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回弹可控延时氮气弹簧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912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零回弹可控延时氮气弹簧组,其包括:延时回程弹簧,其包括第一缸体、第一导向环、第一活塞杆和第一底盖及导管,第一活塞杆将第一缸体的腔体分成第一上腔和第一下腔,第一活塞杆开设有第一容腔,第一活塞杆外侧设有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一纵向通孔,第一纵向通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底盖设有第二、第三纵向通孔,导管下端插装于第二纵向通孔中;第一底盖内设有弹簧控制阀;储能缸,其包括第二缸体及第二活塞杆;阀座,其设有第一、第二、第三通道,第一、第二通道分别设有第二、第三单向阀,阀座内设有阀块控制阀;第一、第二通道分别通过第一、第二高压管与第二、第三纵向通孔连通;第三通道通过第三高压管与第二上腔连通。连通。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回弹可控延时氮气弹簧组


[0001]本技术涉及弹性元件产品
,特指一种零回弹可控延时氮气弹簧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领域对弹性元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弹性元件满足机械结构的各种需求,又要求弹性元件的小型化和高性能。
[0003]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常规弹性元件,如弹簧、弹性橡胶和气垫等,所产生的弹性力随着压缩量的增加成正比增加而不能在工作过程中保持恒定压力,且伸缩行程小,很多的工艺需要恒定的弹性变化,常规弹性元件给工艺设计要求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限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导致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率,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0004]现有技术中的氮气弹簧可以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目前,我国各行业用的氮气弹簧以进口为主,模氮气弹簧(简称冲模氮气弹簧或氮气弹簧或氮气缸或氮缸)是一种以高压氮气为工作介质的新型弹性元件,由于氮气弹簧具有体积小,弹力大,寿命长,弹压力恒定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行业选用该产品,但不同行业对氮气弹簧的要求不同,现有标准氮气弹簧的适用性就差很多,随着氮气弹簧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零回弹可控延时氮气弹簧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延时回程弹簧(1),其包括有第一缸体(11)、安装用于该第一缸体(11)上端的第一导向环(12)、穿设于该第一缸体(11)中并伸出于该第一导向环(12)上端外的第一活塞杆(13)和固定于该第一缸体(11)的第一底盖(14)、固定于该第一底盖(14)上端的导管(15),第一活塞杆(13)将第一缸体(11)的腔体分成第一上腔(111)和第一下腔(112),该第一活塞杆(13)沿其下端面向上开设有第一容腔(131),该第一活塞杆(13)外侧设置有连通第一上腔(111)和第一容腔(131)的第一透气孔(132),该第一活塞杆(13)外侧设置有若干连通第一上腔(111)和第一下腔(112)的第一纵向通孔(133),该第一纵向通孔(133)内设置第一单向阀(134);所述第一底盖(14)中心设置有第二纵向通孔(135)和位于第二纵向通孔(135)旁侧的第三纵向通孔(136),所述导管(15)下端插装于第二纵向通孔(135)中;所述第一底盖(14)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该第二纵向通孔(135)和第三纵向通孔(136)是否连通的弹簧控制阀(16);储能缸(2),其包括有第二缸体(21)以及安装于该第二缸体(21)中并将第二缸体(21)的腔室分隔为第二上腔(211)和第二下腔(212)的第二活塞杆(22);阀座(3),该阀座(3)一侧设置有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该阀座(3)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通道(31)连通的第三通道(33),且该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分别设置有第二单向阀(34)和第三单向阀(35),且该阀座(3)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该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是否连通的阀块控制阀(36);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分别通过第一高压管(37)和第二高压管(38)与所述第二纵向通孔(135)和第三纵向通孔(136)连通;第三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品源沈树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博鼎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