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47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离线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器、循环槽、循环泵、第一金属软管、第二金属软管、固定管、固定托架以及若干万向轮,其中:所述固定托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所述万向轮,其顶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槽和所述循环泵;所述第一金属软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软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泵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槽通过所述固定管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各种类型的换热器进行单台离线清洗,使用时根据换热器的材质、换热介质,灵活配置洗涤液对换热器内壁进行清洗,并通过对洗涤液的观察和检测,准确判断换热器内壁的清洗情况。清洗情况。清洗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器离线清洗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煤焦化行业使用的换热器类型较多、换热介质复杂,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壁结垢、换热效率下降,需要进行大系统清洗,但由于换热器类型不同、换热介质不同、结垢情况不同,大系统清洗时无法针对性处理,清洗效果不佳且容易造成管道、换热器腐蚀串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 对各种类型的换热器进行单台离线清洗,使用时根据清洗换热器的材质、换热介质,灵活配置洗涤液对换热器内壁进行清洗,并通过对洗涤液的观察和检测,准确判断换热器内壁的清洗情况,操作便捷、运行成本低。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器、循环槽、循环泵、第一金属软管、第二金属软管、固定管、固定托架以及若干万向轮,其中:
[0005]所述固定托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所述万向轮,其顶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槽和所述循环泵;
[0006]所述第一金属软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槽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器出口连接;
[0007]所述第二金属软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泵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换热器进口连接;
[0008]所述循环槽通过所述固定管与所述循环泵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牵引把手,所述牵引把手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架前进方向的一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电机和电源输入口,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电机上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所述电源输入口。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循环槽容积为0.5m3。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循环泵额定流量≥15m3/h、扬程≥25m。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金属软管和所述第二金属软管管径为DN25mm、长度为15m。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牵引把手包括连接杆和拉环,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托架呈一定角度设置,且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托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拉环。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放空阀,所述放空阀与所述循环槽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金属软管的两端和所述第二金属软管的两端均安装有快速接头。
[00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可对各种类型的换热器进行单台离线清洗,使用时根据清洗换热器的材质、换热介质,灵活配置洗涤液对换热器内壁进行清洗,并通过对洗涤液的观察和检测,准确判断换热器内壁的清洗情况,操作便捷、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1的侧视图a。
[0022]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1的侧视图b。
[0023]图中:1、循环泵;2、电机;3、第一金属软管;4、循环槽;5、万向轮;6、固定托架;7、牵引把手;8、电源输入口;9、第二金属软管;10、固定管;11、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器11、循环槽4、循环泵1、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金属软管9、固定管10、固定托架6、四个万向轮5、牵引把手7、电机2、电源输入口8以及放空阀,其中:
[0027]所述固定托架6底部设置有四个所述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5带动所述固定托架6移动,实现整个装置的可移动;所述固定托架6顶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槽4和所述循环泵1,所述循环槽4容积为0.5m3,其内放置洗涤液,所述洗涤液是根据需被清洗的所述换热器11的类型来进行灵活配置的;所述循环泵1额定流量≥15m3/h、扬程≥25m,所述循环泵1用于将所述循环槽4内的清洗液抽吸出来,所述循环泵1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软管9与所述换热器11进口连接,并对所述换热器11进行清洗。所述循环泵1与所述电机2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2给所述循环泵1提供动力,所述电机2上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所述电源输入口8。所述循环槽4还与一所述放空阀(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放空阀用来排空所述循环槽4时打开使用,在进行清洗时所述放空阀是关闭状态。
[0028]所述第一金属软管3一端与所述循环槽4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器11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软管9一端与所述循环泵1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11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槽4通过所述固定管10与所述循环泵1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软管3的两端和所述第二金属软管9的两端均安装有快速接头,通过所述快速接头便于所述第一金属软管3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件数软管9的两端可快速连接到所需位置。所述第一金属软管3和所述第二金属软管9管径为DN25mm、长度为15m。
[0029]所述牵引把手7包括连接杆和拉环,所述牵引把手7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架6前进方向的一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托架6呈一定角度设置,且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托架6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拉环。因所述牵引把手7与所述固定托架6呈一定角度,便于操作人员手持所述拉环拉动本装置,同时操作人员的手臂会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不
仅拉动时更省力也更加的便捷。
[0030]使用时,通过所述牵引把手7将本装置移动到所述换热器11附近位置,所述循环泵1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软管3连接到所述换热器11进口,再用所述第二金属软管9从所述换热器11出口连接至所述循环槽4,形成闭路循环。根据所述换热器11的材质和换热介质,在所述循环槽4内配置相应的洗涤液,开启所述循环泵1对所述换热器11内壁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观察并检测洗涤液的成分变化,准确判断换热器内壁的清洗情况,清洗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操作便捷。
[0031]本实施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对各种类型的换热器进行单台离线清洗,使用时根据清洗换热器的材质、换热介质,灵活配置洗涤液对换热器内壁进行清洗,并通过对洗涤液的观察和检测,准确判断换热器内壁的清洗情况,操作便捷、运行成本低。
[0032]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33]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器(11),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槽(4)、循环泵(1)、第一金属软管(3)、第二金属软管(9)、固定管(10)、固定托架(6)以及若干万向轮(5),其中:所述固定托架(6)底部设置有若干所述万向轮(5),其顶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槽(4)和所述循环泵(1);所述第一金属软管(3)一端与所述循环槽(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11)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软管(9)一端与所述循环泵(1)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11)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槽(4)通过所述固定管(10)与所述循环泵(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把手(7),所述牵引把手(7)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架(6)前进方向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清洗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2)和电源输入口(8),所述电机(2)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1)连接,所述电机(2)上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陇岷毛雷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