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杂轮廓形状锻件的组合下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87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轮廓形状锻件的组合下模机构,包括组合下模、螺栓和锁扣,组合下模包括左部模具、右部模具和下模Ⅲ,左部模具通过锁扣与右部模具连接,左部模具包括下模Ⅰ和下模Ⅱ,下模Ⅰ与下模Ⅱ通过螺栓连接,左部模具和右部模具形成的模腔内设置有下模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采用一体化下模,因此不需要设置拔模斜度,从而能提高模具材料利用率和成形效率,且能够避免机加拔模角区域造成的流线外露,从而提高力学性能,能够提高成形质量,保证模具强度从而提高模具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是机械连接,安装和拆卸更加简便,对于复杂轮廓形状锻件卸料和取件也更加简单、快捷,能提高工作效率。能提高工作效率。能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复杂轮廓形状锻件的组合下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杂轮廓形状锻件的组合下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高性能轻量化是大型运载客机和新一代战机等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发展的永恒追求。钛合金大型筋板构件因其具有高性能轻质合金材料和轻量化高效结构的双重优势,可保证飞机结构强度和服役寿命满足需求的同时,降低飞机机体重量,是实现上述追求的有效途径,其中,隔框是航空航天飞行器常用的传力及承力结构,由筋肋、框壁及筋与筋之间的腹板组成,属于典型的大型筋板构件;如采用模锻工艺成形,难以从简单毛坯(棒料、块料等)直接成形出满足几何尺寸精度和组织性能要求的预制坯,因此需要先进行预锻获得具有一定形状的初始毛坯。而在预锻成形的过程中若采用一体化下模的形式,模具需要设置拔模斜度,不仅卸料取件困难,还会降低材料利用率和成形效率,且机加后易造成流线外露降低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复杂轮廓形状锻件的组合下模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复杂轮廓形状锻件的组合下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下模、螺栓(6)和锁扣(5),所述组合下模包括左部模具、右部模具(3)和下模Ⅲ(4),所述左部模具通过锁扣(5)与所述右部模具(3)连接,所述左部模具包括下模Ⅰ(1)和下模Ⅱ(2),所述下模Ⅰ(1)与所述下模Ⅱ(2)通过所述螺栓(6)连接,所述左部模具和右部模具(3)形成的模腔内设置有下模Ⅲ(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轮廓形状锻件的组合下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魏科唐海兵钟锐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