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油冷式电磁除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080 阅读:7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循环油冷式电磁除铁器由油枕、冷却系统和油冷式磁系构成;其冷却系统由动力泵、散热器以及内外循环油路构成;内油路为油冷式磁系内的冷却介质通道,外循环油路是由与油冷式磁系内腔相通的油管汇入分流器中,经分流器进入散热器,散热器的出口连接另一个分流器,该分流器与连通油冷式磁系内腔的油管相连接,动力泵安装在散热器与分流器间的管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内外循环的冷却系统,使整机温升均匀且明显较低,减少了局部过热现象,提高了磁势利用率,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其磁吸力,从而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可靠的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除铁器特别适合潮湿、粉尘较大、盐雾腐蚀等恶劣的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性除铁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油冷式电磁除 铁器。它很好地解决了大型超强电磁除铁器存在的温升散热、磁吸力 和适应环境的三大难题,特别适合潮湿、粉尘较大、盐雾腐蚀等非常 恶劣的工况。二、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电力、煤炭等行业也得到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同时对原材料的质量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除原材料中铁磁性杂质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电磁除铁器特别适合从散状非磁性物料中清除铁磁性物质,现己广泛 应用于煤炭、电力、建材和冶冶等行业。现在通常使用的油冷式电磁 除铁器都是利用变压器油作为散热介质,磁吸力较强。但当内部温度 较高时,线豳过热导致其磁场强度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ZL200520081263.6—种油冷式电磁除铁器虽在其油冷式磁系的两側安 装了片式散热器,提高了冷却效果,磁场强度在热状态下有所稳定。 但是,该油冷式电磁除铁器也因此增大了外部结构尺寸,在使用中散 热器受到冲撞会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而且散热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不 适合作为大型超强电磁除铁器上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油冷式电磁除铁器,该除铁器不仅 能适用于现场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如在潮湿、粉尘较大、盐雾腐蚀严重的工况,均能很好地清除铁磁性杂物。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大型 超强电磁除铁器的散热和吸力问题。本专利技术——循环油冷式电磁除铁器由油枕、冷却系统和油冷式磁系构成;油枕上的油道与油冷式磁系的内腔相通,作为油冷式磁系的 进油通道。油冷式磁系采用了由轭板、导磁筒、托板构成的全封闭的 外壳结构,将包在铁芯外的励磁线圈封闭在内,线圈间设有冷却介质 的通道。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所述的冷却系统由动力泵、散热器以及内外 循环油路构成内外循环的冷却系统,内外循环油路由内油路和外循环 油路组成,其动力泵、散热器、外循环油路安装在油冷式磁系的上部; 内油路指的是油冷式磁系内冷却介质的通道,外循环油路是由与油冷 式磁系内腔在不同方位相通的油管汇入分流器中,经分流器进入散热 器,散热器的出口连接另一个分流器,该分流器与在不同方位连通油 冷式磁系内腔的油管相连接,动力泵安装在散热器与分流器之间的管 路上,这样就形成了内外循环的冷却系统。所述的散热器可采用强迫 风冷散热器,是由带风机的散热器构成。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由于采用了内外循环的冷却系统,增加了油冷 式磁系的进油和出油点,同时在强迫风冷散热器的作用下,使整机系 统温升均匀且明显较低,减少了局部过热现象,提高了磁势利用率, 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除铁器的磁吸力,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除铁器 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本专利技术除铁器安全可靠的运行。四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除铁器由油枕ll、内外循环冷却系统 和油冷式磁系构成。油枕ll上有注油口和出线口以及油道12,通过2 个油道12给油冷式磁系提供冷却介质13。冷却介质13选用绝缘性能 和流动性能良好的变压器油。油枕11上还安装有油位报蝥器16。与 油冷式磁系的励磁线圈2相连接的导线经一侧的油道12从出线口引出 和接线盒10连接,接线盒10固定在油冷式磁系上面。油温报警器19 安装在油冷式磁系之上。油冷式磁系采用的是由轭板l、导磁筒4、托 板5组焊而成的全封闭外壳将固定在轭板1上的铁芯2和缠绕在铁芯 2上的励磁线圈3封闭在内。17为本专利技术除铁器的吊耳,焊接在轭板 l上。18为安装在油冷式磁系下部的放油阀。励磁线圈3每4层为一 组,各组间用绝缘棒14隔开作为冷却介质13的通道15,以增加励磁 线圈3的有效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使之有效地减缓励磁线圏的 老化速度,且降低了磁系的总高度,使其油冷式磁系的磁路縮短,漏 磁减少,磁损耗小,磁场梯度大,除铁率高。根据不同需要,磁场强 度可选择70Q1500GS范围内,如遇特殊工况,磁场强度还可加大。 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型油冷式除铁器工作时产生的温升以及热油膨胀问 题,本专利技术除铁器采用了由动力泵7、内外循环油路和散热器8组成 的内外循环冷却系统,其动力泵7、外循环油路及散热器8固定在油 冷式磁系上面,使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的内外循环油路是由 内油路和外循环油路构成。内油路指的是油冷式磁系的各组励磁线圈 间冷却介质的通道15,外循环油路采用的分流器9A、 9B可选用相同的筒形结构,其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连接口与散热器相连接,在其筒壁上有与油管6A或6B相连的接口。与油冷式磁系内腔相通的4根 油管6A汇入与散热器8冷却介质进口相连通的分流器9A;散热器8 的冷却油出口连通分流器9B,分流器9B与4根连通油冷式磁系内腔 的油管6B相连接。动力泵7可接于散热器8的冷却介质进口的管路上, 也可接于散热器8的冷却介质出口的管路上;图2中动力泵7接于分 流器9A与散热器8的冷却介质进口的连接管路上。4根油管6A与油 冷式磁系内腔的连接口均匀地分布在油冷式磁系顶部的轭板1上;4 根油管6B与油冷式磁系内腔的连接口均匀地分布在油冷式磁系下部 的周边部位。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内外循环的冷却系统是由有 压引油冷却泵7将油冷式磁系内的热变压器油通过4个不同方位的油 管6A汇入分流器9A中,再由分流器9A进入散热器8中,经散热器8 的散热后,再将冷却后的变压器油送回至分流器9B,并由分流器9B 分配给4个不同方位的回油管路6B中,直至送回至油冷式磁系的内腔 中,这样就完成了冷却系统的整个内外循环过程。由于内外循环的冷 却系统增加了进油出油点,使系统温升均匀且明显降低了油温,减少 了局部过热现象。特别是工作点选择适宜,有效地解决了油冷式磁系 内部气蚀现象的发生,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散热器8选用强迫风 冷散热器,散热效果更好。强迫风冷散热器是由带风机的散热器构成, 散热器选用翅片式的散热器。强迫风冷散热器的风机具有正反转功能, 位于散热器之上,风机正转时,给散热器乃至整个系统强制散热,当 风机上积有一定的灰尘时,风机反转,具有定期反向自动清尘功能, 保证了散热效率的持续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油冷式电磁除铁器,由油枕、冷却系统和油冷式磁系构成;油枕(11)上的油道(12)与油冷式磁系的内腔相通,油冷式磁系采用了全封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系统由动力泵(7)、散热器(8)以及内外循环油路构成,内外循环油路是由内油路和外循环油路组成,其动力泵(7)、散热器(8)以及外循环油路安装在油冷式磁系的上部;内油路指的是油冷式磁系内的冷却介质的通道(15),外循环油路是由与油冷式磁系内腔在不同方位相通的油管(6A)汇入分流器(9A)中,经分流器(9A)进入散热器(8),散热器(8)的出口连接分流器(9B),分流器(9B)与在不同方位连通油冷式磁系内腔的油管(6B)相连接,动力泵(7)安装在散热器与分流器之间的管路上,形成了内外循环的冷却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循环油冷式电磁除铁器,由油枕、冷却系统和油冷式磁系构成;油枕(11)上的油道(12)与油冷式磁系的内腔相通,油冷式磁系采用了全封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系统由动力泵(7)、散热器(8)以及内外循环油路构成,内外循环油路是由内油路和外循环油路组成,其动力泵(7)、散热器(8)以及外循环油路安装在油冷式磁系的上部;内油路指的是油冷式磁系内的冷却介质的通道(15),外循环油路是由与油冷式磁系内腔在不同方位相通的油管(6A)汇入分流器(9A)中,经分流器(9A)进入散热器(8),散热器(8)的出口连接分流器(9B),分流器(9B)与在不同方位连通油冷式磁系内腔的油管(6B)相连接,动力泵(7)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臣唐奇吴文奎姚淑彬李春安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隆基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