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00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导轨检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导轨检测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内侧设置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端设置有探伤仪,所述探伤仪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第一螺纹柱上安装有第一竖圆柱,所述第一竖圆柱的底端设置有空心圆筒;通过设置的探伤仪和喷码器来便于使用,设置的探伤仪安装后能够在轨道上方移动,从而沿着在导轨上的移动方向来不断的对导轨进行探伤检测,较于人工查看的方式更快速更准确,且一起移动的喷码器能够对检测到的受损处进行标识的喷涂,从而便于后续维护时便捷的发现受损部位,更加便捷高效。更加便捷高效。更加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导轨检修
,具体涉及一种导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轨是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槽或脊,可承受、固定、引导移动装置或设备并减少其摩擦的一种装置,导轨表面上的纵向槽或脊,用于导引、固定机器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在导轨使用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受损,因而需要在后期维护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导轨上不出现明显的受损未被修复。
[0003]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人工检测不够精确,且速度较慢,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便捷的对不同类型的导轨进行检测,不便于使用,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采用人工检测较慢不能自动化快速的进行检测,不能便捷的对不同类型的导轨进行检测适用性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轨检测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内侧设置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端设置有探伤仪,所述探伤仪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第一螺纹柱上安装有第一竖圆柱,所述第一竖圆柱的底端设置有空心圆筒,所述空心圆筒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竖圆柱。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竖圆柱的一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第二竖圆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圆柱的底端设置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柱,所述水平板的底端设置有弯板,所述弯板上安装有第三螺纹柱,所述第三螺纹柱上设置有走轮。
[0007]优选的,所述顶板上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螺栓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喷码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柱上设置有孔板,所述孔板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柱相匹配的孔洞。
[0009]优选的,所述空心腔的内侧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0010]优选的,所述摄像头、探伤仪和喷码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池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的探伤仪和喷码器来便于使用,设置的探伤仪安装后能够在轨道上方移动,从而沿着在导轨上的移动方向来不断的对导轨进行探伤检测,较于人工查看的方式更快速更准确,且一起移动的喷码器能够对检测到的受损处进行标识的喷涂,从而便于后续维护时便捷的发现受损部位,更加便捷高效。
[0013](2)通过设置的第二竖圆柱和第三螺纹柱来便于使用,设置的第二竖圆柱能够调整间距,从而根据两条导轨之间的间距来便于调整固定,从而适用于不同间距安装的导轨检测,同时,设置的第三螺纹柱能够调整固定位置,从而使走轮能够调整上下位置,便于根据不同类型的导轨进行调整,从而与凹陷或凸起的导轨进行接触,保证能够在不同的导轨上移动,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一竖圆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水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空心腔;2、顶板;3、凹槽;4、第一螺纹柱;5、摄像头;6、控制器;7、探伤仪;8、电池;9、第一竖圆柱;10、第二竖圆柱;11、空心圆筒;12、水平板;13、插杆;14、第二螺纹柱;15、孔板;16、弯板;17、第三螺纹柱;18、走轮;19、限位杆;20、套筒;21、喷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轨检测装置,包括顶板2,顶板2的内侧设置有空心腔1,空心腔1的上方设置有凹槽3,顶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4,第一螺纹柱4与顶板2固定连接,顶板2的底端设置有探伤仪7,探伤仪7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5,第一螺纹柱4上安装有第一竖圆柱9,第一竖圆柱9的底端设置有空心圆筒11,空心圆筒1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竖圆柱10。
[0021]进一步地,第二竖圆柱10的一侧设置有插杆13,插杆13与第二竖圆柱10固定连接,第二竖圆柱10的底端设置有水平板12,水平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柱14,水平板12的底端设置有弯板16,弯板16上安装有第三螺纹柱17,第三螺纹柱17上设置有走轮18,通过设置的走轮18配合第三螺纹柱17使得走轮18在不同的导轨上均可与导轨接触。
[0022]进一步地,顶板2上安装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上套设有套筒20,套筒20通过螺栓与限位杆19固定连接,套筒20的一侧设置有喷码器21,设置的喷码器21能够在导轨的受损处进行喷码,从而便于后续发现受损处。
[0023]进一步地,第二螺纹柱14上设置有孔板15,孔板15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柱14相匹配的孔洞,通过设置的孔洞便于孔板15在第二螺纹柱14上移动位置。
[0024]进一步地,空心腔1的内侧设置有电池8,电池8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6。
[0025]进一步地,摄像头5、探伤仪7和喷码器21均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控制器6与电池8电性连接,便于进行电性连接和控制。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设置的第一竖圆柱9固定在第一螺纹柱4上,再将第二竖圆柱10一侧的插杆13插入第一竖圆柱9底端的空心圆筒11中,根据导
轨的间距来调整插杆13的插入量,通过螺栓将插杆13固定在空心圆筒11上,设置的第三螺纹柱17能够在弯板16上调整位置,从而调整走轮18的位置,进而便于根据导轨的类型进行调整,使得走轮18能够与不同类型的导轨接触,设置的孔板15能够在第二螺纹柱14上移动固定位置,从而起到侧面限位的作用,避免走轮18移动时滑下导轨,设置的顶板2在第一竖圆柱9固定后即可在导轨上方滑动,通过顶板2底端的探伤仪7对导轨进行探伤,通过摄像头5进行拍摄,从而快速且自动化的进行导轨的检测,当检测到导轨某处受损时通过喷码器21进行喷涂标识,从而便于后续维护。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轨检测装置,包括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内侧设置有空心腔(1),所述空心腔(1)的上方设置有凹槽(3),所述顶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4),所述第一螺纹柱(4)与顶板(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的底端设置有探伤仪(7),所述探伤仪(7)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5),所述第一螺纹柱(4)上安装有第一竖圆柱(9),所述第一竖圆柱(9)的底端设置有空心圆筒(11),所述空心圆筒(1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竖圆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圆柱(10)的一侧设置有插杆(13),所述插杆(13)与第二竖圆柱(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圆柱(10)的底端设置有水平板(12),所述水平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柱(14),所述水平板(12)的底端设置有弯板(16),所述弯板(16)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曾涌谋杨才斌李健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熠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