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577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抽风管;降温管,其固定在抽风管一端;连接管,其固定在降温管背离抽风管一端并且与机房连通;连接环,其固定在降温管靠近抽风管一端的内壁上;阻挡板,其设置在降温管靠近连接管一端,其外侧与降温管之间留有空间,阻挡环上开设有贯穿阻挡板的透气孔;分割套,其固定在连接环和阻挡板之间,其上开设有贯穿分割套的通孔;湿膜套,其套设在分割套外侧;供水组件,其用于为湿膜套供水;以及调节组件,其用于调节透气孔和通孔的开关,透气孔位于分割套之间;在不需要对空气降温时,空气无需穿过湿膜套,降低风机压力,提高湿膜套使用寿命。提高湿膜套使用寿命。提高湿膜套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房新风冷却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机房在各地进行搭建,机房当中IT设备的运行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机房IT设备因为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都需要在机房安装空调进行降温,保持一个合适的工作温度。仅基站类,全国有超600万个;仅国家电网的配电站类机房,全国有超500万个;类似的机房全国更多。2020年,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累计建成71.8万个5G机房,预计到2023年5G机房将达到300万站。5G时代运营商耗电量将比4G时代翻3

5倍,节能迫在眉睫。
[0003]现阶段,通过引入室外自然冷新风,代替机房空调部分时间工作,通过新风对机房进行降温,是降低机房用电量的一个有效措施。机房空调的功率远远高于新风设备的功率,尽可能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对机房进行降温是实现机房节能的有效手段。
[0004]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新风,智能新风设备可以加装湿膜系统,通过湿膜系统可以对室外新风降低4

10℃,增加了对室外新风的利用时长,进一步提高机房节能效果。并且湿膜可以过滤掉空气当中的部分杂质,起到一定程度净化空气的效果。但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通过湿膜对空气进行降温,当空气不需要进行湿膜降温的时候,新风不再经过湿膜系统,如此可降低系统整体阻力,提高新风风量,间接增加湿膜使用寿命。现有技术,湿膜系统一般设置为固定方式,室外的新风需要经过湿膜系统后进入机房内部,在不需要对室外新风进一步降温的时候,新风始终需要经过湿膜系统,如此增加系统阻力,间接降低湿膜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其在不需要对空气降温时,空气无需穿过湿膜套,降低风机压力,提高湿膜套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包括抽风管,其内设置有风机,用于抽取外界空气;
[0007]降温管,其固定在抽风管一端,空气从抽风管进入降温管;
[0008]连接管,其固定在降温管背离抽风管一端并且与机房连通;
[0009]连接环,其固定在降温管靠近抽风管一端的内壁上;
[0010]阻挡板,其设置在降温管靠近连接管一端,其外侧与降温管之间留有空间,阻挡环上开设有贯穿阻挡板的透气孔;
[0011]分割套,其固定在连接环和阻挡板之间,其上开设有贯穿分割套的通孔;
[0012]湿膜套,其套设在分割套外侧;
[0013]供水组件,其用于为湿膜套供水;
[0014]以及调节组件,其用于调节透气孔和通孔的开关,透气孔位于分割套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空气需要进行冷却的时候,调节组件将透气孔关闭,将通孔打开,进入到分割套当中的空气穿过通孔后穿过分割套,然后空气从阻挡板与降温管之间留有的空间流出后进入连接管当中;当外界空气不需要进行冷却的时候,调节组件将透气孔打开,将通孔关闭,空气进入分割套之后,直接从透气孔中穿过阻挡板,然后进入到连接管当中;在不需要对空气降温时,空气无需穿过湿膜套,降低风机压力,提高湿膜套使用寿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管的轴线竖直设置,供水组件设置在湿膜套顶部。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且环绕降温管轴线均匀排布,所述透气孔也设置有多个,多个透气孔围绕降温管轴线均匀排布。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板,其与透气孔一一对应且围绕降温管轴线排布,其贴合在阻挡板一侧;
[0019]以及调节板,其与通孔一一对应且围绕降温管轴线排布,其贴合在分割套内侧。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等,转动板贴合在阻挡板靠近分割套一侧;
[0021]转动板与调节板一一对应,调节板与对应的转动板固定连接,当转动板将透气孔阻挡时,调节板将通孔打开,当转动板将透气孔打开时,调节板将通孔阻挡。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与降温管同轴的转轴,多个转动板都固定在转轴外侧,通过转轴的转动调节透气孔和通孔的打开或关闭。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环上的环形管,环形管与进水管连通,环形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出水管,出水管穿过连接环且出水端位于湿膜套顶部。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不需要对空气降温时,空气无需穿过湿膜套,降低风机压力,提高湿膜套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3为实施例的降温管的示意图;
[0028]图4为实施例体现透气孔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中:1、抽风管;2、降温管;3、连接管;4、连接环;5、阻挡板;51、透气孔;6、分割套;61、通孔;7、湿膜套;8、调节组件;81、转动板;82、调节板;83、转轴;9、供水组件;91、环形管;9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的
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实施例: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包括内部设置有风机的抽风管1、固定连接在抽风管1出风一端的降温管2、固定连接在降温管2出风一端的连接管3、固定在降温管2靠近抽风管1一端的内壁上的连接环4、设置在降温管2靠近连接管3一端的阻挡板5、设置在连接环4和阻挡环之间的分割套6、套设在分割套6外侧的湿膜套7以及用于对湿膜套7供水的供水组件9;连接管3固定在机房上,空气依次经过抽风管1、降温管2和连接管3后进入机房中;具体的,阻挡板5为圆板,降温管2、连接环4、阻挡板5、分割套6以及湿膜套7同轴设置;在分割套6外侧开设有多个贯穿分割套6侧壁的通孔61,阻挡板5上开设有多个贯穿阻挡板5的透气孔51,分割套6将多个透气孔51环绕在中间。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一调节组件8,其用于调节通孔61和透气孔51的打开和关闭;为了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管(1),其内设置有风机,用于抽取外界空气;降温管(2),其固定在抽风管(1)一端,空气从抽风管(1)进入降温管(2);连接管(3),其固定在降温管(2)背离抽风管(1)一端并且与机房连通;连接环(4),其固定在降温管(2)靠近抽风管(1)一端的内壁上;阻挡板(5),其设置在降温管(2)靠近连接管(3)一端,其外侧与降温管(2)之间留有空间,阻挡环上开设有贯穿阻挡板(5)的透气孔(51);分割套(6),其固定在连接环(4)和阻挡板(5)之间,其上开设有贯穿分割套(6)的通孔(61);湿膜套(7),其套设在分割套(6)外侧;供水组件(9),其用于为湿膜套(7)供水;以及调节组件(8),其用于调节透气孔(51)和通孔(61)的开关,透气孔(51)位于分割套(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2)的轴线竖直设置,供水组件(9)设置在湿膜套(7)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1)设置有多个且环绕降温管(2)轴线均匀排布,所述透气孔(51)也设置有多个,多个透气孔(51)围绕降温管(2)轴线均匀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免维护自然冷新风系统的净化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彦张若思苏子云马宗中蒋丽君赵若丞苟大伟夏立峰陈征尹鹏裴冠荣谢婷王鹤贾容达王泰棚柴保双洪瑞新王皓陈晶鑫薛福霞汤江晖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