钰梓王晓云王焕芳杨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